今天整理舊報紙,看自己精心裝訂的足球報與體壇周報,還有東北部的球報,感慨萬千,想到當年的人與事,也說說李承鵬。

李承鵬,因為有一雙堪比趙薇的大眼睛,人稱李大眼,當年任《足球報》主筆,曾以中國體育評論界第一寫手自居,按其好友,體育名記大仙的說法,李承鵬如果是第一人,我就是第二人。在96年德國世界盃,他與董路的寫球評,一時洛陽紙貴,廣受追捧。一個世界盃周期,每人因寫稿收入就超過二十萬。

但在足球評論圈,李承鵬有爭議,比如,以《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為首的記者認為李承鵬不懂足球,又不親臨現場,只是道聽途說,賣弄文字罷了。

而李承鵬認為,馬德興們只會整天挖空心思去製造一些捕風捉影的新聞,文字狗屎一樣,缺少閱讀快感。

因為李承鵬中文系出身是職業作家,而馬德興是名記,因此,李承鵬習作才華遠在馬德興之上很正常。下面是我收藏的足球報,看看李承鵬當年的評論。

有人說,李承鵬文字雖然犀利,但比較偏激,寫文章沒有條理,有些陰陽怪氣,抓不住重點但有意無意之間總是將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以說教的姿態來數落別人,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有關《足球報》李承鵬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體壇周報,罵馬禿子(馬德興),嘲諷米盧御用女記者,以零距離採訪名聲鵲起的李響,與當年哥們,在體壇周報寫球評的董路分道揚鑣,其中有一說,2000年,大眼嘗試結交體壇周報總編被拒,惱羞成怒,遂以罵體壇周報為主業。

因為得罪足球圈,據說受到威脅,就此擱筆遠離足球。


他屬於典型的,辭藻華麗,言之無物的。

確實寫得文采飛揚,文學水平在球評界拔尖,但是幾乎不看球,即使是論情懷,對足球文化的熟稔,和顏強也差著幾條街,完全就是靠著想像力,以及「熱情」。

他的球評屬於社會評論,足球只是個殼子,所以如果是涉及中國足球,針對社會現象還是能針砭時弊,很辛辣,但如果是國際足球範疇,那就成了掉書袋、YY的短篇空想武俠小說了,看下來就記得他各種比方,各種文學梗,然而你對這場球賽,不會有任何了解,論信息量是沒有的,論技戰術,更是完全不存在的?

2006世界盃,我記得看過一期他、白岩松、黃健翔的一個世界盃預熱談話節目,其中有一段,講他94年看球,晚上沒時間,然後白天怎麼躲避新聞,躲避周圍的人聊球來保持懸念看錄播,說的是荷蘭VS法國那場,非常生動,然而法國那年都沒進世界盃。


挺有意思的問題。一來是因為在這個全民自媒體的時代,類似李承鵬這樣的體育圈意見領袖,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聚攏;二來是李承鵬已經遠離公眾視線許久,甚至很多年輕的球迷朋友都不知道這個人。所以重溫下李承鵬這個人,倒也是件有趣的事。

遙想當年,隨著甲A聯賽的紅火興起,足球市場一片繁榮。因關注度高,市場供需關係順暢,國內各種足球專業報多達百家,媒體記者成百上千,號稱「八千足記」。在足球激情燃燒的時代,各種寫法、各種風格百花齊放,產生了一批飲譽足壇的名編名記,優秀的足球記者批量湧現。

其中,也分為幾個流派,比如以《人民日報》汪大昭為代表的傳統正派,做新聞講究嚴謹客觀,在行業內也算德高望重的前輩;另外,還有《體壇周報》馬德興為代表的「權威派」,喜歡挖一些所謂的獨家和內幕,讓自己成為圈裡圈外的意見領袖,當然了無論圈內圈外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再有便是張曉舟、李承鵬為代表的「南方系」,這些人大多中文系出身,擅長舞文弄墨,文采斐然,但實際足球理論和對技戰術的理解分析並不是特長。

在那個年代裡,除了汪大昭這樣的前輩外,其餘流派彼此之間其實都多少有些互相看不起的。比如,馬德興們會認為李承鵬們不懂足球,只是賣弄文字罷了;而李承鵬們會認為,馬德興們只會整天挖空心思去製造一些捕風捉影無從考據的新聞,失去道德底線。所以,經常會出現彼此之間在博客(那時還沒有微博),在版面上的互相攻擊,甚至還鬧到過法庭之上。不過,在互撕這條路上,顯然李承鵬要更勝一籌,因為李承鵬的才華遠在馬德興之上,就連罵人也更加藝術更有文化。

如果仔細閱讀過李承鵬的文字,你會發現,關於足球比賽本身的技戰術分析,雙方的數據分析,球員特點和發揮等等,其實篇幅是較為有限的。他的文字里,更多的是一種天馬行空的思維邏輯,給人一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通讀古今的感覺,最後再又硬生生拉回到足球,往往一篇球評能夠寫成一篇雜文,嬉笑怒罵盡在其中。再加上身上的那股「俠氣」,所以經常會出一些引起轟動的作品,比如揭黑等等。

其實這樣的文風也符合李承鵬自身的特點,畢竟他是川師大中文系畢業,文字水平在「八千足記」里絕對是佼佼者。而這樣的文風也深受不少讀者喜愛,李承鵬也一度風生水起。據傳,李承鵬最巔峰的那些年,有雜誌跟他的約稿開價是10元/字,也就是說,一篇千字的文章,稿費就高達萬元,所以你可以想像,單靠寫稿、出書,那幾年的李承鵬賺了有多少錢。

只不過,後來的李承鵬就有些劍走偏鋒了,或許在他本人看來並非這樣,但至少以我這樣一個算不上他的粉絲但還算讀過一些他作品的人看來是如此。從一個球評人,慢慢成為公知。在微博上,經常發表一些讓人看起來讀起來不那麼舒服的言論,直到幾年前被微博被銷號。最近這三四年,更是幾乎銷聲匿跡,聽不到什麼關於他的消息。

總言之,李大眼不說球,還是挺遺憾的一件事,至少他曾經帶來了完全不同的閱讀感受,因為能夠讓體育的文字有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李大眼和他當年南方系的那些同事們做到了,而現在,那樣的風格越來越少見了。只有馬德興們,還守在了中國足球報道的一線。這麼說來……也是不容易了。


當年的紙媒時代,寫足球評論的幾個名記,如周文淵、馬得興、李承鵬,後來有了董路。

那時的周文淵比現在寫得好,有責任感肯用心。馬得興呢,看其文章有個明顯的感覺,這就是個入錯行的南郭先生。既不愛好、也無才華,純粹是來這行混口飯吃。每周一篇流水賬,他寫得痛苦,讀者看得更加痛苦,純屬互相折磨。但那時,一張報紙,就這幾篇文章,咬著牙當奇葩文也得看完。

現在回頭想來,都是笑談。可當時每周就體壇、足球兩份報紙。首先一上手,必定是先找李承鵬的文章。接著再看周文淵的,然後再是董路依次看完。

所以,先不論足球認知水平高低,至少李承鵬的文章肯定是最有趣的。他做文章,就像個無門無派、無師自通的廚師。能把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一堆材料,給你一勺燴咯!再端上桌來一嘗,口感奇特五味皆全。有時寫高興了,一通嬉笑怒罵過後,已是離題萬里。待醒過味來,再一把拉回,真的讓讀者讀來非常有趣,更不會讓你無聊。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不足?那就是因為太有才,聯想太過豐富,比喻太過大膽。如此,自然也難免讓看慣了正統文風的人,會有些不適,批其有賣弄文采之嫌。

說到最後,順便提一下董路,他最早也是從模仿李承鵬開始。今天這樣說他,董路肯定不服。但當年,如果說他的文章,寫得像李承鵬,那他絕對會興奮到失眠。

這就是差距,如今也已時過境遷。都說性格即命運,李承鵬桀驁不馴的個性,也將自己逼上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如果將中國的「球評」也看做是一段歷史,那麼李承鵬絕對是開先河的人物。毫不誇張的說,他給中國足球文化帶來的衝擊,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消散,只不過是隱藏在某些角落而已。

在李承鵬出現之前,中國的足球評論基本還處於「說球就是球」的地步,所有的分析、評論無法擺脫比賽本身那個框架;而李承鵬的足球評論則開啟了「說球但不僅是球」的新模式,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筆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將足球評論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對於後來者的影響留存至今。

李承鵬的黃金時期應該是他在成都那幾年,當年四川球市的火爆正好為他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而他足球寫作的巔峰期應該是在1998年世界盃,當年很多人買一份《成都商報》,就是沖著李承鵬而去——這絕非誇張。李承鵬的文字帶給人的感覺是酣暢淋漓,絕不拖泥帶水,將一場足球賽能夠寫出一部大片、一場頂級秀甚至是一場戰爭的感覺。代表作有98年世界盃英阿大戰的球評《殘忍輪盤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再搜出來看看。

但是李承鵬的下滑速度和他的崛起速度一樣驚人,個人作為,當他南下加盟《足球報》之後,其主要心思已經不完全在寫作上,這使得他的文章質量開始出現明顯下滑。後來的李承鵬擁有太多的個人名片——反黑鬥士,意見領袖、新潮作家等等,但是這些都無法達到他當年「球評人」的高度。他後來創作的幾本小說,論才氣,也就是二流甚至三流的水平,在文化圈內幾乎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做一個也許不是很恰當的評價,李承鵬對於中國足球而言就好像周杰倫對於中國樂壇一樣。周杰倫開啟的「中國風」成為一個時代的領潮者,迎來追隨和模仿者無數,而李承鵬帶來的評論風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那一段時期的足球寫作方向。《南方體育》的張曉舟,在風格上和李承鵬非常相似,但是名氣要遜色不少;至於李桐,幾乎完全就是李承鵬的模仿者,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他的身份就是《體壇周報》頭號評論員,直到周文淵後來用一種完全不同的寫作風格逐漸上位。

周杰倫在大紅大紫之後的創作才華與日俱減,近年來幾乎再沒有經典作品問世,很多時候只能上一些綜藝節目刷一刷存在感。而李承鵬在這條荒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到後來他完全丟棄了自己的老本行,在2006年世界盃前後,他就需要上一些電視節目才能博取一些眼球,再後來他逐漸隱形,直到現在變得完全銷聲匿跡。


大概就是他在足球報的那段時間,球評水平應當屬於大神級別。當然,是那個年代的。

李承鵬川師大中文系畢業,中文系的人特點大家都知道,旁徵博引、激揚文字不在話下。李承鵬的球評也屬於這個路子,文采出色,經常能出現一些精彩另類的比喻,被當時不少球迷捧為佳句。舉個例子,李承鵬在06年寫羅納爾多的一篇評論:

「換武俠點的說法:亨利是紅纓槍,一路長刺無人能擋但終究是常規兵器;換紅樓夢的說法:勞爾是打「太平拳」的,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那種。至於羅比尼奧,其實就是一根峨嵋刺,靈秀多變但還不能上大兵團作戰。 羅納爾多是什麼兵器?他是六脈神劍,時靈時不靈,但你別嫌他不靈的時候,靈起來就是舉世第一武功! 」

這種評球風格,今天的張佳瑋與李承鵬有相似之處。能將文采和自己的個人情感融進球評里,就註定李承鵬的球評水平可以完爆很多同時代寫球的人,比如馬德興。

不過李承鵬的球評有個缺點,就是「乾貨」比較少,從足球場上技戰術的角度,李承鵬很少能寫出個所以然來。在當時網路不發達的年代,球迷獲得信息的渠道少,李承鵬文章里一忽悠,大家還覺得,是這麼回事;現在網路發達了,球迷一看視頻資料,發現李承鵬很多東西寫的可能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於是很多人討論「李承鵬到底懂不懂球」。其實他肯定懂,只不過,現在球迷的口味更叼了。

畢竟,李承鵬也是50歲的人了,他不可能永遠跟上時代。你現在看他的介紹,已經變成雜文家、小說家了,寫球評早就不是主業;但這也無法否認,他曾經靠球評風光過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

【菱鏡頭】系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李承鵬公知水平不怎樣嗎?首先對於這個觀點,筆者就不敢苟同。李承鵬的時事評論雖然不像業界專家一樣可以引經據典,體現足夠的專業度。但李承鵬的評論的犀利觀點,站位高度還是值得敬佩。反正在同時期里,能夠像李承鵬那樣敢寫,那樣會寫的人不多。

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筆者最為欣賞的是李承鵬的足球評論,跳出了足球、體育本身的領域,好像在草原上飛奔的野馬。「寫球評不只是說球」,我感覺是李承鵬球評文章的價值和獨特之處。

與李承鵬相比,與其同時期成名的球迷大佬董路、馬德興,如今雖然仍然活躍在球評一線。但感覺他們的足球評論,還是僅僅停留在「說球」、「評球」。

此外,在中國足球最為黑暗的時代,李承鵬不惜冒著並足協徹底「封殺」的後果,深入一線堅持真寫、真報道,他對於中國足球黑暗時代的評論與報道,也絕對是永遠載入中國足球發展的史冊。當年,李承鵬還與兩位《足球》報高層合作了一本與中國足球反賭掃黑工作相關的名著《中國足球內幕》。想了解李承鵬作為足球記者文章功力與水準的朋友,可以買來好好看看。

因為種種原因,告別了球評圈的李承鵬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就當前的時代發展環境,李承鵬近一段時間裡,估計也難有犀利的好評論、好作品出現了,

不知道在一切風平浪靜之後,李承鵬能否重出江湖。在這個揮金如土,足球評論員遍地的時代,其實真心需要李承鵬這樣敢於發聲的新聞人、評論員出現。作為筆者而言,真心想聽到李承鵬對於當下中國足球發展的評論。


李承鵬,一個特殊的足球符號,和黃健翔一起,和假賭黑一起,和足球報一起,是一代人關於足球的記憶。

以現在的眼光看李承鵬,就是一個有一定水準、有獨自觀點、有內部信息、有理想抱負的「大憤青」,而且這「憤青」的程度一點也不比他的眼睛小。

但當時,卻是我的偶像,評球黃健翔,寫球李承鵬,而且這倆人走得還挺近,屬於能穿一條褲子的關係。當時,黃健翔從央視辭職以及離婚的事,大眼還為他在博客上說了不少好話。

實事求是的講,個人非常喜歡他放蕩不羈的性格,進而喜歡他犀利刁鑽的文風,與他交過手的馬德興等人,我想一輩子都很難擺脫心理陰影。

但是,慢慢的,感覺他有點兒跑偏了,開始寫一些小說、雜文之類的東西。也就是從這時候起,他最吸引我的東西變「散」了,他和我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甚至於,現在網上都沒了他的蹤跡!

人啊,可以恃才傲物,但不能「超凡脫俗」。你的眼裡容不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容不下你的軀殼!


李承鵬,人稱大眼哥,著名足球記者。他是紙媒時代最著名的幾大足球評論者之一,與他同時代的還有馬德興、周文淵等人。因對當年的足球環境不滿,李承鵬宣布退出足球圈,這一離開走的瀟洒,從此他再也沒有回來。

李承鵬出生於新疆,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這使得他擁有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也為他日後的體育評論打下了基礎。1990年畢業後,李承鵬並未從事文學創作或教育工作,他選擇成為一名體育記者,自1990年至2008年期間,李承鵬先後供職於《四川體育報》、《成都商報》以及《足球報》等媒體,他所從事的都是體育記者和評論員的工作。由於為人正直,敢直面於黑暗,點評犀利,為他吸引了眾多粉絲,也正因為這樣的性格,也為他帶來了諸多的麻煩。由於不滿當年中國足球的假賭黑,李承鵬毅然決定退出足球圈。

離開足球圈後李承鵬重操舊業,選擇成為一名獨立作家,專註於雜文和小說的創作,他的作品《李可樂尋人記》已被翻拍成電影,且近年李正在慢慢踏入影視圈,2012年他導演了自己的首部微電影《可以在一起》。現在的李承鵬可以說已經遠離足球,過著另一種生活,但大家對於他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做足球記者的那些年。

個人覺得,李承鵬在當年的足球球評界屬於大V級別,屬於行業最頂尖的幾名球評之一。


呵呵!頂級。只有兩個字頂級,如果讀者僅僅是針對普通球迷,那是絕對的頂級。李承鵬的評論風格從來都是可以賣弄的,他總是在做不停地比喻,以及現場情景描寫,這種風格與《體壇周報》的周文淵是完全不同的。純粹追求專業的球迷,你一定要看周文淵,而純粹娛樂的球迷,你一定要看李承鵬。李承鵬不僅僅會寫,而且還會說,周文淵在說的方面明顯就不知李承鵬的對手。其實,對於李承鵬評論的專業性是存在瑕疵的。一次,小編與一位國腳閑聊,他就表示,「按照我的專業來說,李承鵬的觀點是有問題的。這場比賽輸球,根本就不是指揮的事情,而是隊員的事情,他這樣針對主教練就不對了。」

不過,寫球評有名之後,李承鵬似乎不再希望自己的繼續走足球這條非常狹窄的路。他開始了時事評論生涯,有一度他還是央視的評論嘉賓。不過,後來就淡出了,現在他在做什麼,無人知曉。而周文淵的足球評論,還是在《體壇周報》上刊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