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Southeast Asia)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出現得是比較晚的。現代「東南亞」這一概念在地理上多數情況下是表示亞洲大陸上的中南半島地區和馬來羣島亞洲部分(不包括馬來羣島的大洋洲部分)。其中,中南半島(即「大陸東南亞」)在中國西南方向,與中國西南地區陸上相鄰;「海島東南亞」在中國南方和東南方向,甚至包括中國海南省,同中國大陸及臺灣隔海相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The Second World War,1939或1937~1945)之前,歐洲國家和美國經常把這一地區尤其是大陸東南亞地區叫作「遠印度」,今天的印度尼西亞羣島則被稱為「東印度羣島」(East Indies);地理上靠近東南亞的中國,從北宋(960~1127)到明朝(1368~1644或1662)中葉通常以渤泥國(今天加裏曼丹島的汶萊達魯薩蘭國)為界,把渤泥國東邊的地方叫「東洋」,西邊的地方叫「西洋」;中國清代(1616或1636~1912)則基本上把東南亞稱為「南洋」。直到二戰時期的1943年,出於統一指揮的需要,同盟國決定成立東南亞戰區,將英國蒙巴頓勛爵(Louis Francis Albert Victor Nicholas Mountbatten,1900~1979)任命為盟軍東南亞戰區最高司令,「東南亞」(Southeast Asia)這一地理名稱才正式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官方承認。如此說來「東南亞」這一地理概念的出現還真同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 War,1941~1945)有無法割裂的聯繫。

一提到太平洋戰爭,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南亞戰場。其實太平洋戰爭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所涉及的主要戰區有三個:東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大洋洲。此外太平洋戰爭還曾經波及南亞,那就是發生於1944年3~7月的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主戰場在今天印度共和國東北地區曼尼普爾邦境內。此外一些英美學者提出過一種有爭議的觀點(我本人贊同這種觀點),即認為1941年12月9日中華民國正式對日宣戰後的中日戰爭也應歸為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這裡無法對整個太平洋戰爭進行完整闡述和討論,只簡單說說東南亞地區的戰況。

--------------------------------------------------------------------------------------------------------------------------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襲擊了美國珍珠港,珍珠港事件意味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國就對日本宣戰。隨後日軍就大舉侵略東南亞,西方各國(包括美國、英國、維希法國、荷蘭流亡政府)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就紛紛落入日本人之手:

1940年9月,法國維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1940~1944)在日本的壓力下屈服,允許日軍進駐越南紅河流域並控制海防港和金蘭灣。從此法屬印度支那聯邦(LIndo-chine fran?aise,1861~1945)進入其歷史上最後一個時期——日法共同殖民統治時期(1940~1945)。日軍在越南海防登陸後逐漸控制了今天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領土,1945年日本人索性軟禁和驅逐法國殖民政府行政官員,獨佔了印支三國。

在偷襲珍珠港的同一天,日本帝國海軍遠徵馬來半島,在北大年港搶灘登陸,英軍(其實主要是印度土兵和馬來人酋長的屬兵)潰敗。1942年初,日軍進佔吉隆坡。1942年2月15日,9萬多英軍向侵略新加坡的1萬餘日軍投降,這標誌著英屬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1826~1942,1945~1948)的淪陷。

1941年12月9日日軍空襲馬尼拉,隨後派臺灣派遣軍攻佔巴士海峽以南的巴坦羣島。12月10日,日軍在呂宋島北部阿帕裏和維甘登陸。1942年1月2日,菲律賓首府馬尼拉陷落,美軍(包括菲律賓軍隊)被迫退守呂宋島西南角的巴丹半島。3月11日晚,為保住美國的面子,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Roosevelt,1882~1945)將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調往澳大利亞,由喬納森·溫萊特中將(Jonathan Mayhew Wainwright,1883~1953)指揮留守巴丹半島的美菲軍。1942年5月6日,喬納森·溫萊特中將因彈盡糧絕,為保全剩餘將士生命,被迫向日軍投降,成為美利堅合眾國歷史上少有的降將(但戰後他仍因保住了很多士兵的生命而被視作美國國家英雄)。至此,美屬菲律賓淪陷。

泰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當時泰國國內瀰漫著「泛泰主義」情緒。「泛泰主義」用英文表述為Pan-Thaism,在中國國內也有學者將它翻譯為「大泰族主義」。「泛泰主義」顧名思義就是在泰國國內極力維護泰族統治地位,實行強制性民族同化,打壓泰北山區阿卡人(Akhas,即中國哈尼族愛尼人)等少數民族和泰南北大年等地穆斯林(主要是南島語系民族);對外則以泛泰語民族是一家為號召,希望將泰族在其他國家的支系(緬甸撣族、法屬印度支那泰族、英屬印度阿洪姆人、中國傣族)聚居區納入泰國版圖。泰國從鑾披汶·頌堪(Phibul Songkhram,1897~1964)第一次執政時期(1938~1944)起對外政策就受到「泛泰主義」思潮的影響,為此泰國在1939年將國名改為「泰國」(之前叫「暹羅」)。1941年12月11日上午,經過長期談判,鑾披汶·頌堪允許日本軍隊進駐泰國,並同日本簽訂了東南亞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日泰同盟條約》。1942年1月25日,泰國對英國和美國宣戰,隨後出兵緬甸和馬來半島,參與了日本對英國和中國的侵略戰爭。二戰時期,泰國一度於1943年7月東條英機(1884~1948)訪泰期間將緬甸景棟等撣邦大部分地區和馬來半島北部靠近克拉地峽的玻璃市、吉打、吉蘭丹和丁加奴納入泰國領土(實際上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將這些地方劃歸泰國)。

早在1939年2月10日,日本人就侵佔了中國海南島海口港,這是日本人第一次將侵略魔爪伸向東南亞。1942年初,日本駐海南島的第16軍對荷屬東印度羣島(Holland East India,1799~1811,1816~1942,1945~1949)發動猛烈攻勢。因為得不到蘇加諾(Bung Sukarno,1901~1970)等印度尼西亞本土民族主義者的支持,荷蘭軍隊節節敗退,先後丟失了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加裏曼丹島(婆羅洲)、帝汶島、馬魯古羣島和爪哇島。1942年2月12日,荷蘭殖民政府宣佈投降,荷屬東印度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人趁機侵佔大洋洲的新幾內亞島和索羅門羣島大部分地區,並且空襲了澳大利亞大陸,至此大洋洲成為太平洋戰爭的主戰場。

1942年1月4日,日本第55、33師團大舉入侵緬甸南部土瓦、毛淡棉地區。根據1941年12月23日簽訂的《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國於1942年2月16日派出由杜聿明(1904~1981)率領的中國遠徵軍進入緬甸。由於指揮系統的紊亂和盟軍(英軍、中國遠徵軍)內部缺乏有效配合,加之緬甸氣候的惡劣(當時已經是2月,接近緬甸熱季),盟軍戰敗潰退。英軍、印度土兵和孫立人將軍(1900~1990)率領的中國新38軍向西北方向退到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1858~1947)東北部曼尼普爾地區;杜聿明統率的中國遠徵軍大部向東北翻越高黎貢山退守中國雲南省(杜聿明本人後來退往印度雷多)。日軍迅速出兵追擊,佔領了除緬甸最北端(今緬甸克欽邦)外英屬緬甸(British Burma,1936~1942,1945~1948)全境,並向東北攻佔中國雲南省西部畹町、芒市、龍陵、騰衝等地。更可悲的是,緬甸的民族主義精英、「我緬人協會」領導人、也是緬甸當代政治明星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Aung San,1915~1947)可恥地選擇了同日本侵略者合作,組織緬族民族主義者武裝力量配合日軍一路追擊英印軍和中國遠徵軍,並大肆屠殺齊智人(在緬甸的印度婆羅門種姓和地主、高利貸者),為此還引發了戰後緬甸同印度、孟加拉國的衝突。

至此,日本已經侵佔了幾乎全部東南亞地區,並且將戰火燒到了英屬印度東北地區、澳大利亞和中國西南滇西地區,此外還有一支日本海軍向東北攻入北美洲西北角的阿留申羣島(屬於美國阿拉斯加州)。這時的日本帝國確實是不可一世的強國,幾乎已經把西太平洋地區全部收入囊中,眼看就可以同它的盟友納粹德國(Nazi Germany,1933~1945)分霸歐亞、瓜分世界了。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中途島海戰(1942)、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2~1943)的慘敗和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大將(1884~1943)的死亡,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由主動轉為被動,盟軍(主要是美軍)開始由防守轉入反攻。

盟軍在東南亞的反攻首先開始於中南半島西北部的緬甸。1943年10月下旬,中國駐印軍越過印緬邊界向緬甸北部反攻,隨後英軍也攜英帕爾戰役勝利餘威參與反攻,不久美軍也加入反攻行列。在中國、英國和美國軍隊的聯合打擊下,兵力不足的日軍被迫放棄緬北,最後甚至丟失了密支那。1944~1945年,中國遠徵軍經1年激戰收復了滇西領土,於1945年1月27日與中國駐印軍在緬甸芒友會師。本來同日本侵略者合作的昂山將軍見勢不妙,趕緊反戈一擊,加入了英印軍戰鬥序列。1945年5月2日,蒙巴頓勛爵率領的英印軍收復仰光,日緬甸派遣軍徹底崩潰,幾乎死亡殆盡。

稍後於中國駐印軍在緬甸西北部的反攻,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也迅速對日本帝國海軍採取了猛烈攻勢。1944年6月,美國海軍進入馬裏亞納羣島,引發同日本海軍的菲律賓海海戰。此戰日本海軍慘敗,損失航母3艘、艦載機404架和潛艇20艘,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菲律賓海海戰是東南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戰,不過這一記錄沒保持多久就被萊特灣海戰(Battle of Leyte Gulf,1944.10)刷新了。萊特灣海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此戰打掉了日軍最後4艘航空母艦,日本還損失了3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由於日軍在萊特灣海戰中大量派出「神風特攻隊」對美國海軍進行自殺式攻擊,導致日本空軍在此戰中也遭受難以想像的重大損失。萊特灣海戰的重大歷史意義除了摧毀日本帝國海軍最後的力量之外,還在於印證了美軍「跳島戰術」(Island hopping)的有效。1945年3月4日,美國人收復了馬尼拉,菲律賓羣島終於脫離了日本人的魔爪。

為了挽救自己在東南亞的敗局,日本人也採取了很多不得已的手段,例如允許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在日本帝國保護下實現「獨立」等等,這樣做顯然是為了拉攏東南亞各國民族主義精英,不過這一切無濟於事。

泰國被認為是二戰時期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鐵杆盟友,可是最終泰國也背棄了日本投入美國的懷抱。1945年,看到美國節節勝利,泰國立刻轉變態度,宣佈對英國、美國的宣戰無效,甚至為討好同盟國將國名改回了「暹羅」(1949年再次改成「泰國」)。英國一度打算報復泰國,但美國杜魯門總統(Harry S. Truman,1884~1972)出於建立戰後由美國主導的東南亞國際關係新秩序的考慮,對泰國持寬容態度。最後在美國壓力下,英國被迫同泰國簽訂《英暹條約》,泰國將1941~1945年佔領的領土交還英國,泰國西南部同緬甸、馬來西亞的邊界再次恢復到1909年簽訂《英暹曼谷條約》時的狀態,此外泰國還給了英國150萬噸大米作為戰爭賠款。

1945年下半年,太平洋戰爭的主戰場已經轉到東北亞地區,這一時期有兩場戰役值得一提。一場是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千島羣島、南薩哈林島和朝鮮半島北緯38°以北地區,另一場是美日沖繩戰役。由於這兩次戰役並不發生在東南亞地區,這裡就略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俄羅斯拍的《偉大的衛國戰爭》第二季和美國好萊塢大片《血戰鋼鋸嶺》來看。

------------------------------------------------------------------------------------------------------------------------

日本軍國主義者從1941年12月8日進軍馬來半島開始,僅僅用了1年左右的時間,就佔領了東南亞全境。如果從軍事史的角度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奇蹟。此前此後,東南亞從來沒有統一過,甚至連大陸東南亞都沒有被完整統一過。

古代東南亞各國文化差異極大:除越南和馬來西亞、新加坡外大陸各國都是印度化國家,主體文化是古印度佛教文化;越南是漢化國家,屬於東亞儒家漢文明圈;馬來半島和海島地區印度尼西亞羣島大部分屬於伊斯蘭文明圈,只有巴釐島以印度教文化為主;菲律賓羣島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還是「巴朗蓋」社會,處於史前時代(原始社會時代)後期(或者說是父系氏族社會)。東南亞近代史上,由於西方殖民者的擴張,東南亞各地尤其是新加坡、東帝汶和菲律賓迅速西化,歐美文化成為東南亞的主流文化。正是由於東南亞各國在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語言方面的巨大差異,東南亞地區成為了國際地緣政治學上所說的「版圖破碎」地帶。近代西方各國殖民東南亞,將這一地區分割成好幾塊:英國佔據了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並控制了汶萊,法國吞併了越南、寮國、柬埔寨,西班牙和美國先後佔領菲律賓,荷蘭長期統治今天的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只有暹羅(泰國)依靠高超的外交手段、對地緣政治局勢的精確把控以及主動的現代化變革(朱拉隆功改革)在英國和法國之間保持了半獨立地位。直到現當代,雖然東南亞各國(除東帝汶外)成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但是同樣是邦聯制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卻無法像當代區域一體化的典範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那樣實現經濟聯盟、邁向政治聯盟並制訂統一經濟政策、發行統一貨幣,東盟的一體化程度始終只能是建立自由貿易區、保持高層對話(部長級對話機制)。這一切都足以說明統一東南亞是極其艱難的一件事,幾乎不可能成功。在高棉帝國吳哥王朝(Angkorian Period,827~1237)極盛時期,曾經幾乎統一了整個中南半島,但由於其自身政治體制的弊病(分封制削弱了中央集權,導致地方分離主義勢力擡頭和吳哥王朝對中南半島北部控制力度嚴重下降)最終分崩離析;緬甸雍籍牙王朝(Alaungpaya Dynasty,又稱「貢榜王朝」,1752~1885)也差點完成了大陸東南亞的統一,並且已經將觸角伸向了南亞和東北亞,卻最終因強鄰中國清朝的打擊而失去了統一的機會並走向衰落。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國(1206~1634)雖然多次出兵東南亞,但是也只得到了中南半島各國和滿者伯夷帝國(Majapahit Empire,1290~1518)名義上的臣服,或者說把它們納入了中國傳統的朝貢體系(又稱「貢賜體系」、「藩屬體系」),並未將這些地方變成元朝直轄的行省。

然而,日本人確實短暫地成功了。他們不僅統一了大陸東南亞地區,還征服了海島地區,幾乎將英國人、美國人、荷蘭人和法國人完全逐出了東南亞。那麼,為什麼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前期(1941.12~1943.6)能在東南亞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

個人認為,這裡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日本人巧妙地利用了東南亞各國的民族主義精英同西方殖民統治者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戰(The First World War,1914~1918)後,西方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統治已經搖搖欲墜。西方人出於更好地控制東南亞的目的,將大批東南亞本土知識分子送往歐美留學。但這些東南亞社會精英留學歐美後,反而受到了西方社會達爾文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馬克思主義甚至是法西斯主義(包括納粹主義)等社會思潮的影響,對於歐美帝國主義霸佔自己國家的領土和主權極其不滿,視驅逐白種人、恢複本國主體民族的統治地位為自己的歷史使命。1929~1933年發源於美國紐約華爾街的經濟危機席捲全球,西方各國大力向自己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轉嫁危機,導致東南亞各國民族產業受到沉重打擊,很多東南亞各國私人企業家的公司紛紛破產,這又激化了東南亞私人資產階級同西方殖民者的矛盾。就這樣,我們看到,在日本人侵略東南亞的時候,東南亞各國民族主義者沒有同宗主國一道奮起反抗,反而視日本人為本民族的救星,印尼的蘇加諾、緬甸的昂山都一度可恥地採取了同日本人合作的態度。最可恥的當然是以鑾披汶·頌堪為首的泰國政府,太平洋戰爭時期泰國不僅投靠了日本,還打著「泛泰主義」的幌子參與了侵略緬甸撣邦和西馬來西亞北部的軍事行動,掠奪緬甸和馬來西亞領土,製造了屠殺緬甸人民的慘案。可以說,沒有東南亞本土民族主義勢力的支持,日本人很難再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重大的勝利。

其二,日本人利用了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勝利和盟軍「先歐後亞」戰略留下的空隙。我們都知道,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西斯軸心國的領袖德國依靠「閃電戰」戰術迅速席捲了歐洲大陸。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領導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於1940年5月10日閃擊荷蘭,僅僅用了5天時間就迫使荷蘭投降;在德軍猛烈攻擊下,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毫無招架之力,1940年6月貝當元帥(Henri Philippe Pétain,1856~1951)出任總理組織了維希政府,6月22日向德國投降並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此後荷屬東印度羣島被逃往英國倫敦的荷蘭流亡政府控制,法屬印度支那聯邦則落入法國維希政府手中。荷蘭和法國在二戰初期的慘敗和投降極大地打擊了它們派駐東南亞殖民地官兵的士氣,摧毀了兩國官兵抗擊日寇的信心,也使荷軍、法軍在東南亞對日本的抵抗行動失去了後方得不到來自本土的支持;此外英國尤其是時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丘吉爾(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對荷蘭和法國在歐洲大陸的投降心存怨恨(參見丘吉爾《二戰回憶錄》),故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大英帝國對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後來日本侵略荷屬東印度羣島時英軍進行了支援但爪哇海海戰甫遭失利就拋棄了荷蘭軍隊。在東南亞戰場上法國、荷蘭的無心抵抗和英國的不作為還直接誘使泰國鑾披汶·頌堪政府倒向日本。另外,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和英國一直奉行「先歐後亞」戰略,即先集中力量對付霸佔歐陸的納粹德國再回過頭來收拾在亞太地區稱王稱霸的日本軍國主義。從1944年英帕爾戰役的戰果來看(英印軍損失4萬人左右且大部分傷亡都由印度土兵承擔,日軍僅死亡就超過6.5萬人)當時大英帝國的軍隊戰鬥力遠在日軍之上,只要英國人稍稍發威日軍就完全無還手之力。可新加坡戰役中,9萬英軍竟然向1萬日軍投降,緬甸仁安羌戰役中7000多英軍絲毫不同中國遠徵軍配合只顧自己逃命,這一定程度上是英國「先歐後亞」戰略思想所致。應該說,在東南亞戰場上,英國人沒有被日本人逼入絕境,打不過還可以逃到印度,英國兵也貪生怕死不願犧牲性命,這纔是英國人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的主要原因。到後來英國人被逼得逃回「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英屬印度時,他們已經退無可退,被迫為生存而戰,這時英國陸軍戰鬥力才爆發出來;一旦戰鬥力爆發出來,英國軍隊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其三,日本人採取偷襲戰術,盟軍措手不及。在偷襲珍珠港後的第二天,日本帝國海軍就向美國、英國、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發動了突然襲擊。面對日本人的攻勢,一開始盟軍顯然缺乏必要的準備。雖然二戰時期的美國綜合國力居世界第一,陸、海、空三軍實力遠不是日軍可以望其項背的,但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代號「虎虎虎」的空襲中,停泊在夏威夷羣島瓦胡島珍珠港的美國4艘戰列艦、1艘驅逐艦被擊沉,2艘戰列艦、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被重創。當日軍越過巴士海峽大舉入侵菲律賓羣島時,美軍情報工作幾乎是一片空白,反應極其遲鈍,麥克阿瑟將軍在慌亂中犯了很多低級錯誤,美菲軍前線指揮一片混亂,結果馬尼拉很快失守美菲軍被迫退守巴丹半島。以美國的實力本不應該遭受如此慘烈的失敗,美國之所以在太平洋戰爭初期被打得節節敗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日本缺乏警惕性,戰前準備工作做得嚴重不足。而反觀日本方面,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前已經針對是「北上」(攻擊蘇聯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還是「南下」(攻擊以東南亞為主體的亞太地區)進行了長期反覆爭論,遠徵東南亞的計劃可謂是蓄謀已久。一個精心謀劃多年的狡猾之徒突然對麻痹大意的對手發動襲擊迫使對方倉促應戰,戰爭的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

雖然在二戰東南亞戰場上,日本人確實依靠先發制人的戰術優勢,取得了在他們自己看來十分輝煌的勝利,但是我們都知道,最後日本人敗了,而且敗得非常悽慘,不僅丟失了整個東南亞和大洋洲,連本土都被炸成一片廢墟,廣島、長崎兩個城市還分別領教了「小男孩」(Little Boy)和「胖子」(Fat Man)兩顆原子彈的厲害。為什麼在太平洋戰爭時期佔領了東南亞全部領土的日本帝國會敗亡得如此迅疾?對此歷史學家爭論不休。這裡我只說說我對日本在東南亞失敗原因的一點看法,不過多涉及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其他戰場(包括後期中國戰場)失敗的原因。

首先,我認為國內很多歷史學家總結的因為日本在二戰中是非正義一方所以它必然失敗的觀點有失偏頗。「正義戰爭必勝、非正義戰爭必敗」是很多中國人的思維定勢,但這種觀點其實不具有任何邏輯性,也無法被世界軍事戰爭史上的實例所證實。如果非正義戰爭必敗可以成立的話,那麼請問蒙古帝國三次西征和古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The Macedonian Empire,BC338~BC323)東徵是正義戰爭還是非正義戰爭?蒙古西征和亞歷山大東徵毫無疑問都是侵略戰爭,但最終侵略者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疆域遼闊的帝國。拋開這些遙遠的事件不說,就拿二戰時期的實例來說,1935~1936年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1939~1940年德國閃擊西歐大陸都是典型的侵略戰爭,但法西斯侵略者都憑藉強大的實力獲得了成功。如果真是非正義戰爭必敗,那為什麼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可以佔領整個東南亞?

日本最終失敗的原因,我想有這幾點是不容忽視的:

第一點,日本自身實力極其有限,完全不是美國人的對手。二戰時期,日本兵力動員到極致參戰總兵力也只達到600萬人,而二戰結束時美國已經動員了1200萬大軍,而這還遠未達到美國動員能力的極限,兩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差距可見一斑。據北京大學美國史專家何順果教授的統計,從1941年7月到1945年7月,美國戰時經濟總量達到1860億美元,生產了坦克86338輛,飛機29.7萬架,登陸艇6.45萬艘,軍艦和運輸艦數千艘,美國的生產能力豈是日本蕞爾小國可以相比的?據美國和日本兩國人口普查結果,1945年美國人口數量達1.32億,日本人口約7200萬,這體量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日本人在戰術上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善於運用偷襲戰術不宣而戰,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日本通過偷襲豐島重創了大清帝國,1904~1905年日俄戰爭時期日本又通過偷襲旅順港重創了俄羅斯帝國,一戰時期日本對德國在山東半島、膠州灣和膠濟鐵路的攻擊實際上也屬於偷襲。不過應該看到,二戰時期的美國和日本相比強大得太多,靠製造「珍珠港事件」這種小聰明可以奪取一時的戰略優勢,但無法改變兩國國力對己方極其不利的對比,從而也無法改變整場戰爭的戰略態勢。

第二點,法西斯軸心國內部各懷鬼胎,配合不力。在二戰的東南亞戰場上,我們看到日本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對抗美、英兩大強國和不怎麼強大的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以及比自己弱很多的中國。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期。當時日本已經拿下了東南亞,空襲了英國在南亞的殖民地錫蘭島(今斯里蘭卡),勢力已伸入印度洋;同一時期,希特勒德國軍隊耀兵高加索山脈,已經佔領歐洲最高峯——厄爾布魯士山(Elbrus Mountain),打到了高加索山脈南麓的喬治亞。當時如果高加索戰場上的德軍兵力再增加30個師,亞洲乃至世界的局勢將不堪設想,或許整個中東地區都會被德國人拿下。如果已經打進西南亞的德軍佔領西南亞,已經打進印度洋的日軍繼續西進印度洋,那麼德國和日本這對法西斯盟友有可能在印度洋上會師。可是我們沒有看到德國在日本進軍東南亞期間對日本的有力配合,當然也沒有看到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後日本對歐陸戰場上德國的配合。既然德國、日本雙方同牀異夢,那就只能面臨被盟軍各個擊破的命運了。反觀反法西斯同盟這一方,雖然蘇聯和英、美在國家利益、戰略規劃、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但是雙方在二戰時期基本上都能以大局為重,以合作為主旋律。英國和美國給了蘇聯很多物資上的援助,並且最終開闢了歐洲西線的第二戰場,蘇聯對英國、美國遠徵歐洲大陸的「霸王行動」也給予了有力配合。這樣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雙方,哪方該勝哪方該敗實在沒有太大疑問。

第三點,日本對待東南亞人民的殘暴政策最終導致東南亞大多數社會精英和民眾導向了英美一方。日軍打著驅逐歐洲白種人和解放東南亞人民的幌子進入東南亞,一開始確實吸引了很多東南亞本土民族主義精英,但很快日本人就暴露出侵略者的嘴臉。日本口口聲聲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卻瘋狂掠奪越南的大米,導致200~400萬(具體數字不同資料統計結果差異很大)越南人被餓死,被越南人斥為搞「大東亞共窮圈」;日本人對南島語系民族(廣義上的「馬來人」)搞奴化教育,強迫馬來西亞、汶萊、印尼人學習日語和聽日語歌,不允許當地教師向學生教授本國語言文字,企圖毀滅馬來文化;1942年的「巴丹死亡行軍」殘酷虐殺了大量美國和菲律賓戰俘;為修建415公里長的泰緬鐵路,從1942年6月到1943年10月日本人強徵6萬盟軍戰俘和大量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寮國、越南勞工參與修築鐵路,極端惡劣的工作條件和極端慘無人道的待遇造成1.6萬盟軍戰俘和9萬東南亞勞工悲慘死亡,從現在留下的圖片資料來看簡直是慘絕人寰,泰緬鐵路因此成為「死亡鐵路」;緬甸戰役中,日本人生吃活人的肉,吃人肉從緬北吃到了滇西和滇西南;至於日本人強徵東南亞各族女性做慰安婦更是司空見慣的暴行,在東南亞各國均有發生。經過如此對比,受過基督教仁愛思想洗禮的歐洲人和美國人和日本人相比簡直像天使,對待東南亞民眾實在算是十分仁慈了。雖然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美國人在東南亞也是殖民者,在東南亞也有一些令人髮指甚至是駭人聽聞的罪行,但是和日本人相比他們對待東南亞土著的確是相當人道、相當文明的,他們的那些罪行和日本人的獸行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曾經同日本人合作的印尼蘇加諾、緬甸昂山等人之所以會反水,固然有因國際局勢變化而投機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日本人對待自己同胞的暴虐行徑而幡然醒悟。日本人當初打著「大東亞共榮」的旗號偽裝成解放者進入東南亞是他們能夠輕易摧毀西方國家在東南亞的舊殖民體系的重要原因,他們暴露出侵略者的真實面目也是他們最終無法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東南亞國際關係新秩序的最根本原因。在後來英軍、美軍的反攻行動中,飽受日軍荼毒之苦的東南亞人民顯然把英國人、美國人當成了救星。其實英國能成為二戰的戰勝國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最終爭取到了殖民地人民的支持。按照《世界歷史十五講》的說法,二戰期間大英帝國各殖民地、自治領民眾為英國提供了500萬以上兵力。日本人一開始能利用東南亞民族主義精英和歐洲人的矛盾驅逐東南亞的歐洲殖民者,最終卻因為自身的殘暴無法得到東南亞民眾的支持,就這一點來說日本人真的算得上是優秀的民族嗎?

總而言之,日本人在戰術上確實有過人之處,否則他們也無法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橫掃亞太地區,終結西方在東南亞的殖民統治舊秩序;但日本人在戰略上實在是一塌糊塗,正因為如此,他們可以摧毀東南亞西方殖民舊秩序卻無法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東南亞國際關係新秩序。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東南亞各國民眾的幸運。二戰之後,西方人試圖恢復他們在東南亞的殖民統治,卻發現已經無法做到了,東南亞各國最終迎來了獨立。但用法國「年鑒學派」(Annales)「長時段」的視角來看,二戰時期日本侵略東南亞是東南亞人民所遭受的最大災難,也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倒退。恩格斯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可反過來說,歷史的進步一定要以巨大的歷史災難作為代價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