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名爲《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爲“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文章,並在互聯網中被廣泛轉載。記者採訪了國家衛健委相關專家。

  網絡配圖

  國家衛健委抗菌藥物臨牀應用與細菌耐藥評價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徐英春表示:

  中文“超級真菌”,是由“超級病原”(“Superbug”)的詞義引申而來。“超級病原”一般指對多類抗菌藥物耐藥、甚至全部耐藥的病原微生物。本次受到關注的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目前耳念珠菌在國際上被冠以“超級病原”的稱號,主要歸因於以美國爲主的地區所受到的臨牀威脅。首先,自2016年以來,美國監測發現耳念珠菌在紐約、新澤西、芝加哥等地區發生率快速升高,並出現大量暴發案例。其次,在美國發現的耳念珠菌,對臨牀常用的氟康唑、伏立康唑、兩性黴素B等種類抗真菌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

  但根據我國監測數據及已有病例報道,目前國內所受到的耳念珠菌威脅並不嚴重。

  第一,耳念珠菌在國內發生仍屬個案。目前中國共報道耳念珠菌感染18例,並且沒有集中暴發案例。同時在我國近10年間、覆蓋230家醫療機構的侵襲性真菌病監測中,耳念珠菌的發生率低於1/20000;而且在已經完成的全國範圍67家ICU病房念珠菌血症的研究中,亦未分離到耳念珠菌。當然也因檢查技術複雜,不排除可能有漏診的病例。

  第二,中國耳念珠菌耐藥情況並不嚴重。我國已報道的18例耳念珠菌,對除氟康唑外的所有抗真菌藥物均敏感;我國最早分離的耳念珠菌對所有抗真菌藥物均敏感。換言之,稱中國地區的耳念珠菌爲“超級真菌”並不準確。

  第三,耳念珠菌的致病性並未顯著高於其他真菌。雖然美國CDC指出,美國近50%的耳念珠菌感染者在90天內死亡,但侵襲性真菌感染多發於危重症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人羣,總體死亡率在40%以上,患者死亡也不單純是由於真菌感染導致,而是多因素形成的臨牀結局;而且據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的研究表明,耳念珠菌與白念珠菌等常見念珠菌所致感染的死亡率之間無顯著差異。截至目前,我國尚未見耳念珠菌感染導致死亡的病例報道。

  綜上,耳念珠菌流行具有地域性差異;該病原真菌在世界範圍的出現,提醒在我國確實應該重視病原性真菌及其所致感染的防治;在進行監測和防控方面的工作時,一定要按照規範的方法對病原性真菌做出準確的菌種鑑定和藥物敏感性測定。

  總之,目前我國無需過度擔憂,耳念珠菌所帶來的威脅。

  來源:中國新聞網、央視財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