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千鶴子

  本文翻譯:@工藤夢櫻 @夕汐小魚 感謝!!

  “你們應該是抱着“努力就能獲得回報”的這份信念而來。但是,正如開頭所提到違規入試一樣,即使努力也無法獲得公正回報的社會一樣在等着你們。並且請不要忘記,你們所想的“努力就能獲得回報”的這份信念,不是因爲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受環境的恩惠使然。你們能夠在今天想到“努力就能獲得回報”,正是一直以來你們周圍的環境在激勵、在背後一直扶持着你們,表揚你們成績的結果。”

  恭喜大家入學!你們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來到了這裏。

  女學生們面對的現實

  對於這個選拔考試的公正性,你們想必是深信不疑的。若是出現了不公正,也許會頓感氣血上涌吧。但是,去年,東京醫科大學被查出考試不公,他們對女學生和復讀生的差別對待已經確認無疑。文科省對全國81所醫科大學醫學部展開了全面調查,結果是女性學生的入學難度,換句話說,男性學生的合格率相比女性學生合格率的比值,平均爲1.2倍。被查出問題的東醫大的該數值爲1.29,最高的順天堂大學爲1.67,處於前列的還有昭和大學、日本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私立大學。比1.0更低的,也就是女生更容易考入的大學有鳥取大學、島根大學、德島大學、弘前大學等地方國立大學的醫學部。順帶一提,東京大學理科3類的該數值爲1.03,雖然你比平均值要低,但是也高於了1.0,這個數字應當如何解讀呢?統計很重要,因爲基於統計考察才能成立。

  女學生比男學生更難合格,是不是就意味着男性考生的成績比較好呢?公佈全國醫學部調查結果的文科省負責人作出了這樣的評論:“男生處於優勢地位的學部,除了醫學部再無其他了,無論是理工科還是文科基本都是女生更有優勢。”也就是說,除了醫學部以外的其他學部,女生的合格難度都低於1,唯獨醫學部的數值在1以上,這似乎意味着需要點解釋吧。

  事實上,有各種數據可以證明女性考生的偏差值比男性更高(即成績更好)。首先,女學生們爲了避免落榜,會傾向於選擇更有把握的目標學校。其次,東京大學入學者中的女生比例長期無法跨越“2成之壁”,今年甚至比去年數據還有下滑,僅爲18.1%;統計上的偏差值正態分佈並沒有男女之差,因此會來參加東大考試的女生原本就比男生更加優秀。第三,原本4年制大學入學率上就出現了性別差。根據2016年的學校基本調查,4年制大學入學率男生爲55.6%,女生卻爲48.2%,有7個百分點的差距。這個差距並非成績的差距,而是信奉“兒子上大學,女兒上短期大學”的父母的性別歧視的結果。

  最近獲得諾貝爾獎的馬拉拉·優素福·扎伊在來訪日本時強調了“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但那不過是巴基斯坦的事,跟日本沒什麼關係吧?“反正是女孩子”“因爲不過是女孩”像這樣澆冷水拽人腿的事情,我們管它叫意欲冷卻效果。馬拉拉的父親在被問到“您是如何培養您女兒的”的時候,他回答說“不折斷她的翅膀”。正如所言,很多的女孩子們,都早已被折斷了那雙所有小孩子都曾擁有的翅膀。

  等待着拼命努力進到東大來的男生女生們的,又是怎樣的環境呢?在和其他大學舉辦的聯誼活動中,東大的男生會很受歡迎,但從東大女生口中,卻聽到了這樣的聲音——在被問到“你是哪個大學的?”的時候,會回答“東京……的……大學……”。究其原因,說是不知爲何若是聽到“東大”對方就會退縮。爲什麼男生在自稱東大生的時候就可以挺胸擡頭視爲榮耀,女生卻要躊躇不決呢?說到底,男性的價值所在與成績的優秀一致,女性的價值所在卻與優秀的成績之間存在着扭曲。女生自小就被期待着“可愛”,然而可愛又有什麼價值呢?被愛、被選擇、被保護,這樣的價值中包含着絕對不要威脅到對方的保證,所以對於女生們而言不管是成績優秀也好上了東大也罷,居然都是需要隱瞞的事情。

  (2016年)發生了東大工學部和大學院的5個男生對私立大學女生進行集團性猥褻的事件,加害者中3人被退學,2人受到停學處分。作家姫野カオルコ以這個事件爲原型寫了一本名爲《因爲她腦子不好》的小說,去年還以此爲題在學校裏開了論壇。“因爲她腦子不好”是在調查過程中加害的男生實實在在說出來的話。若是讀過這本作品,便可知道社會是用怎樣的眼光來看待東大男生的了。

  據說,東大至今都還有本校女生實質上不被允許參加、只有校外女生才能參加的男生社團。半世紀前我的學生時代有同樣的社團存在,沒想到半世紀後的如今還依然健在,我深感震驚。這個三月,東京大學男女共同參與計劃擔當理事和副校長已經對於這種違反《東大憲章》所倡導的平等理念、排除女學生的行爲予以了警告。

  如今你們所經歷過的學校,還算是表面平等的社會,在偏差值競爭上男女無別。但是,在你們進入大學的瞬間,隱性的性別歧視就已經開始了。等你們出了社會,還會有更多明目張當的性別歧視肆意橫行。東京大學,很遺憾,也不過是其中之一。

  學部裏的女生比例約爲20%,大學院裏修士課程的女生比例爲25%,博士課程則爲30.7%。再之後,進入研究職位以後,助教的女性比例爲18.2,準教授11.6%,教授則只有7.8%。這甚至比國會議員的女性比例都還要低。學部長、研究科長15人中只有一位女性,歷代校長則從未有過女性的身影。

  作爲女性學的先驅

  研究這種問題的學問誕生於40年前,即女性學,之後被逐漸稱爲性別研究(gender studies)。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還不存在女性學這一門學科。正因爲不存在,所以才被創造了出來。女性學誕生於大學之外,又進入到大學之內。25年前,我赴任東大之時,成爲了文學部的第三名女性教員,之後擔任在講壇上傳授女性學知識的工作。開始研究女性學之後,世間變得充滿了未解之謎。爲什麼要規定男性在職場工作,女性在家裏做家務?主婦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做什麼事的人?餐巾紙、衛生巾還未發明出來的年代,月經用品都在用些什麼?日本歷史中出現過同性戀嗎?···這些內容因爲誰也沒調查過,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先行研究,因此無論做什麼都會成爲這個領域的先鋒、第一人。在現在的東京大學,做主婦研究、少女漫畫研究、性少數研究能夠獲得學位,正是因我們曾埋頭於全新的領域、戰鬥而來的成果。而曾刺激我奮起的,正是永無休止的好奇心和對不公正社會的憤怒。

  學術之中也有冒險。有如日薄西山般的學科,也有如初生朝陽般的學問。女性學就是這樣的冒險。不僅限於女性學、環境學、情報學(信息科學)、殘疾學等很多新興領域相繼誕生,因爲時代的變化在渴求它們。

  由變化與多樣性開拓出的大學

  在我看來,東京大學正是由變化與多樣性開拓出的大學。聘用我,讓我站在這裏便是證明。在東大內,有國立大學首位在日韓裔教授姜尚中老師,有國立大學首位持有高中學歷的教授安藤忠雄老師,也有身患盲聾啞三重殘疾的教授福島智老師。

  你們在經受選拔之後來到這裏。據說培養每一位東大生所需要的政府費用一年爲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萬元)。從今往後的4年間,等待你們的將是極其優越的教育環境。這份優越,在這裏有過執教經驗的我可以作擔保。

  你們應該是抱着“努力就能獲得回報”的這份信念而來。但是,正如開頭所提到違規入試一樣,即使努力也無法獲得公正回報的社會一樣在等着你們。並且請不要忘記,你們所想的“努力就能獲得回報”的這份信念,不是因爲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受環境的恩惠使然。你們能夠在今天想到“努力就能獲得回報”,正是一直以來你們周圍的環境在激勵、在背後一直扶持着你們,表揚你們成績的結果。在這世界上,有即使努力也無法獲得回報的人、想努力也無法努力的人、太過努力以至於身心受到摧殘的人,也有“就憑你”“反正我這種人就是不行”等在開始努力之前積極性就遭到打擊的人。

  請不要把你們的這份努力,僅用在自己獲得最終勝利的這件事情上。這份受惠的環境與能力,請不要用來貶低沒有受惠的人們,而應該用來幫助他們。不要逞強,承認自己弱小的一面,互相扶持着生活下去。雖然是女權主義這項女性運動孕育出的女性學,但女權主義絕不是讓女性的言行舉止像男性一樣,也不是讓弱者變身爲強者這樣的思想。女權主義是追求讓弱者能夠以弱者的身份受到尊重的思想。

  在東京大學學習的價值

  等待你們的,是以往的理論無法驗證,也無法預測的未知世界。一直以來,你們所追求的是有正確答案的智慧。而今後等待你們的,將是充滿沒有正確答案的疑問滿載的世界。若要問學校內爲何需要多樣性,那是因爲全新的價值誕生在系統與系統之間,誕生在異文化產生摩擦之處。不必將它限制在學校範圍內。東大有國外留學和國際交流、支援解決日本國內地區課題的相關組織。請你們追求未知,探索周圍的世界吧,不必害怕異文化。人只要是還活着,無論在哪裏都能夠活下去。無論是在東大這塊招牌完全不通用的世界、或是任何環境、任何世界、哪怕是成爲難民,也請你們努力學習生存下去的智慧。我堅信,在大學中獲得的價值,並不是掌握既有知識,而是掌握住令此前誰也未曾接觸過的知識誕生的知識。孕育知識的知識,我們稱之爲元知識。而讓學生掌握元知識,正是大學的使命。東京大學,歡迎你們的到來。

  平成31年4月12日

  認證NPO法人Women's Action Network理事長

  上野 千鶴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