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恨又添新仇,硅谷鋼鐵俠Elon Musk再次Twitter手撕Jeff Bezos。讓兩位大佬撕X的直接起因是名爲Kuiper的衛星寬帶星座。其實,這條看起來重資產、高投入、長週期的賽道上,早已聚集了比爾蓋茨、波音、三星、Google、Facebook等大玩家。吸引他們的是讓全球30多億人上網的大生意。

  一

  2004年後,作爲國際富豪大V,Elon Musk和Jeff Bezos 可能再也沒能友好的會面了。

  Elon Musk志在探索火星,Jeff Bezos 想要太空旅行,但缺少基礎設施,兩人不得不在商業火箭的賽道狹路相逢。從此,從爭奪NASA的訂單到爭奪技術人員,處處針鋒相對;從海上平臺着陸火箭的專利歸屬,到誰的公司能夠使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發射臺,鬧得不可開交。

  火箭舊恨未了,衛星星座新仇又來。

  就在本月,Bezos宣佈了Kuiper衛星星座項目,計劃發射3236顆低地球軌道衛星,以便爲全球未被互聯網覆蓋或接收信號較弱的區域提供高速、低延遲的寬帶服務,這意味着與SpaceX的衛星星座Starlink直接展開競爭。

  在一個高資金投入的賽道,Bezos的錢多到你無法把他排除到這場競爭之外。Musk 直接在Twitter上撕X,諷刺Bezos爲“Copycat” 抄襲狗。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場撕X雖然未得到Bezos迴應,但引來了Oneweb CEO Greg Wyler,畢竟 Greg Wyler 早已憤憤不平多年,一直覺得2014年 Musk 抄襲了Oneweb的主意,還直接在Twitter曬出了2014年 Musk給出的投資協議。

  大V們的撕X可能還會繼續。這門生意——衛星通信星座,還有更多難以忽略的有錢競爭對手,比如比爾蓋茨、波音、三星、Google、Facebook……畢竟這是一場關乎30多億人上網的生意。

  根據聯合國發佈的信息顯示,到2017年的年底,全球尚有39億用戶沒法連上網絡。由於地球地貌的多樣和複雜性,這些地區可能根本無法佈局網絡基礎設施。這也意味着基本上必要要通過衛星網絡等新的技術手段來改變。

  雖然目前衛星寬帶的產業規模相對較小,據摩根士丹利稱,該行業2018年的營收將只有40億美元,但隨着網絡規劃的落實和消費者上網習慣的改變,該行業的營收預計將達到很高的水平,到2024年該行業的營收預計將增至220億美元,到2029年將增至410億美元。華爾街日報此前也曾估算過SpaceX 的衛星星座Starlink,認爲 到 2025 年用戶將超過 4000 萬,帶來的收入可達 300 億美元。

  二

  最早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的是一家名爲O3b的公司。這家公司2007年由多家大型公司和銀行建立,致力於爲世界上信息落後地區(主要是非洲、亞洲和南美等)的“其他30億人”提供高速通信連接,其想法得到了包括SES、Google等大公司的支持,並最終於2010年底獲得了組網所需要的大部分資金,選擇了泰雷茲·阿萊尼亞空間公司(TAS)承研第一代衛星,2013年開始發射部署,目前已基本完成組網,可以服務南北緯62度以內的客戶。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成功投入商業運營的中地球軌道(MEO)衛星通信系統。值得一提的是,常年在Twitter上懟Musk的Greg Wyler ,正是O3b的項目負責人。

  雖然O3b最初一直備受市場質疑。但2014年提供商業服務,僅用半年時間就獲得了1億美元營收,比預期縮短了半年。隨後,以5億美元的價格被Google收購,三年後再次以10億美元的價格被SES收購。

  O3b在營收上的進展,也催生了更多“衛星星座”。但與O3b做中軌衛星星座不同,新一代衛星星座多是低軌星座。這其中,就包括了Greg Wyler的新項目OneWeb。

  因爲Google對於此前規劃的1600顆衛星組成的星座信心不足,Greg Wyler離職,創辦WorldVu衛星公司,也就是後來的OneWeb。今年2月底,OneWeb旗下首批6顆衛星搭載從法屬圭亞那發射的聯盟號火箭升空,正式開始組網。最早,OneWeb規劃了包括648顆衛星和234顆備份星的第一代星座,總數量達到882顆。2017年,則提出了追加2000顆衛星的計劃。此後因爲單星能力提升,希望控制在1500顆星以內。

  作爲商業航天領域的知名公司之一,OneWeb的發展之路也是一波三折:從成立起至今 CEO 已經換了 3 任,第四任 CEO AdrianSteckel 也已於今年 9 月走馬上任;單顆衛星製造成本比預估翻倍(原計劃50萬美元/星,後傳言稱達到100萬美元/星),據說資金已出現缺口;雖然已籌集超過20億美元資金,但目前新融資進展並不明晰;原計劃的發射時間不斷跳票,直到今年2月底才邁出第一步……這也使得外界對這家公司是否最終能完成星座組網、提供全球一張通信網有或多或少的質疑。

  不過,好在目前一切似乎正在步入正軌。去年12月底,作爲OneWeb 的創始人兼董事長, Greg Wyler 對外表示,除非遇到巨大的經濟波動或金融危機,否則在 2020 年開始正式的服務是大概率事件。

  雖然當前OneWeb的股東中已經聚集了軟銀、高通、空中客車、維珍集團、可口可樂、Maxar Technologies、休斯通信以及Intelsat等有錢的“金主”,並在此前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投資,但因爲賽道的競爭激烈,外界對於其成功仍有諸多質疑。

  不算這次引發撕X的貝佐斯和其旗下Blue Origin的Kuiper衛星寬帶星座計劃,這個賽道上已經聚集了波音、三星、SpaceX等重量級玩家。

  受OneWeb高歌猛進影響,Elon Musk旗下的SpaceX於2015年1月提出了做衛星寬帶網絡“Starlink”的規劃。這也讓曾與Musk洽談OneWeb投資與合作的Greg Wyler 憤憤不平,認爲 Musk偷竊了他的創意。事實上,2014年11月, Musk也確曾對外公佈過雙方合作的規劃。去年,Starlink搶先發射了試驗星。

  作爲美國最強大的航空航天製造巨頭之一,波音也試水衛星運營服務業,提出了部署總計2956顆衛星的星座計劃,並於2017年向FCC提出V 頻段低軌星座運營申請。

  另一個值得被關注的則是三星,後者提出了4600顆衛星星座的計劃。作爲全球最重要的手機廠商、元器件廠商,三星天然有供應鏈、渠道、品牌方面的優勢。

  其實,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Facebook也曾參與其中。20 世紀90年代初曾資助Teledesic公司的低軌衛星星座(目標是耗資 90 億美元構建衛星星座)。最終,Teledesic在 1998 年製造併發射了一顆測試衛星,於 2003 年正式終止計劃。雖然2015年Facebook被曝光放棄衛星互聯網接入計劃,但2018年又被曝光正在開發一顆名爲Athena的衛星,並於2019年2月被曝光了激光通信方面的新進展。

  三

  Starlink、Kuiper之所以讓友商緊張,一大原因則是這實在是一條資金需求巨大的賽道。

  根據簡氏防務報道,O3b前12顆衛星的研製和發射總成本約爲12億美元,因此O3b公司於2015年再次融資4.6億美元用於購買8顆衛星,計劃將第一代星座擴展至20顆衛星。而接受《商業週刊》採訪時, Musk稱Starlik這項計劃需要約100億美元資金。雖然暫不知道Bezos原意爲Kuiper投資的金額,但此前他曾表示每年爲其火箭公司Blue Origin投資10億美元。

  此前,衛星與網絡《低軌寬帶星座是一場有進無退的冒險》一文中,曾提到以國內目前的人力資源成本和技術發展水平,研製寬窄帶結合,並擁有艦艇自動識別(AIS)和民用航空自動識別功能(ADS-B)的星座,很可能總計成本爲達到200億元。

  賽道資金需求量大、競爭激烈,也使得國內目前賽道上的民營公司僅有銀河航天一家。其CEO爲獵豹前總裁。

  競爭激烈的另一面,是商業前景的暫不明朗。

  放眼到當下,“另外30億人”人羣付費能力有限,是否能直接或者間接成爲這些星座的客戶還很難說,反而是軍工、政府應急、船舶、航運、工程機械等大體量玩家纔是真正客戶。消費級產品和服務,高性價比都是最具有殺傷力的營銷手段。當前低軌星座中,最爲成功的是銥星、軌道通信、全球星,2018年三家公司的營收分別爲5.23億美元、2.76億美元、1.3億美元。

  普遍的觀點認爲,低價是商業航天的關鍵,價格降低就有助於打開市場。當前銥星、軌道通信、全球星三家公司提供的服務價格仍然昂貴。近期,澳大利亞公司Fleet Space的烏龍事件,服務成本降到2美元/月,24小時內獲得了100萬註冊用戶。

  其實,競爭而非壟斷,纔是低價的有力手段。過去數年,競爭已經成爲“推動火箭發展的燃料”。如《下一站火星:馬斯克、貝佐斯與太空爭奪戰》的作者克里斯蒂安·達文波特所說,在上個世紀,因爲競爭,美國人把宇航員送上了太空;最近十年,因爲Space X和Blue Origin的競爭,美國火箭發射價格大跳水。

  現在,同樣的事情,或許正發生在衛星星座領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