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的發展,老手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的來來越少,老手藝漸漸隨歲月遠去,也許只有文字、圖片和我們的記憶證明它們曾存在過……

  紹興城裏有許多老手藝因無法找到合適的傳人,正在漸漸失傳......

  1

  磨剪刀嘞戧菜刀

  “磨剪刀嘞,戧菜刀”清晨,第一縷晨曦照耀大地時,磨刀老人便收拾起工具,從開始皋埠騎電動車來到市區,走街串巷招攬生意。

  這個老人姓沈,前幾年和他交談的時候得知,因爲年紀大了,小工等體力活做不動了,只好重操這門舊業,來添補些家用。這門手藝做了也有40多個年頭了,老沈從17歲(對了,那時還是小沈)便拜師打剪刀,經過兩年的學徒生涯,掌握了挑、撿、鍛、煉等程序,成爲當時打剪子的佼佼者,養活了一家子人。

  圖文來源:@天豐華府

  2

  箍桶

  箍桶爲紹興傳統的老手藝!在過去,紹興姑娘出嫁時各種做工精細的木桶是必備嫁妝,一人一套差不多能用一輩子。隨着時代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箍桶已經不是平常必需品,也很少作爲嫁妝隨姑娘出嫁了。

  圖文來源:@0575老孫

  3

  修缸補甏

  舊時紹興人家裏沒有自來水,水缸是生活的必需品。而甏,一戶人家十來個也不算多,用來醃鹹菜、梅乾菜、蘿蔔乾等。缸和甏雖然看上去粗笨,卻極易損壞。這時候就要花上幾個小錢,請師傅修補一下,一般人家的缸甏都是要修補上好幾回的,如果你家中還有老舊的缸甏,不妨去看看,定是有“補丁”在的。所以,當時的這門手藝,雖然發不了財,還是能混口飯吃的。

  現在,已經很少能看到修缸補甏的師傅的身影了。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小時候,應該還經常能看到修缸補甏的人在大街小巷挑着簡易工具行走呼喊的,“修缸補甏來,修缸補甏來——”現在,自來水接到家家戶戶,水缸似乎是被拋棄了,而儲存食材的容器也大多用了塑料製品,好看又不容易破,用甏的人家也是不多見了。

  圖文來源:@天豐華府

  4

  做(修)棕繃牀

  席夢思沒流行前,在紹興姑娘們的嫁妝中,棕繃牀必不可少,特別是夏天,睡着透氣又涼快。那時,村裏、弄堂裏也經常遊走着會做棕繃牀的手藝人,他們挎着大布袋,邊走邊拉着悠長的調子吆喝。

  如今,隨着席夢思的流行的消失,棕繃牀逐漸遠去,手藝人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少。

  之前看到在紹興鑑湖前街有一家定製棕繃牀的老店,老闆娘說她家做綜棚牀已祖傳5、6代了。

  圖文來源:@七哥

  5

  打鐵

  幾十年前打鐵烘爐的鋪子隨處可見,而今打鐵這門老手藝已經成爲一代人的回憶, 隨着工業和科技的進步,機械作業的普及大大取代了人工,打鐵鋪裏的叮噹響聲如今幾乎銷聲匿跡。

  “嗒!嗒!嗒!”遠處突然傳來一聲聲清脆的聲音,我們隨着聲音找尋過去,只見一個大約十幾平米簡陋的小屋內一個老大爺正在敲打着一把剛出爐的鋤頭,佈滿皺紋的臉被膛火烤得通紅。在交談中得知他的兒女都已經到城裏工作,家裏只有他和老伴,就靠這手藝和幾畝田生活,每天面對煤灰、火爐和燒得赤紅的鐵,衣褲很容易被燙破,手腳經常被燙傷刮傷。”夏天呆在火爐前,面對一塊塊溫度高達千攝氏度的鐵塊,還沒開始敲打,全身早已溼透。老大爺感概道,現在兒女都不願意學習這手藝了,恐怕這手藝到我手上要失傳了。

  圖文來源:@天男▓散草

  7

  打竹蓆、編竹籃、做筅帚

  小夥伴們,你們對一些老人說的自己以前是做手藝的,這句話是什麼理解呢!?我爺爺以前會打竹蓆,編竹籃,也自稱自己是做手藝的人!我們家到現在夏天睡的還是我爺爺以前打的竹蓆,很涼快,而且睡的時間越久竹蓆會變紅,會越涼快!不過現在年紀大了,已經沒法做了,只能做做最簡單的洗碗筅帚。不過工具還是保存的比較完整,這幾天看他在忙活做筅帚,我就拍了幾張圖。有懂行的小夥伴嗎?有些專業的名詞我還真是說不清楚呢!

  下圖是我奶奶特別要求的剔帚,據說這是以前要出嫁的姑娘,都會要求師傅做的,做一把好的剔帚,陪嫁過去。這玩意是幹什麼用的呢,就是洗梳子用的。我奶奶總是乘機要挾,哈哈。芳心未泯~

  圖文來源:@蘇不二子

  8

  修鐘錶

  曾幾何時,鐘錶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物品,然而,隨着時代變遷,修鐘錶這一民間老手藝從輝煌歷經到衰落,已慢慢從我們的生活裏淡出。

  或許是對傳統技藝的眷戀,或許是對古老行業的不捨,之前看到在紹興鑑湖前街,有一位鐘錶匠在堅守着這份老行當。

  圖文來源:@佛珠匠的店

  9

  木工

  “曲尺能成方圓器,直線調就棟樑材。”這楹聯讚的就是木匠。

  到古建築、寺廟禪院等處訪古,擡頭總會發現“鉤心鬥角”的木製卯榫斗拱、雀替、房檐、廊柱、雕花等物件,這都是木匠的傑作。俗話說:“好門能甩四十年,好櫃能放三百年”。房屋、建築、車船、傢俱、農具、棺槨等等都離不開木匠。

  早年間的木匠幾乎每個村落都有,現如今,農村幾乎也見不着木匠的身影,木製傢俱幾乎都在商場購得。而且木工又是一個得吃苦、耐得住寂寞的技術活,沒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學習,即便早些年學了也因爲外出經商、務工而忘得差不多了。

  圖文來源:@佛珠匠的店

  10

  扯白糖

  小時候最甜的記憶,應該是走街串巷的“扯白糖~扯白糖~”叫賣聲,吃上一個能甜到心裏。

  而今,正宗的扯白糖手藝在紹興市區很難見了,想吃扯白糖了,便要化身“遊客”到安昌古鎮解解饞,當然,看着老師傅們“扯”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

  圖文來源:@七哥

  11

  彈棉花

  彈棉花,一門逐漸淡出紹興人視野的老手藝。如今,彈棉匠在城市裏已不多見,但上了年紀的人仍記得那清脆的弦響。那時的這些匠人們也曾走街串巷,生意應接不暇。

  他們繫上腰帶,後插木棍,用繩繫住,左手持弓,右手持槌。在木槌有節奏的打擊下,弓弦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均勻地振動,伴隨着一聲聲弦響,一片片棉絮便飛花般地組合到一起,即便又硬又黑的舊棉絮,一經重新彈制,便又潔白柔軟如新,彷彿魔術般神奇。“檀木榔頭,杉木梢;金雞叫,雪花飄”這便是對彈棉花這門手藝一種形象而藝術的詮釋。

  圖文來源:心心相印

  12

  錫藝

  錫藝小時候家裏“祝福”,燭臺、酒壺都是錫打造的。而今,錫藝這門手藝,已經很少見了。

  在書聖故里的遊客服務中心,題扇橋下的“紹興錫半城”,有多少紹興人知道。

  圖文來源:@佛珠匠的店

  13

  剃頭

  流動的剃頭鋪子,大約是我們的父輩最難忘的記憶了。曾經在農村經常能看到的,也是村民剃頭的主要途徑。剃頭都是一些老手藝:修臉、修鬍子、挑眼屎、挖耳、剪鼻毛……這些都是現在理髮店裏,享受不到的項目。

  哪家要辦剃頭酒了,哪一片地方已經有幾個搭子要剃頭了,師傅都很清楚(那時候沒有電話,師傅對村落的情況,瞭如指掌),會定時拎上剃頭工具箱,走街竄戶,村民見到拎剃頭箱的,自家有人要剃就會熱情地招呼一聲,然後搬出方凳、打出熱水,讓剃頭師傅給家人剃個頭,一般都是在曬場道地上的,鄰居見了,也都會湊上來剃一個。

  一次,去大皋埠村委會辦事時,有幸看到村委門口,還有一位大伯,堅持着這份傳統而古代老的職業。觸動了我兒時的記憶,我是個農村長大的八零後,我的童年,也一直是在流動的剃頭鋪子上剃的頭,現在想起來,很溫馨。那個時候,剃一個頭,三毛,後來漲到五毛、一塊……大人爲了哄小孩安心剃頭,總會說上一句:勿可亂動,動動泥朵要被師傅割落咯。

  在如近新潮理髮店林立的年代, 這種質樸、古老的傳統行業隨着老手藝人的逐漸老去而消失......

  圖文來源:@火!

  13

  閹雞

  之前有一次去靈芝鎮林頭村,有幸見到有人在閹雞。閹雞師傅姓王,潞家莊人,年約40多歲。他已沒有以前的閹雞師傅手拿一把勾頭陽傘和一個大大的網兜的行頭了。他在一家獸醫站工作,剛好星期天休息,農戶約他來的。他的手藝是祖傳的,他父親當年在這一帶小有名氣。

  我與閹雞師傅閒談時,農戶已將幾隻小雄雞捉過來了。只見他拿出一包工具,攤開在自己的雙腿上,把雞的雙腿拉直,在臀部輕輕一擠,擠出一泡雞屎,就把雞綁在一根竹籤上,在雞的下腹部輕輕撥掉雞毛,左手找準部位,右手拿一把小刀輕輕的割破雞肉,就用一樣特製的象弓一樣的竹片,兩頭用繩子吊着兩塊帶彎手的金屬片,拉開割開的腹部,再用一根帶絃線的竹籤和帶勺一樣金屬桿,伸進腹部尋找公雞的睾丸,(當地人叫腰子)不一會就把兩粒睾丸先後閹割出來了,就拿掉拉開腹部的工具,用手一揑,掇幾根雞絨毛按一下傷口,解開綁着的竹籤,就把小公雞放在地上,讓它走開了。整個過程五分鐘左右吧,收費每隻4元錢。

  閹雞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我們這輩人小時候在春秋季節,常見有閹雞師傅手拿一把勾頭陽傘和一個大大的網兜,走街穿巷吆喝。閹過的雞沒有了雄性,性情溫和,經過半年左右的餵養,肉質鮮美。閹過的雞長大後叫仙雞,過年時祭拜菩薩、祖宗就必須用仙雞的。現在城鎮裏已不準養家禽,農村裏養的也不多了,閹雞這一手藝現在已瀕臨失傳。

  圖文來源:@老陳一老漢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匠人精神”不僅是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

  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

  那些熟悉的叫喊聲

  正在漸漸消弱

  許多我們熟知的老手藝

  正在悄悄遠去

  它們逐步被淘汰出我們的生活

  成爲絕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