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Phrynium placentarium (Lour.) Merr.

科名:竹芋科(Marantaceae

原產地:印度、不丹、中國南部、緬甸、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

生育地:森林內遮陰處,地生

海拔高:0-1500m

尖苞柊葉是竹芋科多生草本,株高可達一公尺。根莖匍匐狀生長,型態似葛鬱金,但是較長。葉基生,葉柄細長,葉身長可逾50公分。花白色,頭狀花序無總花梗,直接生於葉鞘上。果實有暗紅色假種皮。廣泛分布喜馬拉雅山南麓至東南亞的熱帶森林。根莖切片可供藥用,葉子則是包越南粽子的粽葉。越南語稱之為lá dong,其中的意思就是葉子,dong應該就是柊。越南粽子有多很種,以尖苞柊葉包成方形的粽子,越南語是Bánh chưng。裡面包生糯米、綠豆粉,還有一塊豬肉,是越南新年時必吃的傳統食物。胖胖樹於2018年首次在網路及東協廣場上見到尖苞柊葉。推測引進時間應該不長,栽培不廣,因此目前台灣市場上販售的越南粽子仍常以竹葉替代尖苞柊葉。該科胖胖樹還曾介紹過食用肖竹芋/越南土豆Calathea allouia)、箭羽竹芋Calathea insignis)、蘭嶼竹芋Donax canniformis)、葛鬱金/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
20180611_1IMG_5157IMG_515620180611_2
台灣市場上販售的越南粽子常以竹葉替代尖苞柊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