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歸墟,是從《靈魂擺渡三》中的一個溫暖故事。 「以吾之肉,飼汝之身。傳說,迷失在深海之中的人,會去往歸墟之國,為鮫人所食。食汝之肉,攜汝之願。鮫人去往陸地,尋找他們的至愛。那之後,他們會從鮫人的腹中再生。」這裡的歸墟位於海之深處,是為鮫人所居住的地方。

在中國的上古神話中, 歸墟亦作"歸虛"。傳說為海中無底之谷,是眾水匯聚之處。 《列子·湯問》中記載"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也記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東海以外有一處深得不知底的溝壑,是少昊建國的地方。少昊就在這裡撫養帝顓頊成長,帝顓頊幼年玩耍過的琴瑟還丟在溝壑裏。有一座甘山,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流匯成甘淵。)

在傳說中,這裡的顓頊,後來接替黃帝統治整個神國。在他統治期間,曾經有過許多暴政,他把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拴在北方的天空上,讓他們絲毫都不能移動,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大地上有的地方永遠是白天,亮得讓人眼睛都睜不開,而有些地方,卻永遠都是黑暗,伸手不見五指。大地上的人類生存條件非常嚴峻,人類萬分痛苦。暴政的顓頊不僅壓迫大地上的人類,也壓迫著天上一些讓他不滿意的神。北方的水神共工,終於揭竿而起,暗中約集同受顓頊壓迫的諸神,統領著炎黃之戰過後炎帝的殘部,準備奪取中央天帝的寶座。雙方的軍隊打到西北方一座叫做不周山的地方,共工因為不能取勝,一時怒氣發作,竟然一頭向不周山撞去。那不周山其實是一根撐天的柱子,相傳為女媧時代用以撐天的四隻大龜足中的一隻。共工在神國素來以力大聞名,不周山給他這一撞,竟然攔腰折斷,坍塌下來。天柱既斷,西北的天空失去支撐,立刻傾斜下來,本來被顓頊拴在北方天空的日月星辰都掙斷束縛,朝著傾斜的西方跑去,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日月星辰運行。同時,東南的大地受了山崩的劇烈運動,出現一個巨大無比的深坑,大江湖泊裏的水,都不停地向著那裡流去,那深坑就成了今天我們見到的海洋。

那時的人們,看到江河裡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向大海,不禁生出些憂慮來,生怕大海里的水會有漲滿的一天,那時,海水如果溢出來淹沒陸地怎麼辦?由此衍生出了歸墟的傳說——在渤海東面幾億萬裏的地方,有一個大壑,深得簡直沒有底,大海里的水都流向那裡,因而海水永遠不會漲滿,那大壑的名字就叫歸墟。

歸墟中巨大的虛無空間也激發了後人們發揮創作的想像力。靈魂擺渡三中將歸墟作為鮫人之國,《鬼吹燈之南海歸墟》中認為歸墟是南海的海眼,仙劍6中也有歸墟的宏大場景。藝術總是來源於生活。上古的神話傳說讀一讀還是挺有意思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