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畢業季來臨,紐約各高中近日陸續舉行畢業典禮,出現許多優秀華裔學生領獎的身影。本報今起推出「優秀華生」系列報導,採訪多位克服文化障礙、奮力向學而大放異彩的華裔青少年,希望藉由他們的故事,展現華裔新移民珍貴動人的風貌。

高中才到美國就學的台灣男孩徐嘉駿,取得貝賽中學(Bayside HS)12年級平均分第一名的成績,成為該校四年來第一位被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錄取的學生。徐嘉駿的輔導老師葉華雯表示,從剛來美國英語不流利到現在被哈佛大學錄取,徐嘉駿的努力和堅持在年輕人中非常難得。

除了哈佛大學,徐嘉駿還收到了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UNY at Stony Brooks)、水牛城分校(SUNY at Bufflo)、賓漢姆頓分校(SUNY at Binghamton)、霍夫斯特拉大雪(Hofstra University)和聖羅斯學院(College of Saint Rose)的入學許可。徐嘉駿的高中成績平均分達到103.36,排名貝賽高中12年級第一名,SAT拿到1500分的高分,因而順利拿到了哈佛大學第一年共7萬3000元的獎學金,打算攻讀數學專業。

徐嘉駿表示,雖然拿到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但他在美國的學習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他雖是在美國出生,但兩歲就隨父母回到台北,在台灣讀完了小學和初中,高中才到美國就讀。他說,剛抵美國時,英語不流利,爸爸送他去法拉盛補習班學習英文和數學,還上了一年的語言課程(ESL)。也因為不太會講英語,剛入學時比較害羞,前半年甚至都沒跟同學講過話。後來才開始慢慢認識一些同學,和同學們有了更多接觸。

他說,新移民學生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語言,主要因為怕說錯話被笑話,但其實,「同學都是想認識你的朋友,他們不會笑話你,而是會幫助你。」

葉華雯表示,徐嘉駿剛進入貝賽高中時,就感覺他是一個很認真的孩子,從入學到畢業一直很努力。尤其是初期他的英語不好 ,而且因為貝賽中學是公立學校,沒有太多支持資源,但即使如此,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而是堅持積極進取,追求夢想,相當難得。」

談到夢想,徐嘉駿表示,他以後希望在數學領域的科研上有所建樹,希望能夠進入大學任教。他說,喜歡數學主要因為華人的數學優勢太強,自己經常超前學習,甚至已自學大學的微積分和線性代數。除了優秀的成績,徐嘉駿還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他是校排球隊隊長,也參加了街舞社團參加表演,去年曾在紐約市議員顧雅明的辦公室實習兩個月,也曾在餐廳擔任經理助理的職位。

徐嘉駿表示:「我認為,高中生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而不是想著只要成績好就行了。」他也發現,許多新移民學生剛來美國上學時,只重視學校學習,其他課外活動一概不參加。但他認為,對新移民學生來說,想要進入好的大學,不一定非要成績異常出色,而是要知道自己的夢想在哪裡,帶著熱情去堅持、去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