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識分享:技術和生態都沒準備充分 公鏈戰爭剛開始

文/周奕婷

EOS超級節點競選即將舉行,一場頭號公鏈之爭拉開序幕。公鏈發展還有多大空間?將如何發展,路在何方?420日,網易科技聯閤中關村天使投資聯盟與天使成長營舉辦第5期易識區塊鏈私享會,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現場嘉賓認為公鏈的擴充性、共識算法更新、隱私保護等技術問題還未完全解決,所需巨大勢能也沒完全形成,公鏈戰爭還遠沒結束。

公鏈戰爭遠沒有結束

目前整個數字貨幣領域基本遵循著“底層公鏈 → 解決方案 → 項目應用”的發展邏輯。

2018年被稱為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元。很多商業應用落地需要底層公鏈作為支撐。公鏈作為基礎設施,實穩健高效地運轉,纔能提高應用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繼以比特幣為代錶的區塊鏈1.0 和太坊為區塊鏈2.0之後,EOS因其極大地提高瞭擴容速度,被外界稱為區塊鏈3.0,即大量應用將在此公鏈落地。今年3月份,EOS宣布舉行超級節點競選,全球很多團隊紛紛響應,公鏈的戰場硝煙四起。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外其他公鏈還有多少發展空間呢?

北京賽智時代CEO趙剛從技術的角度分析瞭這個問題,“目前的區塊鏈係統從技術的可擴展性、互通性、隱私、交易效率方麵都要提升,公鏈需要繼續升級改造。公鏈硬分叉在生態中很難達成共識,有這麼多節點運行,跟這麼多人經濟利益掛鈎,技術每次升級非常睏難。比如,比特幣擴容問題提齣多年,也一直沒能解決。”他認為目前公鏈的可擴充性,共識算法更新,隱私保護、跨鏈等問題,直接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上實現睏難很大,創造新公鏈是比較快捷低成本的方式。

以貝科技CEO劉樂認為:“現在還沒看到成長為3.0的公鏈。從EOS的技術設計看,它能不能解決宣稱的市場痛點不好說。目前市場上很多是公鏈2.X級的設計,還沒看3.0的重大突破,公鏈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公鏈的戰爭遠沒有結束。”數矩科技CEO王潤德談到,“超級公鏈誕生的標誌是超級公鏈能夠解決所有政府的監管問題,技術上這個很快,但是在現實經濟體運行中,經濟生態共識很難。不像比特幣,我們設定它價值恒定,然後遞減、衰減就行瞭。目前的公鏈發展更多地要針對不同領域的特定問題進行設計。”

他認為創造新的公鏈門檻非常高,除瞭技術之外,現在還需要巨大的勢能。“如果沒有10億級美金運作體量,這個公鏈基本就很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足夠的影響力,隻能在一個小眾圈子裏玩。公鏈未來的競爭就是特彆厲害的技術、資本、運營團隊結閤,進行規模化作戰。隻是這個規模化作戰能力不再以公司化的形體存在。”

Coin tiger閤夥人顔桃從交易所的角度分析,也認為公鏈項目需要進行全麵布局。他分享瞭一個失敗案例,“前段一個自稱第三代的公鏈項目,一上交易所就跌得很慘。用戶覺得他隻懂技術,其他布局都不行。“3月份顔桃看瞭100多個項目,就投瞭3個。“很多項目光禿禿的,沒有龐大的社群,融不到一毛錢,投行機構不看好你,光靠一個技術極客自嗨,根本長不成一棵大樹。好的項目一定是立體、優美,很多資源的整體,並不是幾個大佬站颱投資,上交易所把幣發瞭就行瞭。”

社群類應用將較快在公鏈落地

“大公鏈還是以海外為主導,目前國內技術儲備不夠,當然不排除一些特彆牛的團隊。”數矩科技總裁龐華棟認為。阿爾山金融科技副總經理陳亮分析瞭國內技術儲備不足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再牛的人寫的程序也會有錯,所以開源這件事特彆有意義,大傢在開源的環境之下群策群力,促進技術發展完善。以前國內真正開源的開發方式是非常少的,拿來主義多點。國外這方麵的氛圍好些。”

龐華棟認為目前不要指望一條公鏈能解決所有問題,把一個點做到極緻就很瞭不起瞭。“將來大型通用性公鏈應該隻有一兩條,行業性公鏈可能會有很多。我接觸很多項目在公鏈上並不好用,它們沒有滿足行業的特殊需求。金融、産品溯源等産業與公鏈結閤形成行業性公鏈,這應該是以後的趨勢。”龐華棟認為。

超鏈資本創始閤夥人楊超認為:“單一的行業性公鏈不會太有發展前途。公鏈可能會有若乾條,各自有自己的特點,例如注重性能,或者注重隱私保護,滿足不同領域要求。行業的需求大多會以應用的形式齣現。應用項目不應局限於目前熱度比較高的的資産上鏈,應該會有更多的發展。我預計根據區塊鏈溯源、不可篡改、分布式記賬等七個特性,每個特性應該都可以發展齣一個應用方嚮。我比較看好,身份認證,內容版權,票據等領域的運用,比較契閤區塊鏈的技術特點。”

趙剛非常贊同身份鏈會是公鏈應用很好的入口。他認為社群類、預測類、遊戲類資産應用等將比較快地在公鏈上落地。“越來越多的應用進入到市場,會讓公鏈市場的需求也會不斷地增長。”王潤德補充到。

交易所最大問題是資金安全

從新東方老師轉型做投資的星耀資本閤夥人劉江,去年投資很多個海外數字貨幣交易所,收獲頗豐。他分享瞭投資交易所的心得,“交易所屬於資源,項目方和社群最終落地都在交易所,所以我們覺得這塊很重要。但是目前交易所麵臨的最大問題是係統安全。特彆是小交易所,技術力量不夠強大,一旦安全係統齣現漏洞,資金齣現問題,就一把全部輸光。”

不過相對係統問題,外界對於交易所本身的安全疑慮更重。龐華棟透露,很多華爾街的大型基金公司,手中握著萬億美金的資金量,很想進入數字貨幣領域,但是實際投資卻很小,1%都不到。“他們覺得沒有一個交易所值得相信,很多交易第二天破産或跑路的概率很大。所以,很多大錢進不來。從金融的角度來講,整個數字貨幣行業很難達到世界級的體量。”

劉樂分析其中的原因,中心化的交易所扮演瞭太多角色。它擔任著幣商、半個證監會、基金公司等多重角色,這可能會為將來帶來很大麻煩。劉樂創建的交易所將在5月上綫,他為自己的交易所設計瞭權責更加清晰的運行框架,“讓交易所的角色更加純粹,它隻是基礎設施,將幣商做分離,把登記結算這塊業務通過第三方閤作獨立齣來。”

劉江從技術上提齣建設去中心化的交易所,解決資金安全問題。“去中心化交易所就是把私鑰交給用戶,你的資産由你自己管,我隻負責你的交易行為。我認為這是方嚮,不知道未來是否行得通。”

“將來可能要有大型機構為數字貨幣交易所信用背書。”龐華棟認為這是解決資金安全問題的另一種方法,“背書的單位,要麼是國傢,要麼是大的金融機構。”

對於未來幾年交易所的發展,劉江覺得會趨於穩定。“去年交易所排名跟武俠小說一樣整天在換,這個變化會越來越小。明年居於前五名的全球交易所可能很難被撼動。2020年以後排名可能會比較固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