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尹嘉銓,處女立志不嫁,已年過五旬,你爲何叫你女人遣媒說合,要他做妾?

答:這就是我廉恥喪盡,還有何辯。

問:你當時在皇上跟前討賞翎子,說是沒有翎子,就回去見不得你妻小。你這假道學怕老婆,到底皇上沒有給你翎子,你如何回去的呢?

答:這都是我假道學,怕老婆,是實。

---------------------------------------------------------------

這是乾隆四十六年,刑部審問尹嘉銓時的對話,看來古人平常說話也不是之乎者也的,和我們今天差不太多。

尹嘉銓做過大理寺卿,負責滿族貴族子弟的教育,乾隆皇帝還讓他編過一本《小學大全》來供滿漢的旗人子弟學習。

後來尹嘉銓年齡大了,退休回家。

他退休的第二年乾隆西巡五臺山,回蹕保定,在博野縣養老的尹嘉銓讓兒子給乾隆皇帝捎去了兩封奏疏,第一封信皇帝看了微有怒意,第二封書信乾隆看了勃然大怒,命人把尹嘉銓拿部問罪,並且抄沒他的家產,查看書籍信件有無悖逆言論。

那麼尹嘉銓到底寫了什麼,導致自己被拿下獄。

第一封信中,尹嘉銓爲他父親請諡,就是向乾隆皇帝要諡號。

尹嘉銓父親尹會一,雍正年進士,歷任吏部主事、揚州知府、河南巡撫、江蘇學政等職,算是中規中矩的高級官員,乾隆十三年尹會一去世,沒有諡號。

尹嘉銓想爲老爹討個諡號,以便能光宗耀祖。但是乾隆豈是那種你想要我就得給你的人,所以他給尹嘉銓的回覆是:

與瞻乃國家定典,豈可妄求。此奏本當交部治罪,念汝爲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追矣!欽此

如果是尹嘉銓親自來送信,大約他就不會把第二封信拿出來了,可惜來送信的是他兒子,老爹交代的事無論如何也要辦理圓滿,於是他又拿出了第二封信,這封信惹出了塌天大禍。

第二封信是尹嘉銓假設乾隆爺已經恩准了他第一封信的請求,於是進一步向乾隆皇帝提要求說:

至於臣父尹會一,既蒙御製詩章褒嘉稱孝,已在德行之科,自可從祀,非臣所敢請也。

啥意思?

就是皇帝既然都題詩表章我爹了,那乾脆就把他的牌位擺到孔廟裏,陪孔子老爺爺一塊兒吃冷豬肉吧。

尹嘉銓真的挺敢想的,他說,他爹當年曾經舉薦過湯斌,湯斌從祀孔廟了,自己老爹也有資格進去陪孔子不朽。

乾隆看了勃然大怒:

竟大肆狂吠,不可恕也。

然後當天又批示:

尹嘉銓着革去頂帶,拿交刑部治罪

尹嘉銓這次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從祀孔廟這事兒惹惱了乾隆,乾隆皇帝讓大學士英廉徹查尹嘉銓所有的文字,看看有沒有犯上作亂的言論。

英廉心領神會,佈置人手安排經費,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徹查尹嘉銓的寫過的每一個字。

尹嘉銓也挺能寫的,一生著述頗豐,查起來很費勁,但是好在朝廷經費充足,有的是時間慢慢查。

後來終於在尹嘉銓的一篇文章中查到他大逆不道的言論,他竟然稱自己爲古稀老人,這簡直是狂到沒邊了,你七十就能妄稱古稀老人嗎?

當今乾隆皇帝寫過《古稀說》後,古稀這詞就是萬歲的專用名詞了:

臨御四十六年,勵精圖治,這纔是自古所稀,你如何敢妄稱呢?

找到罪狀後,大學士英廉等人上書皇帝,把這位敢稱自己是古稀老人的尹嘉銓凌遲處死,家人都斬立決。

乾隆皇帝看到英廉等人的奏疏後法外開恩,判了尹嘉銓絞立決,家屬不株連。這大約是清朝文字獄中判的最輕的一宗了。

不過據《清稗類鈔獄訟類》記載,在對尹嘉銓行刑前,乾隆派人給尹嘉銓送去酒肉。

不久那人回報乾隆說:尹嘉銓衝着紫禁城方向磕頭謝恩,不停的說自己辜負了皇上,死有餘辜,然後喝了三杯酒,吃了一片火腿一片肥肉。

乾隆很好奇於是命人提尹嘉銓,尹嘉銓跪在乾隆腳下,乾隆對他一頓數落,尹嘉銓不停地磕頭認罪。乾隆看着比自己小不了幾歲的尹嘉銓,下了道旨意赦令歸田。

然後乾隆皇帝問尹嘉銓:此時此刻內有什麼獲獎感言?

尹嘉銓說:

蒙皇上天恩,至於此極,感激之忱,靡可言喻。惟年逾七十,精力衰頹,無以圖報,祇有及未死之前,日夕焚香叩天,祝皇上萬壽,國家昇平,雖至耄期,誓不敢一日間斷。

乾隆皇帝大笑說:你還想活到一百歲嗎。

這件事鬧得紛紛揚揚,朝廷花巨資查辦尹嘉銓銷燬他的著作,棒子舉得很高,落下來卻很輕柔。

這件案子塵埃落定,第二年,遠在大洋彼岸的英國,一個叫瓦特的人改良蒸汽機爲“聯動式蒸汽機”,英國大步進入工業時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