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孟買,號稱印度的上海,是印度南部最大的城市。這裡,最有名的地方不是印度門,也不是被恐怖襲擊過的泰姬陵酒店,而是貧民窟——塔拉維貧民窟。

  

  塔拉維貧民窟位於孟買市中心地帶,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生活著100萬人左右。2008年轟動一時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這個地方一舉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電影講述了來自貧民窟的街頭少年賈馬勒參加了電視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並答對了所有問題。但當他即將獲取高額獎金時,卻被人揭發有作弊嫌疑,被警方逮捕。通過追蹤他回答的每個問題,電影娓娓道出他不可思議的遭遇及這些經歷如何幫他成功闖關。電影中對於貧民窟可怕的一面——犯罪、械鬥、黑幫等有著濃墨重彩的展示。

(電影劇照)

  因為這部電影,後來很多人去這個貧民窟進行探訪,都用「冒死探訪」之類的標題,讓人一看就有不寒而慄的感覺。但這些描述,反而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既然到了孟買,就特別想去看看這個著名的地方。女兒也對這個地方非常感興趣。和導遊商量,導遊為難半天,怕萬一整出什麼幺蛾子來。

這個導遊,自己都從來沒有去過達拉維。在我的一再懇求下,最後他要求我們責任自負,才讓汽車帶我們進入特拉維地區。我們把錢包、相機都留在車上,換上最不起眼的衣服,手機放在褲子口袋裡緊緊攥著,一副視死如歸的神情,進入了貧民窟。

這天陽光很好,混亂的小街上摩肩接踵,都是當地人在各種商店買賣東西,或者在路上閑逛,我們走過有人投來好奇的目光,但大部分人都是我行我素。我們穿街走巷走了半小時,結果電影和文字中描繪的犯罪場景一件也沒有發生(電影小說將這裡描述為充斥著幫派廝殺、性交易和無休止絕望感的人間地獄)。我們帶著恐懼心理進入,三分鐘後就完全放鬆心情。

儘管街道巷子很窄,有的僅能容一人過去,而且曲里拐彎,一不小心就會迷路,街巷中也有不少垃圾,但老百姓的臉色都很明快輕鬆。家庭主婦在門口摘菜洗衣,面容安詳;學生穿著校服剛好下課,一群群孩子背著書包走著,看到我們,驚奇而友好地指指點點。我們想像的污水橫流的場景沒有出現,因為街巷下面已經鋪設了下水道。上面掛著的蜘蛛網般的電線我們也不陌生,中國的很多小鎮也是同樣的景象。

  

  進入貧民窟,讓我感到好像進入了中國的某個小鎮。表面的混亂下,熙熙攘攘的擁擠中,是充滿活力、擁有自己秩序的生活和自成一體的社區(這裡的房子都是違章建築,沒有房產證,但依然可以互相交易。同時因為特拉維太大,政府也沒法清理,所以就默認存在,並參與管理)。當然我們沒有深入到最惡劣的地方,但據說在貧民窟實際上犯罪率並不高,這一說法也算是對我觀察到的現象的一個佐證。

2003年英國查爾斯王子訪問過塔拉維後表示:「這種居住方式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平衡,聚居地的建築使用當地原料(鐵皮,舊箱子,土坯等),公共空間布局便於行走,區內勞動力僱傭方式很靈活。儘管他們在物質方面十分貧窮,但他們在生活和構建社區方面卻遙遙領先,西方國家有許多方面需要向他們學習。」

他的這種八卦言論一出,一時輿論大嘩,謾罵抗議者波濤洶湧,但實際上有一點他說對了,就是這裡社區構建確實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自成體系。

在這裡,習慣了貧民窟生活的人們,勤奮工作,自力更生,雖然環境破敗,但卻成了他們生活多年並充滿感情的家,很多人從這裡起步開始自己的事業,變成百萬富翁的據說不止一個。

這裡的人們,互助互愛,互幫互學,小孩子受到很好的呵護。因為鄰居關係很好,很少有人孤單寂寞,很多人顯得無憂無慮,生活壓力好像也不是特別大。政府對貧民窟的孩子也推進免費義務教育,為孩子的未來打開了一片天空(這相當於北京城為沒有戶口的農民工子弟提供義務教育,其實是相當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到今天北京仍遠遠沒有做到)。

  

  一方面,塔拉維髒亂差擠,像地獄一樣;另一方面,這裡的人們又擁有著一些大城市裡號稱體面的人們所不擁有的美好情感和關係,像天堂一樣。這裡是地獄和天堂的交匯處,是人類墮落和奮發的角斗場。看完塔拉維貧民窟,把我拉回到了中國的現實。

在中國,很多大城市表面的繁榮下,不少城市的角落或多或少都有像貧民窟一樣的區域存在,我們叫做城中村,或者農民工居住區,或者臨建區,一樣的髒亂差擠,一樣的沒有合法地位,裡面的人們一樣相依為命,互相照應,背後也一樣有犯罪、混亂和黑暗。

這些人一直被忽視、被歧視、被利用,可他們為中國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他們的孩子連在當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都沒有,成人在衛生、安全、醫療方面也沒有太多的保障。在中國高速發展中,如果我們真把這些底層的人們遺忘了,我們就忘記了我們是從哪裡走來的,我們也必將不可能走到很遠的未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