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韓國人接觸較少,也就是少數留學生,因為行業原因需要了解各國藝術作品,所以對韓國的動畫,遊戲,影視,平面,網頁,工業設計等作品有過一些了解,韓劇不看,韓影看過一些寫實題材的。給我的感覺比較奇怪,明明題材可能很輕鬆愉悅,但骨子裡怎麼總給人以窒息,用力過猛,聲嘶力竭的感覺,我能感覺到他們國家的人才很想把東西做到最好,但怎麼說呢,似乎不是在藝術創造上享受,而是似乎要證明給誰看自己很厲害,為什麼這個國家是這個氣質??


因為韓國多數人活著就很累,非常壓抑。別看有著發達國家的標籤,但生活質量真心不怎麼樣,也正是將韓國人壓榨到了極限才創造出的成果。韓國的中產的階級生活和中國的中產階級生活相比都有明顯差距。

藝術源於生活,而且藝術作品是創作成果體現。所有的藝術作品都包含一定的情緒。在抒情類作品中,表現的主要是創作主體的情緒。在敘事類作品中,表現的主要是人物形象的情緒。情緒的表達以藝術作品為載體。而每一件藝術作品的創作又都離不開情緒的表達。


可能跟歷史文化有一定關係吧。

國家小 每個時期國家人民都受到壓迫

近幾百年一方面被元明清壓制

一方面被日本在海那邊偷襲

到了近代被日本殖民了幾十年

好不容易迎來光復 一場戰爭打的半島又分了家

就是一種孩子在一個環境不好的家裡 就是拚命想成功

想證明自己想出人頭地的感覺

這種人還特別不樂意你說他一點不好 聽見就跟你急

因為環境小 所觀世界小 心胸也相對缺少一些豁達吧


上升型的民族和國家,而且現在朝韓分裂

這個和他們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有關


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民族性格,社會文化。太多原因了。很難幾句說清楚。韓國人和中國人在文化背景上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情感壓抑,慾望壓抑,情緒壓抑,文化壓抑。

放棄儒家的國本,背棄中庸之道,是故時常過猶不及。

你看李朝半島上哪有常年這麼火急火燎的風氣充斥全國。

放棄了自己幾千年的立國之本有什麼好處,到現在跳大神的神婆都能垂簾秉政把持朝綱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