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指華爲電視的出貨量要達到1000萬,這將讓它成爲國內電視市場領導者,柏穎科技認爲其加入家電市場並要取得領導地位在乎的恐怕並不僅僅是家電行業的領導者,而是藉此推行它的物聯網系統liteOS、Hilink物聯網平臺等,以圖成爲物聯網行業的領導者。

IOT行業各自爲戰

家電企業擔憂自己爲他人做嫁衣裳,所以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物聯網平臺,以求在日後爲物聯網市場發展起來之後有自己一席之地。如此一來也就註定了它們與華爲的合作僅是貌合神離,採用華爲物聯網系統liteOS和物聯網平臺Hilink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實小米與美的的合作就體現了家電行業的強企是不會甘心成爲他人的附庸的,當年小米以12.66億元戰略入股美的,希望在家電行業牽手,但是此後雙方僅合作推出了一款空調產品就幾乎沒有再見到其他合作,小米後來選擇由長虹代工空調,而美的則有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進而演化到物聯網平臺。

小米則從一開始就通過入股其他行業的企業的方式打造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鏈,至如今其已在電視、淨水器、小米手環等多個行業取得領導優勢,至2018年11月其物聯網平臺已連接了1.32億臺智能設備(不含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小米方面稱其物聯網平臺已成爲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平臺,在物聯網行業已成功卡位。

目前家電行業的幾大強企如美的、海爾等都有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國產手機四強之一的小米更是以自己的手機業務發展起了生態鏈企業並宣稱在物聯網行業取得居於領導地位,OPPO、vivo則與TCL合作成立了IoT(物聯網)開放生態聯盟,華爲則如本文開頭談到的開發了自己的物聯網系統、物聯網平臺等,各個企業之間的平臺標準不一、難以互通,呈現一種混亂的局面。

業界都知道物聯網將成爲萬億級的行業,而誰能成爲其中領導者必然會獲得豐厚的回報,這從PC市場wintel聯盟利潤豐厚而PC企業利潤低微,安卓手機企業佔有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但是淨利潤卻遠不如蘋果,把持着安卓的谷歌也在智能手機市場獲得豐厚的回報,均讓各方認識到成爲行業標準制定者所獲得的巨大利益。

華爲希望成爲IOT行業領導者

華爲推出自己的物聯網系統liteOS、物聯網平臺Hilink無疑是希望藉此成爲物聯網行業的領導者,但是從上述可知藉此獲得家電企業以及其他行業的強者支持並不現實,相比之下小米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了一個龐大的物聯網平臺似乎反而是一條可行之路,或許是它又一次受到了小米的啓發而決定在電視市場發力。

業界普遍認爲電視是智能家庭的控制中心,也是物聯網市場的主要入口之一,而小米則已成爲國內電視市場份額第一的企業,再加上其是國產手機四強之一,在物聯網市場的兩大入口均已成功卡位,這才成就了它在物聯網市場的老大地位。

面對小米在物聯網市場所取得的成就,華爲當然看在眼裏。與小米相比,華爲已成爲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老大,軟肋就是電視,在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的熱議之後華爲終於在電視行業出手,並且其提出的要實現電視出貨量1000萬的目標似乎有趕超小米的意味。有意思的是,華爲之所以能成爲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老大,恰恰是受小米的啓發,如今進入電視市場似乎又是受到了小米的刺激。

未來如果華爲能成功在電視市場實現這一出貨量目標,加上在智能手機市場所擁有的領導地位,掌握了物聯網市場的兩大主要入口,華爲推動自己的物聯網系統liteOS、物聯網平臺Hilink的阻力或許會小一些,此外它還是國內實力最強的芯片企業,如此將有助於它成爲物聯網市場的領導者。

至於華爲電視如何在電視市場發力,柏穎科技認爲它還是會採取類似於小米的做法,即是價格戰,而不是它所強調的創新,據說華爲的傳統是做有價值的創新,領先一步是先進,領先兩步是先驅,領先三步是先烈,在智能手機、通信設備市場它都是跟隨者,在電視市場也不會是創新者,電視市場的競爭尤其激烈,作爲後來者的華爲除了價格戰並無太好的辦法。

5G即將開始商用,中國移動的物聯網連接數已達數億,物聯網市場已到了爆發的前夜,華爲最終選擇直接進入家電市場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爲它已無法再等下去,而進入電視市場將爲它在物聯網市場稱雄投下了重要的一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