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知乎主頁

近日,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的知乎賬號因關注了一個提問成為了最新的熱點。知乎提問是:「同樣是國產手機,為什麼華為是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小米卻不是民族驕傲?」

就在雷軍賬號關注此問題之後,這個問題的瀏覽量、關注量、回答量開始急速上漲。

直至截稿前,瀏覽量已達到80多萬,回答的內容各種各樣。有人調侃說,「我是雷軍:讓我來看看是誰在說小米壞話。」也有人說,「這是雷軍的又一新動作。」

還有人對兩家進行了分析

分析內容:小米總是喊著「新國貨」,「中國芯」的口號,想做愛國營銷,顯然「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然而沒有核心技術的小米,是沒人願意為他的民族包裝買賬的。

小米新國貨

而華為能成為民族品牌不是因為他的「愛國營銷」。

而是因為華為發展了這麼多年從無到有,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華為在海外擊敗了一個個對手。華為通訊有了跟愛立信、諾基亞這些世界巨頭掰手腕的勇氣。

還有人從5個維度做了解答,說小米實力不夠,華為才是行業老大,不僅曾位於民企500強榜首,還是中國最全球化的公司,技術專利和研發費用都遠超小米。

但也有不少人為小米站台

站台方:小米肯定是民族驕傲。

你試試看,這世界若是沒有小米,性價比的出現會推遲多少個年頭?雷布斯還改變了大眾心目中的「便宜沒好貨」的觀念 小米不是民族驕傲?我第一個不服。

我們先不說哪家公司能作為民族的驕傲,單從對比來說

小米與華為兩者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

儘管都是國產手機,但一個是綜合實力的成就,另一個是在商業上的成功

世界第一的通訊公司做手機是降維打擊,而小米的成功更多是商業模式的成功。

還記得好多年前的飢餓營銷,把小米的銷量推到了第一的寶座,品牌聲量空前高漲,但自2014年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第一後,小米在2015和2016連遭挫敗。

反倒是華為推出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來在中國市場打敗了互聯網手機的鼻祖——小米。

華為手機

現在,華為榮耀常年高居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第一。

前段時間,華為宣布完成2億台手機的出貨量,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就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榮耀與小米的競爭已經結束。而榮耀不過是華為的一個子品牌。

所以在華為看來,小米只是華為子品牌的一個競爭對手。

兩者並不是同一個維度的抗衡

但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刻在骨子裡的互聯網思維,這是華為所不具備的,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失利迫使它更多的去拓展國外(韓國、印度)的市場,2017年10月,小米完成了營收過千億目標,雷軍說,跨過千億,我們只用了7年,蘋果用了20年,華為用了21年。

小米實現千億營收

而小米最大的保障就是通過對200多家企業的投資布局,構建的物聯網、智能家居的生態護城河。而華為卻很少對外投資。

從2018年財報來看,過去三年,小米累計投入研發經費是67.67億,累計投營銷費用 101.67億,從數據可以看出,小米更著力於營銷方面。

而華為卻正好相反。華為更專註於研發,過去十年(2008-2017)里,華為研發投資達到了4000億人民幣左右,是全球研發投入TOP 50中唯一的中國公司。並在2018年,名噪海外。

2004年;華為秘密成立晶元研發部,這一舉措引發了無數企業的嘲笑
2009年,華為第一代手機晶元K3問世,
2012年,華為第二代晶元K3V2問世;
2014年,華為第一代麒麟晶元問世,麒麟晶元的出現正式讓華為躋身進入全球中高端晶元領域,開始讓全球科技企業重視這個來自東方的民營公司
北京時間2018年8月31日,華為麒麟980晶元正式在德國亮相!

在德國世界科技展上拿下六項世界第一,引爆了整個歐洲,集5G技術,雙核NPU,人工智慧等等功能於一體。

麒麟980晶元的問世,讓全世界都在重新認識中國!

麒麟980晶元

美國互聯網巨頭微軟公司高調宣布棄用英偉達晶元,選擇華為的晶元。

說到扛起民族品牌的大旗,顯然,光產品賣得多是遠遠不夠的。打擊了帝國主義才是正道。

什麼叫民族品牌,簡單來說,就是讓國人提起這個品牌有民族榮譽感,引以為豪。

更重要的是在國際上欺負了洋人,為國立威。

那我們再來看看華為還有些什麼?

華為讓世界害怕的,還有它為世界各個角落帶來的安全穩定的通信,華為創造了全球企業都未曾有的歷史,成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

華為的營收多半來自海外,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華為的服務。在洋人牢牢把持的高端通訊領域後來居上,勇奪第一。這幾乎就奠定了華為在國人心目中偉岸的形象。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華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華為擁有6萬項專利技術,其研發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它超越了一般人對中國企業的想像。

所以,手機業務讓華為名聲大振,但這同時也掩蓋了華為更大的光芒。

華為的體量相當於中國互聯網最掙錢的BAT的總和!BAT員工總數11萬,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為17萬!BAT納稅額比BAT三家之和還高出137億,

BAT利潤總額580億;70%被外資拿走,剩下170億,而華為自己利潤279億!

在最近十幾年,華為營收70%來自海外,在外國人身上賺的錢占多數。

華為在中國、德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設立了16個研究所。為了打造最優質的的產品和服務,並設立了巴黎美學研究所。

2016年,華為投入研發的比例增加了30%,按照2015年的銷售額,華為投了1200億在研發上。

華為更讓人敬畏的在於,華為不上市、不融資就做到了如此業績。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辦人任正非卻只擁有1.4%的股權。

華為任正非

所以在2018年全球億萬富翁個人財富增漲排行榜上,雷軍以個人財富增長位列第二名,任正非卻榜上無名,但榜上無名的任正非不管是他個人還是華為都贏得了國人最至高的尊敬。

華為,研發投入多,交稅多,提供了就業崗位多,人才多,在這麼多國家布下了自己的天地,幫助中國更好地走向繁榮富強。

就這樣華為被稱為了民族的驕傲,而小米不是。

幾年前,誰都不會想到中國發展速度如此之快,蘋果也不會想到今天華為把它們擠下了冠軍寶座。

在截稿前,有消息稱,雷軍取消了這個提問的關注,今天雷軍本人也正式回應說,有一年沒上過知乎了,跟自己沒關係,但隨後知乎方打臉回應稱,此賬號曾提交過身份證明材料,符合知乎的認證流程及規範。

有網友們稱,雷軍關注了這個提問說明能看出他對品牌的思考。

其實,歸根結底,真正決定企業高度的,是老闆的見識與格局,企業家能不能擁有先人一步的見識,能不能把這種見識運用到企業的經營中,就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與走向。

小米還年輕,想做到民族品牌的高度,只能道一句,任重而道遠呀!

還有一個福利活動,下圖關注公眾號,回復「猶太人」,即可免費獲得《猶太人思考術》的電子書一冊。鍛煉你的猶太腦,這是一本討論如何解決問題的書,裡面既有一種對人生精明而敏銳的觀察,又是猶太人在歷史上生存下來的重要總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