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是一個研究的重要起點。都說學術研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做綜述就相當於一個爬到巨人肩膀上的一個過程。

綜述性的論文和一般的論文綜述有所不同。通常我們在準備一篇「論文的綜述」的時候,老師或學長學姐們會告訴我們先要找到該領域最權威的幾個大牛,好好拜讀他們那十來二十篇最權威的論文。至於怎麼找,他們通常會告訴你兩個方法:一是到谷歌學術(用鏡像不用翻牆)、百度學術、知網和Web of Science等輸入相關關鍵詞,找引用最高的或最新的或大牛的文章;二是找到經典論文後好好研讀,接著再來個「順藤摸瓜」。

然而,要寫一篇綜述性的論文在檢索文獻的時候就沒那麼簡單了。有種比較極端的綜述叫「META分析」(也叫「薈萃分析」),或用「CiteSpace」進行的語義分析,要求按照某些規則把能找的文獻全部找到(通常是幾千篇甚至數萬篇),然後再按照某些規則進行篩選。

在寫非META分析的綜述性論文的時候,有人也做的很絕,一次檢索幾千相關篇論文進行歸類整理分析。這叫「內容分析」方法,如周皓和榮珊(2011,蒐集了關於「流動兒童」的2979篇文獻)。

然鵝,大部分的綜述性論文都不是那麼寫的。都說只有圈內大牛才能寫綜述性論文,那麼,我們現在要看看這些大牛,是怎麼樣檢索文獻的。以下以「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相關的綜述性論文為例。

一、《流動兒童城市適應及影響因素》,引用量為2,排名不詳;王中會(中華女子學院),藺秀雲

、侯香凝和方曉義(北師大,心理發展研究所),2016年發表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該文是使用篇名,「流動兒童」、「農民工子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適應」檢索了國內外大型文獻資料庫(知網、萬方、Science Direct、Proquest、Springerlink),近20年來的期刊論文、畢業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和調查報告等文獻,共檢索出有關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文獻590篇。

評論:

n 使用「篇名」,而不是關鍵詞

n 關鍵詞是組合而不是單個檢索,比如「流動兒童」+「適應」。這裡用了「適應」,而不是論文題目中的「城市適應」。

n 資料庫範圍…不同的領域會有不同資料庫,這裡作者就用了這幾個。

n 文獻類型和數量,這裡作者列了那麼多類型,但是文中文中沒有歸類整理。且作者論文最後大概只列出了100來篇參考文獻,其中英文的只有可憐的8篇(雖然論文研究的是中國的流動兒童)。

n 小結:按規則檢索出來了,但是不分類,不針對每一篇文獻做分析,只是泛泛的歸納。文末只引用了其中一小部分文獻。

二、《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研究述評》,引用量為205,排名第三;譚深(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編審),2011年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

這位副編審是這麼檢索文獻的:通過對知網,「經過篩選,查閱來自期刊論文中影響較大、且方法比較規範的文獻,做重點解讀…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其它相關文獻的分析…」

評論:

n 大牛就是牛,檢索起文獻來就那麼隨意發揮。

n 人家還是提到了一點,就是來自「期刊論文」。

三、《中國留守兒童研究述評》,引用量為214,排名第二;羅靜、王薇和高文斌(中科院心理所,中科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2009年發表在《心理科學進展》

這幾位中科院的大牛是這麼檢索文獻的:鬼知道。因為文中無任何說明。

四、《農村留守兒童研究綜述》,引用量為194,排名第四;潘璐葉敬忠(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2009年發表在《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留守兒童領域最頂尖的大牛之一葉老的綜述是這麼檢索文獻的:again,鬼知道。因為文中無任何說明。

五、《留守兒童研究綜述》,引用量為589,排名第一;周福林(河南財經學院人口發展研究所),段成榮(人大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2006年發表在《人口學刊》。

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領域最頂尖的大牛之一段教授的綜述是這麼檢索文獻的:「遍查各種文獻…」

評論: 越大牛越隨意。

全文總結:國內一般的綜述性論文的文獻檢索方式都不太嚴謹或不說明,感覺越是大牛越隨意。

參考文獻:

[1]周皓, 榮珊. 我國流動兒童研究綜述[J]. 人口與經濟, 2011(3):94-103.

[2]王中會,藺秀雲,侯香凝,方曉義. 流動兒童城市適應及影響因素——過去20年的研究概述[J].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37-46.

[3]譚深.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 中國社會科學, 2011(1):138-150.

[4]羅靜, 王薇, 高文斌. 中國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 心理科學進展, 2009, 17(5):990-995.

[5]潘璐, 葉敬忠. 農村留守兒童研究綜述[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

26(2):5-17.

[6]周福林, 段成榮. 留守兒童研究綜述[J]. 人口學刊, 2006(3):60-64.

其它:封面圖片來自「文匯教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