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老闆要是看到這題,一定會大寫的黑人問號:

what?我步步高的線下渠道從誕生之日就很強好不好?

段永平:敢為天下後?

baijiahao.baidu.com圖標

正如倪旭東所言,身在一個非常容易牆倒眾人推的行業,一旦有幾款產品表現不好,很容易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上下游渠道體系的穩定,才是決勝的關鍵。

一個經典案例是,在2012年O/V功能機遇到智能機衝擊時,段永平下任務讓省包商分攤庫存。很多省包商承受了上千萬元的虧損,如果沒有這幫人力挺,OPPO那時就死在了庫存上。段永平曾說自己很佩服娃哈哈,自己到新疆的小縣城去,那裡沒有可口可樂卻有娃哈哈。所以,早在20年前,他就把娃哈哈的「產銷聯合體」的模式,複製到了步步高,和全國的渠道商建立了穩定的資本合作。具體來說就是,廠家與核心渠道夥伴建立了一種互相交叉持股的關係,並且用高額返利體系來控制和刺激整個銷售鏈條。

在銷售一線,廠商則不只是簡單地給導購高提成,而是採用深度分銷的方式,只要手機店拿一定數量的貨,廠家就會派銷售員到店裡去,而不是讓店家自己銷售。這有效地控制了串貨行為,從而成為強有力的控價手段。

現在OPPO和vivo從「派人進駐手機店」向「承包手機店」加碼。店主只需要提供門面和財務,剩下的渠道、進貨、銷售、售後全部由OPPO和vivo負責,個體手機店也變成了專賣店。很長一段時間內,步步高教育電子、OPPO、vivo三家公司共用了步步高原來80%左右的生意渠道。這也正是為什麼OPPO、vivo的門店總是出雙入對的原因。當這種合作關係持續了20多年之後,用倪旭東的話來說,廠商和渠道夥伴已經從利益共同體,走向了命運共同體。有vivo代理商曾接受媒體採訪時甚至說:「向vivo工廠打錢,是不需要我簽字的。」這並不符合一般的公司治理規範,但段系企業的渠道管理正是這樣,將人情與規則雜糅在了一起。

所以,不要天天說人家什麼只懂欺騙消費者的「廠妹機」,某互聯網大廠的極端粉還是要多學習一個!段菲特只是不愛表演情懷,但是論段位……(此處省略13456字)


在小米崛起(或者說2G手機)之前,中國手機市場的銷售模式都是傳統渠道模式。其實這個時候OV 的確是佼佼者,但是並沒有那麼多獨樹一幟。同時期的金立,聯想 甚至更早的波導 夏新其渠道的能力也很強。

從2011年3G商用開始,同時小米成立,手機渠道分化成了運營商渠道,傳統線下渠道還有線上渠道。這個時候不同品牌其實由於其渠道選擇的不通也就有了今天的不同命運和表現。

比如,聯想 酷派就是運營商渠道(依靠補貼,合約機)的典型,一時風光無兩。中華酷聯裡面可沒有OV的影子呢。

談談這時候的OV

1-由於誤判3G商業的速度,轉身速度較慢,形成了巨大的2G手機庫存,相信業內人士都很清楚11年-12年的OV 幾乎到了生死邊緣。渠道商更是巨虧,這時候OV作為品牌廠家沒有選擇拋棄或者讓渠道獨自承擔,很大程度上與渠道商共擔損失,渡過難關

2-第二點也是關鍵,OV為了不干擾和衝擊其傳統渠道,沒有去過多的選擇和投入運營商和線上模式。短期內份額自然不好看,但是業務是健康的

題外話,在看看此時的中華酷聯,華為決定拜託運營商渠道,走高端和公開渠道,才為今天到華為做了鋪墊。

時候的節點有兩個

1-是在15年運營商補貼叫停,運營商份額快速縮水

2-中國移動出台裸機補貼政策(這部分記不太清清楚了,請大俠指正)

所有人才恍惚慢慢明白過來,所以15-17年整個都是OV線下大放異彩 快速增長和收復失地的過程。

手機品牌的成功覺得不可能僅僅靠渠道,期間OV R系列的橫空出世 是基礎。但是其穩定的打磨了多年的線下渠道體系也是居功至偉,如虎添翼般的讓銷量和品牌快速崛起。

現在渠道(線上和線下)又開始融合了,所以小米提出新零售,OV也開始搞互聯網品牌,大家其實都清醒,所謂線上線下其實都是一種商業形態,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ov是步步高系啊,他們的線下渠道在二十多年前就鋪設好了,從賣步步高無繩電話就開始了,現在只不過是不斷調整,適應現在的情況罷了


人家很久以前就在線下跟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面對面PK好不好?不過那時候vivo叫步步高。

當年oppo和步步高用功能機賣到均價2000+,國內銷量在2010年超越諾基亞,你信不信?要知道ov的功能機比諾基亞的塞班機賣的貴還賣的好,你信不信?

當年我年輕也是對OV嗤之以鼻,聽到別人談論步步高音樂手機那是滿臉的不屑,心想哪能比得了諾基亞音樂手機啊!直到vivo做出x1,帶HiFi的,慢慢對ov看法改變。

後來OV連續做出一系列驚艷無比的手機,最薄的,4.75mm,x5max,放現在國際聯軍們也做不出來!oppo n3,自動旋轉攝像頭,xplay3s,find7,都是豪華無比的頂級配置,他那2k屏幕,別人都酸,因為那時候市面上主流是720p,余大嘴最酸,說啥,「720p省電」。閃充也是那時候帶來的。

可笑的是華為學n3的旋轉鏡頭,竟然弄了一個手動的!就像現在華為小米學nex和findx一樣,實在是東施效顰啊!沒那個本事就老老實實學蘋果做劉海不行嗎?

後來OV看一個能打的也沒有,就不跟other們玩了,就出R和X系列,真沒得玩,人家用聯發科賣2799,都掀翻了統治中國市場4年之久的蘋果,你說咋玩啊!武林高手用樹枝擊敗了一群拿倚天屠龍刀的,你說這場比武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

孤獨求敗真寂寞,平時不出手,小蝦米們以為是軟柿子啊!

一出手你們全躺下!


OV搞的是產銷聯合體,經銷商入股品牌商。這樣搞的還有格力。這樣做的好處,可以第一時間得到一線的反饋。同等條件下,銷售商優先幫OV推銷。壞處就是,難以在國外複製。在國外只能找代理銷售商,沒那麼穩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