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線路推薦

第1站:南嶽大廟

南嶽大廟位於山下南嶽古鎮北街盡頭,前有壽澗水,後有赤帝廟,是一座集國家祭祀、民間朝聖、道教宮觀、佛教寺院於一體的宮殿式古建築群,是南方最大的傳統文化博物館和精湛的藝術殿堂,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廟宇。

第2站:忠烈祠

座落在香爐峰下的忠烈祠,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國家級抗戰烈士紀念陵園。祠宇依山而建,雄偉壯麗;墓葬分布四周,莊嚴肅穆;祠內松柏蒼翠,殿宇巍峨;石雕炮彈景觀,寓意深長。

第3站:玄都觀

玄都觀又名「十方玄都觀」,開十方叢林,接南宗北派,處半山要塞,是南嶽道教的香火勝地。其風景秀麗,交通方便,宮觀富麗堂皇,來往信士絡繹不絕。

第4站:麻姑仙境

「南國瑤池,麻姑仙境」,相傳麻姑在此種植靈芝給王母娘娘祝壽。麻古仙境是南嶽最佳的避暑消夏之所,故有南嶽風光新四絕之「麻姑仙境之幽」的雅稱。

第5站:靈芝泉

靈芝泉又稱「美齡泉」,宋美齡在南嶽陪同蔣介石召集抗戰軍事會議期間,經常來此休閑漫步,流連忘返。它是南嶽享受高山森林浴、日光浴的最佳之地。

第6站:磨鏡台

磨鏡台是中國佛教史上一塊聖地,是一個集宗教文化、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景點,是中國簡史、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遺址,是人們追溯抗戰歷史、拜謁南禪「祖源」的地方。

第7站:福嚴寺

福嚴寺為「六朝古剎,七祖道場」,是由南嶽衡山佛教開山祖師、天台宗的三祖慧思大師創建,禪宗「南嶽系」在此開派,其法脈演繹出溈仰宗、臨濟宗而傳遍海內外,被譽為「天下法院」。

第8站:南台寺

南台寺因法脈繁衍海內外,是佛教禪宗曹洞、雲門、法眼三宗的法源之地,自古被稱為「天下法源」。因寺廟後的南山岩壁上有一如台的大石,相傳當年海印和尚就是在這塊大石上坐禪念經,故名「南台寺」。

第9站:南天門

南天門牌坊是座落在祝融峰下的一座精緻的石牌坊,又稱「通天之門」,過了南天門牌坊,就越過凡間,進入九天之上的仙境了。

第10站:祝融峰

八百里南嶽衡山最高峰。它上摩九霄,下看南極,雲海之上,最先接日。它是我國紀念人文祖先祝融氏最著名的山峰。「祝融峰之高」為南嶽風光「四絕」之首。

實用旅行攻略

門票信息:中心景區旺季120元/人,淡季80元/人南嶽大廟旺季60元/人,淡季40元/人

交通信息:高鐵長沙南站(28分鐘)——高鐵衡山西站——旅遊巴士(10分鐘)至南嶽長沙火車站——火車衡山站——旅遊巴士(25分鐘)至南嶽武漢/廣州(京珠高速)——大源渡互通——南嶽高速直達景區高鐵武漢站/廣州南站(2小時)——高鐵衡山西站——旅遊巴士(10分鐘)至南嶽高鐵衡陽東站/衡陽火車站——衡陽中心汽車站——107國道——南嶽高速直達南嶽景區


衡山又名南嶽、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亘于衡陽和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在衡陽市南嶽區和衡山、衡陽縣境內。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和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多達200多處。衡山是古代時期君王巡疆狩獵、祭祀社稷之地。衡山山神是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死後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便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兩顆真身舍利子便藏於衡山南台寺的金剛舍利塔中。

衡山最高峰祝融峰海拔達1300.2米,長達38千米,最寬處17千米,總面積有640平方千米,「祝融峰之高」為南嶽風光「四絕」之首。此處為覽群峰、看日出、觀雲海和賞雪景的最佳去處。登上「天階」可直達祝融峰頂祝融殿,祝融殿是為紀念祝融火神的功德而建。整個殿宇分為兩進,全部是用花崗岩石建成,殿頂上蓋著70厘米長,30厘米寬,重15千克的加錫鐵瓦,在這些鐵瓦中,還保存有數十塊宋朝鑄造歷經千年光潔而不銹的鐵瓦。

天柱峰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海拔1061米,位於南嶽鎮延壽村境內。從山下仰望群峰,有高峰撲入眼帘,其上又有兩個峰頂,如雙柱插天。因奇峰挺拔,形似一柱,有撐天立地之感,故名天柱峰。峰頂圓形小平台上築八角垂檐亭閣,高4米,二層四門,花崗岩砌成,為觀火警的瞭望塔。塔下石壁上陰刻楷書「南天柱石」四字。回雁峰居800里衡山72峰之首,故稱南嶽第一峰。南嶽第一峰含義有二,其一就地理位置來講,它是南嶽七十二峰從南到北的首峰,與祝融、天柱、嶽麓諸峰同負盛名;其二南嶽的「香文化」歷史悠久,歷來有南嶽進香自第一峰開始之說。千年古剎雁峰寺座落於回雁峰上,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歷代高僧曾在此傳經佈道,傳說「壽佛」曾留一件袈裟在雁峰寺,寺內設有「壽佛殿」,也是南嶽被稱為「壽峰」的重要佐證。

石廩峰,俗稱雷缽底,或叫大嶺其東側的石壁上,有兩個斜突的峰尖,從下面望去,像高聳雲天的大米倉。古籍記載,峰上名勝古迹很多,如玉清觀、陳真人煉丹台、鬼栽石、雷泓、風穴、誦經壇、浴丹泉等。現在還存留著的,只有雷公井(雷泓)了。

紫蓋峰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輿地紀勝》卷55《衡州》記載,紫蓋峰「在南嶽,有紫霞籠罩之狀,其形如蓋。」更有奇特之處是,南嶽諸峰皆朝向祝融峰,如拱揖之狀,獨紫蓋一峰,面南挺立。

除了峰群,衡山的著名景點有六個。第一個是藏經殿,在祥光峰下,是南朝陳廢帝光大二年(568年)慧思禪師所建。由於明太祖賜大藏經一部,存放寺中,所以稱為「藏經殿」。以後又相繼改為祥光寺、普光寺,但現在仍叫藏經殿。第二個是方廣寺,在南嶽區蓮花峰下,寺名方廣,取佛說「十方廣布」之意。寺始建於南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後歷經各朝代修葺。寺中有宋徽宗寫的「天下名山」四字。第三個是萬壽大鼎,全稱「中華萬壽大鼎」,是被世界吉尼斯確認的「世界第一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壽字最多的青銅器。中華萬壽大鼎是南嶽中華萬壽壇景區的中心景點,位於南嶽衡山的駕鶴峰上。第四個是水簾洞,位於南嶽鄉水簾村,距南嶽鎮4千米,古名朱陵洞,傳說與衡陽石鼓山上的朱陵洞相通。水簾洞水源來自南嶽紫蓋峰頂,流經山洞,匯入6米余寬,深不可測的石洞,水滿溢出,垂直下瀉,形成瀑布,高60餘米。第五個是大善寺,是佛教天台宗祖師、南嶽佛教開山宗師——慧思大師的「唱道之地」,位於南嶽大廟西側祝融路。大善寺背倚北支街,正面西側與南嶽衡山登山主幹道祝融路相望,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說法堂,東西兩翼有禪堂、道德堂。最後一個是南嶽大廟,在南嶽鎮北街盡頭,坐北朝南,後有赤帝峰,前有壽澗水,廟址呈長方形,總面積達98500平方米,是湖南省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築物。正門叫欞星門,牌樓式建築,由花崗石砌成,左右各有東西便門。

漢代以前,是南嶽萌芽、產生並逐漸成長的階段,僅具備「名山」的性質,尚未完全形成旅遊地的功能和格局。當時,出現南嶽最早的建築。周朝時在山頂建祝融廟,山下建「名堂」。秦代,祝融峰上有祝融君祠。至漢武帝,按當時國土疆域的四至範圍重新規定「五嶽」,引為衡山遼遠,道隔江漢,於是封安徽霍山又稱大柱山為南嶽。江南衡山失去了岳名,被降為「鎮」,官方文書中稱作「衡鎮」,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隋開皇九年(589年)沼定衡山為南嶽,而廢霍山為名山,自此,湖南的衡山名正言順地成為正宗南嶽。魏晉時,南嶽道教已是宮觀林立。雲龍峰上有棲真觀,紫蓋峰下有南嶽觀,赤帝峰前有華數觀,紫霄峰前有衡岳觀。南北朝中期,佛教逐漸進入南嶽。此後,南嶽佛道教共存共榮,宮觀寺院競相發展起來。為了培護環境,這些僧道及附近山民培育起了一片片森林。如宋太平興國年間一年報慈東藏住持僧人省賢,號福嚴,率領寺僧在寺周圍廣種杉樹,後來把植樹範圍擴展到附近十數里內的其他山上,日積月累,經過大約10年的時間,共種植10萬餘株。隋代,南嶽衡山為朝庭所封,至唐天寶五年(746年),唐玄宗封南嶽神為司天王,遣大臣或守吏祭祀南嶽衡山。唐以後,五、宋、元、明、清均因襲之。南嶽衡山為帝王所封,受朝廷保,禁止樵牧及經濟開發,森林得到較好保護,並繼續興建了大代護量寺廟宮觀建築,逐漸形成旅遊地的格局和功能。


不難爬,有公路和小路都可走路上山頂,從山腳下走路到山頂要4個小時左右。也可在遊客中心坐遊覽車上山,到南天門再走路上山頂,1個多小時。


衡山是南中國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國南禪、北禪、曹洞宗和禪宗南嶽、青原兩系之發源地;中國南方最著名的道教聖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

1982年,衡山作為我國著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南嶽衡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

2000年成為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

2001年獲得全國頂級、湖南唯一的「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殊榮;

2006年02月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

2006年被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2007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

2007年8月1日,衡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8年被評為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特色景點

祝融、紫蓋、天柱、石廩、芙蓉被稱為「衡岳五峰」。李白詩「回飆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杜甫詩「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蓋五峰高聳,為衡山的代表。

祝融峰

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於東經112°41′05″,北緯27°18′6″,坐落于衡陽市南嶽區境內,是衡山山脈的最高峰和主峰。傳說祝融曾在這裡游息,峰因而得名。

紫蓋峰

紫蓋峰,海拔1028米,位於東經112°43′56″,北緯27°18′45″,坐落于衡陽市南嶽區境內,峰頂有仙人池,峰下有洞靈崖。

芙蓉峰

芙蓉峰,海拔114米,位於東經112°41′45″,北緯27°17′20″,坐落于衡陽市南嶽區境內,古稱容峰,峰上有見方的講經石,上鐫「天下太平」四字。

石廩峰

石廩峰,海拔1189米,位於東經112°42′20″,北緯27°17′30″,坐落于衡陽市衡陽間境內,峰上有風穴雷池誦經壇,傳說為陳真人煉丹台遺址。峰下有仙人石室,過者常聞吟誦之聲。

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061米,位於東經112°40′55″,北緯27°16′10″,坐落于衡陽市南嶽區境內。

衡山牌坊

南嶽衡山牌坊是南嶽的山門,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南嶽衡山牌衡山牌坊

坊始建於1989年,高20.4米,寬21.7米,是我國最大的石牌坊。上方的圖案,是南嶽真形圖,民間俗稱南嶽衡山的山徽朱雀。這是因為在「五嶽真形圖」中,東嶽圖是青龍,西嶽圖是白虎,北嶽圖是玄武(龜蛇),中嶽圖是廟內住土神,而南嶽圖繪的是朱雀。也有一種說法是相傳南嶽衡山是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氏用神鞭打落朱雀變成的,因此朱雀圖案就成了南嶽衡山的山徽了。山徽上面是「南嶽四絕」的浮雕,即: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和水簾洞之奇。牌坊中間石柱上的對聯是:秀氣來高宇,看四絕奇觀,五峰勝境,文明稱奧區,有二賢吟跡,七祖道場。

神州祖廟

神州祖廟位於南嶽衡山門戶報信嶺,玉板橋下方,由千年古廟觀音殿擴建而成,是一座集佛教、道教、儒教、民間信仰為一體的大型神奇寺廟。 神州祖廟共分為四進:第一進為百家姓祖源祠;第二進為七十二行祖師堂;第三進為三教九流聖賢殿;第四進為一佛殿。


看到衡山兩個字倍感親切,我是衡山人,,爬過幾次南嶽山,如果從遊客中心出發有幾種方式到達山頂,第一,在遊客中心坐旅遊中巴到達半山亭,然後在半山亭坐中巴到達南天門,或者在半山亭直接坐索道纜車到南天門,再步行4公里左右到達主峰祝融峰!第二,選擇從山底徒步到達山頂祝融峰的話一般4個小時左右可以到達!至於景點方面一般有幾種特色景點值得推薦,第一,夏天在山上住民俗或者自帶帳篷,選擇凌晨在望日台看日出,第二,山下氣溫在7.8度的時候山上氣溫一般只有2.3度,可以上山看霧松,很漂亮的,到處都像結冰了一樣,現在的南方很少有這樣的景色了!第三,南嶽大廟的香火很旺,來滿月必燒香求財保平安,主要有山底南嶽大廟和祝融峰頂兩處地點!


剛去過,很簡單,可以沿公路曲折而上,也可走步行道走上!

景點有抗日烈士的「忠烈祠」;有廟宇、道觀;最高峰為祝融峰,在上山前段有條梵音古道,一路景色不錯.總體來說在五嶽之中屬景觀一般的山,比不上泰、華、衡、嵩,不知道比恆山如何(沒去過).


哇,第一次問我關於我老家衡陽的問題,截屏保存。

衡山,眾所周知,中國五嶽之南,高度的話不算高,景點的話祝融峰其實還可以,等到秋冬季節上去可以看看霧凇,還挺不賴的。

其實衡山出名的並不是山有多高,景有多美,而是它的寺廟,祈願聽說特別靈(反正我也沒去過,道聽途說)。有這方面想法的可以去試試,願望成真記得過來還願哦。嘻嘻。


前幾天剛去過,見面不如聞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