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文化式原型

日本文化式原型設計需測量人體的胸圍及背長,並以其為參數,按比例分割胸圍尺寸,推算出胸寬、背寬、袖籠深、領口大小、肩寬等等,並適當加減定數進行調整,繪製成右半身原型;以上身原型的袖窿及袖長為參數設計出袖子原型。日本文化式原型測量人體部位少,設計過程簡單,易記易掌握。上身原型的後領深向上升,符合人體外形;但上身原型的胸省尺寸,在實際運用時各個部位均需有所增減,這些變動的量基本依靠經驗而定,這對初學者來說是難以把握的。2.日本伊東式原型

這是以測量人體胸圍、背長尺寸為依據,按公式求出半度,以半度為參數,計算出其他各個部位尺寸繪製而成的原型。伊東式原型簡單明了,測量部位少(僅測量胸圍及背長),易於掌握。但後領深向下降,不符合人體外形,縫合後穿著不夠舒適。3.日本登麗美式原型

英式女裝原型是根據人體各部位測量的尺寸,如胸圍、背長、領圍、肩寬、胸寬、背寬等繪製而成。因此必須掌握準確測量人體尺寸的方法,否則制出的原型是不能用的,初學者較難掌握。4.英式女裝原型

英式女裝原型是以英國標準研究所提供的標準數據位參數設計的。參數的部位包括:胸圍、背長、袖窿身、頸寬、肩寬、背寬、胸寬及乳凸量等。這是在充分進行人體測量的基礎上繪製而成的。在熟練掌握人體測量技術的前提下,用這種方法設計處的原型是標準無誤的。然而對如吐量、袖籠深等的測量初學者是較難掌握的。5.美式女裝原型

美式女裝原型的設計需測量人體的胸圍、腰圍、袖籠深、背長、落肩等尺寸。這是在充分測量人體的基礎上繪製的,因此有較高的精準度。在熟練掌握人體測量技術後,可制出標準的原型。但某些部位,如落肩、袖籠深等式較難準確測量的,因此對於初學者不大適用。6.標準基本紙樣

標準基礎紙樣是在日本文化式原型的基礎上,根據中國人的體型特徵加以修正的,其設計方法與日本文化式原型大同小異(參見中國紡織出版社的《女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巧》,劉瑞璞、劉維和編著)。7.馬林基型

馬林基型的計算依據是加放鬆量的胸圍尺寸。測量人體的部位也僅此一個,其餘各部位均由此胸圍數據,以百分比的方法推算得出,這在測量工作上更為簡便。基型的設計同樣參照了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比例分割方法,掌握之後運用起來較為方便。然而,與其他原型不同的是,馬林基型僅是胸圍線以上部分,而且各部位尺寸都是定數,在實際運用時各處調整的數據也為定數(參見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服裝基型裁剪與基型模板操作技法》,馬林編著)。8.蔣錫根母型

蔣錫根母型的設計吸取了日本文化式原型按比例分割方法的好處,需測量人體的身高、胸圍、肩寬、領圍等4個尺寸,以這些數值為依據,首先繪製出母型的框架,然後根據一系列母型的變化原理,結合具體款式要求作靈活變化。這需要熟練掌握人體測量的技術,以獲取準確到位的尺寸,否則制出的母型便不標準(參見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服裝結構設計——服裝母型裁剪法》,蔣錫根編著)。9.基礎樣板

基礎版樣的設計吸取了日本文化式原型的特點,所不同的是人體測量部位多了一個前胸長,而且基礎樣板中的胸寬、背寬、袖籠深、領口等處都是以實際成品的胸圍尺寸為參數,按比例分割,加適當定數調整而形成的,前腰長是從肩頸點經乳點至腰圍線的長度。前腰長與背腰長之差便是**應收省的量。基礎樣板縫合之後是實際衣服的尺寸,運用基礎樣板設計服裝結構時,只要取與實際成品所需胸圍相同的基樣,加出衣長尺寸即可,其餘部位若沒有特殊要求變無需變更,因此初學者便於掌握。但基樣法結構設計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即肩寬會隨胸圍的增大而加寬,這不太符合人體生長的規律。因此,在為特體設計服裝結構時,需以實際測量的肩寬為依據,對基樣中的肩寬進行調整(參見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服裝結構原理與製版推板技術》,魏雪晶、魏麗編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