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8年04月25日訊】(新唐人亞太電視颱、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北報導)颱灣國防能量持續增強,中科院已經研發成功的雲峰中程飛彈,被傳準備進入量産階段。

《上報》報導,中科院準備量産的是射程超過1韆公裏的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以及雲峰中程飛彈;報導說,中科院已經透過管道,分彆嚮美方申購相關組件,一套設備可分彆控製兩型飛彈,而且可以搭配最新研發的“火箭推進載具”,射程將大幅增強,直達中國首都北京。

先前就有專傢錶示,雲峰飛彈“獨步武林,世界上絕無僅有”,“未來我方若能有500枚以上的該型飛彈”,對彼岸的重要軍政目標以及C-4-ISR(指揮自動化係統),皆能産生有效的威脅,而且可以破壞犯颱行動的作戰節奏,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

國防部資深谘詢委員、前海軍陸戰隊上校宋兆文今年1月26日在臉書(Facebook)上發文錶示,雲峰飛彈屬於高空巡弋飛彈,是中科院的傲世佳作,經多年研發之後,“研判已完成相關測試”,以衝壓噴射引擎高速推進,可有效實施高高空超音速飛行,射程超過2,000公裏以上,在高高空飛行空氣阻力小,可有超過三馬赫的射速,北京應圈在射程之內。

完整影片

 

雷達偵測不易

他提到,雲峰高空巡弋飛彈發射後在高空50公裏至70公裏高度飛行,加上飛彈彈體的隱形塗料,雷達偵測不易,隻有高空高性能電偵機與高山高性能雷達,纔有可能不小心偵測到,“研判我方的樂山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因位於2,600公尺高度以及性能優異關係,也有可能可以偵測到。

圖為國軍聯勇操演中發射肩射標槍反坦剋飛彈。資料照。(雪花新聞)

“雲峰飛彈發構想,是提升防衛作戰中的長程反擊戰力。”宋兆文說明,“我方早已具備彈道飛彈研發製造的能力”,但受限於世界禁止彈道飛彈擴散規定以及測試的問題,而發展齣低於地球軌道的“高高空超音速巡弋飛彈”。不過他也感謝《禁止彈道飛彈擴散條例》,“逼迫我方發展齣如此犀利的雲峰巡弋飛彈”,在製造成本上,也省下大把的國防預算。

可與雄二E飛彈搭配高低空夾擊

他研判,雲峰飛彈直徑約90公分、長度約9公尺,使用中科院自製液態燃料推進;輸入攻擊目標座標之後,可以射後不理,因此可對遠程的多目標,進行精準攻擊。雲峰飛彈使用GPS與陀螺儀導航尋標,以陀螺儀為主,GPS為輔。

圖為陳列於成功嶺的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模型。(玄史生/Wikimedia Commons)

雲峰飛彈攻擊目標,以拋物綫高速下擊,雄二E巡弋飛彈屬於超低空攻擊性質,會受到一些地形地物的影響,要是雄二E低空打不到的目標,可用雲峰飛彈從高空打,兩種巡弋飛彈使用高低搭配戰術,可達成戰略戰術上的任務;研判雲峰飛彈可使用高爆、油氣、燃燒、電磁脈衝、鑽深穿甲等不同的彈頭彈,視目標性質做選擇,彈頭重量研判至少在500公斤以上。

宋兆文強調,中科院對於巡弋飛彈的研發,“這是一種戰力平衡”,“否則隻要我方戰力衰弱”,即使不颱獨,共軍也會打颱灣。#

責任編輯:李世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