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上映了。

儘管票房不溫不火,但口碑相當不錯,豆瓣8.0。去影院的觀衆,也都結結實實哭了一場。

可這片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人在影院端坐三個小時不動搖?

今天,巴塞君就來聊聊片子本身,講講看這部電影時,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01

我不下崗誰下崗,你不下海我下海

《地久天長》動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兩個普通家庭的小人物故事,嵌入到中國變革激烈的三十年大時代中。

九十年代下崗潮,是影響幾代人的事件。

青春歲月都奉獻給工廠,篤信鐵飯碗的工人,在年富力強時離開自己唯一的收入來源。下崗,是無數家庭的痛。

因此片中領導那句“我不下崗誰下崗”,就像1999年的小品《打氣》,輕佻到戳痛了無數人的心。

與下崗相對的,是下海熱

改革開放後,國內相當一段時間都流行南下“淘金”,潘石屹等不少人都是從那個時代脫穎而出,成爲弄潮兒。

電影中英明家條件變好,並允諾耀軍“看看自己的新樓盤,挑套好的”,是在表現房地產熱。茉莉辭職考試去美國,則是貼合了出國熱

《地久天長》的精彩,建立在它步步踩在對中國人影響巨大的時間點上。

02

失獨與計劃生育

本來交好兩家人,悲劇的最大源頭,無疑是星星溺亡後,耀軍和麗雲成爲失獨(失去獨生子女)家庭。

而他們的失獨,又在時代下變得更具悲劇性。計劃生育時海燕強迫麗雲打掉第二胎,導致她無法再懷孕,給這個家庭造成不可逆的創傷。

計劃生育從1982年,制定爲基本國策,演變到地方,執行力更強烈,正如片中所說“城裏管得嚴,農村管的更嚴”,當時確有衆多匪夷所思的標語。

片中海燕是真的把計劃生育當成工作內容,叫來幾個大漢把麗雲拖上車拉到醫院打胎,也並不魔幻,是那個時代極可能發生的荒誕現實。

03

《友誼地久天長》

除了隱藏在家庭變遷下的大時代,兩家人的友情,亦是影片主題之一。

《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在電影中也作爲線索,逢旋律出現,必有重大事件,成爲承載情感的宣泄點。

這首歌來源於蘇格蘭民間歌曲,如今舉世聞名。

影視作品更是常用,國外《生活多美好》、《魂斷藍橋》,國內《無間道》等片都有出現。

《魂斷藍橋》

不過相比歐美國家時常用這首歌當做平安夜保留曲目,告別舊的一年。國內往往用它表示離別的感傷、友情的懷念。

不過影片真正表現的是,相比友誼,力量更大、更地久天長的,是時間。

04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

影片對時代的展現,不僅通過可見的明線,同時還將時代印記暗暗嵌在人物身上。

因爲83年“嚴打”,偷偷參加黑燈舞會被抓進去的新建,在牢裏聽到女友美玉要去南方闖蕩,他說出了一句話——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

這句話並非新建所創,而是從“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爲的”這句話化用的,那是知青上山下鄉時期一句真實的口號。

影片種交代過耀軍、英明和新建等人曾一起經歷過知青返城,這個段落再次扣上。

新建的一句話,體現了他身上不可磨滅的時代印記。這也恰是人物在那種狀態下,脫口而出的最佳臺詞。

劇作的高明之處,讓時代感不只浮於表面,更埋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05

刪減、更改、彩蛋

相比柏林電影節放映版本,《地久天長》有不少刪改,除卻這些大的刪減外,電影還有一些不影響敘事的有趣改動。

放出的劇照裏,就有不少鏡頭在正片並未出現。比如給星星洗澡的鏡頭,以及新建穿喇叭褲的正面畫面。

還有麗雲自殺時留下的一封信,影片中耀軍拿起信,看過後就抱着麗雲往醫院跑,沒有通過畫面或聲音展示信件內容。

但在影片之外,卻放出一段1分鐘46秒名爲“麗雲的信”的視頻,通過畫外音,念出信件內容,也算是補充彩蛋吧。

其實導演在片中選擇不放信件,並不會產生缺失,反而是一種剋制內斂的表現形式,正符合影片娓娓道來,沒有煽情但極具力量的氣質。

06

王源得感謝《地久天長》

王源飾演的養子星星,是整部影片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角色(當然也是人氣最高的角色),尤其是人物的性格轉變較大,表演難度不小。

不過好在看成片效果,王源的表演達到了及格線之上,這其中有不少得益於王景春的調教。

王景春在和王源第一天相遇時,介紹兩人認識,王源打招呼,王景春只“哦”一聲,瞥了他一眼,轉頭就走,顯得相當傲氣。

這正是爲讓王源感受故事中耀軍和星星之間緊張的人物關係,真正開拍時,王源因爲這件事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狀態。

導演王小帥也看到了他和角色的相似性,認爲王源整個的氣質都很適合星星。

不得不承認,這是王源目前表現最好的一個角色。

上次在電影擔任戲份比較重的角色,還是郭敬明老師災難般的《爵跡》,出演的蒼白少年(白銀祭司?)。

表演這一課,王源真得感謝《地久天長》。

07

電焊工王景春

奪得柏林影帝的王景春,巴塞君早已介紹過他的強悍。

爲符合知青下鄉歸來,生活條件艱苦的人物狀態,王景春硬生生減掉三十斤。這是敬業。

再看上墳一段,本來劇本設計是詠梅打開水,遞給王景春,讓王景春喝了一口,自己也喝了一口,然後蓋上蓋子。

但在真正拍攝時,王景春即興發揮,沒接詠梅的水,從旁邊拿起酒喝了一口。貼合人物的細節處理,讓導演王小帥也不住叫好。這是實力。

影片中耀軍有不少工廠電焊鏡頭,結果都是王景春親身上陣。他是真的會,而且還把自己的電焊技工證曬了出來。

甚至有片場專業師傅看了看王景春電焊成果,還挺不錯。這是……才能?

08

依舊虧本的王小帥?

《地久天長》的成本達6000萬,是王小帥迄今爲止投資最大的一部作品。

錢也的確花在刀刃上,場景和化妝塑造的真實感、年代感很不錯。

過去的王小帥,曾是地下片導演,進入市場後,發現他的電影果然不受主流觀衆歡迎。上一部作品《闖入者》,他還在抱怨排片太少、票房太差。

《地久天長》,王小帥摒棄了他過於個人化的藝術表達,嘗試將鏡頭對準普通家庭,雄心壯志要拍“家園三部曲”。

就如他所說,“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通過時間去感受人和人之間、以及人類自身的命運無常。”

但市場還是不認他那一套,《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票房都8億了,《地久天長》拿到柏林兩座獎,上映四天,也不過3000萬票房,能收回成本就算大幸。

藝術離不了資本,但資本也始終是藝術最大的阻礙。電影這東西,太燒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