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2018_嘉義~千人洞

2018/5/6 千人洞(農曆三月廿一)

臺南縣永青山嶽協會

千人洞 海拔1,834M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 洞穴長250公尺、寬60公尺 臺灣最大的天然巖洞 

臥船洞 海拔1,767M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 洞穴長70公尺、寬20公尺


我的路線:

四方亭 ↹ 行豐吊橋 ↹ 巨石溪谷 ↹ 臥船洞 ↹ 千人洞


前言:

大型遊覽車前往豐山,得由竹山進出,下竹山交流道,走149縣道,經草嶺風景區,過石鼓盤大橋後,抵豐山村

 

(08:19)

遊覽車停在豐吉飯店停車場,再轉搭接駁車前往千人洞的登山口。

 

天宮石斛蘭,春季開花,花開在莖節兩側,花開如瀑,清新素雅,著生於龍眼樹。

****** 四方亭 ******

(08:39)[H915M]

四方亭前好停車,走一段陡斜的產業道路,即遇岔路,石夢谷往右,千人洞取左。

****** 行豐吊橋 ******

(08:47)

千人洞,會先經過行豐吊橋,吊橋橫跨石鼓盤溪支流,行豐吊橋可說是千人洞步道的起點。

 

行豐吊橋何明德行善團於民國93年建造,走在吊橋上,仰望山稜,千人洞應該就在稜線的後頭。

 

石鼓盤溪的枯水期,溪水不豐,溪牀佈滿巖塊,由於高低落差,形成小瀑潭,景觀秀緻。

 

行豐吊橋,即刻進入原始叢林。早些年大點雨瀑布也是由此進,目前瀑布已毀壞消失。

 

步徑開始之字陡上,少有緩坡。

 

偶見透空處,宣帽石山近在咫尺,雖然景觀一般,卻可偷閒,停下腳步,喘息一番。

 

無止盡的陡上,早已汗流浹背,步徑轉為天然的巖階。

(09:28)

進入攀巖區。

三部曲之一:狹徑。

 

三部曲之二:裸岩。

 

三部曲之三:斜壁。

 

天然巖椅,經過一波三折的攀巖,該坐一坐,緩和緩和。

 

透空處,俯瞰石鼓盤溪溪谷景觀,樹枝遮蔽處,隱約可見石鼓盤大橋

 

繼續陡上,大巖壁上畫有紅色的指示箭頭。

 

濕滑的斜壁,鑿石成階,通過險地。

 

峭壁陡崖不斷,幾無喘息的機會,大夥全在奮鬥中。走在大點雨嶺裡,我已是大粒汗、小粒汗,滴著不停。

 

好不容易,總算看到稍為平緩的步徑。

 

巨石溪谷就在前方,是中途的休息點,路程已走1/2

******巨石溪谷******

(10:09)[H1,487M]

巨石溪谷有水源,是個團休的理想場所,走了一個多小時,的確該休息一會。

 

溪谷裡有棵大檜木,攀附著巨石生長,景觀獨特,是豐山十景之一的「仙樹抱石」。

 

由於途中已休息多次,在此稍做停留後,翻越巨石,橫切溪谷,繼續前進。

(10:22)

突然陡上的巖壁,一座簡易的狹窄木梯,架在巉巖及樹幹間,看來驚險。

 

爬過木梯,還有垂直的巖壁需要攀登,果然刺激。

 

千人洞的指標,沿途並不多見。

 

爬的越高,視野就越好,塔山稜線位在視線的左方,右側的獨立山體~聖觀音峯,卻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

 

上山最不喜歡看到這種下切的小溪澗,過了小溪澗就得馬上切回原來的高度。

 

被開膛剖肚的牛樟,硬被開了一口窗,可以看見樹幹裡頭是中空的。

 

伐木後殘留的樹頭,粗大的根部成了山老鼠搬運的對象。

 

阿里山月桃,葉下中肋被毛,穗狀花序直立,每朵花具一貝殼狀小苞片,花密生,花冠白色,下脣具輻射狀紅縱紋。

****** 臥船洞 ******

(10:58)[H1,767M]

看到了臥船洞,「外形像艘倒臥的船」,外頭長滿了阿里山月桃

 

臥船洞裡頭並不平整,巖塊散亂,洞體傾斜,視覺上有些暈眩,前往千人洞,得需經過臥船洞

 

從底部仰望,巖體渾厚傾斜,中間部分向上凹陷,果然形似翻覆的船泊,蠻有壓迫感的。

 

臥船洞裡丟棄了一塊切割平整的檜木板,應該是山老鼠搬運過來的。

 

大檜木的墳場,山老鼠的基地,大檜木就在五鬼搬運下,切割成一片片,林務局雖然已貼了告示,依舊擋不住山老鼠的蠶食鯨吞。

 

邊坡下方的雜林裡,遭盜鋸的檜木塊,零亂散落,彷彿已被棄置多時。

 

步道中的橫木,踞出一道缺口,便利通行。

 

長了樹瘤的大樹,這顆大樹瘤,活脫像顆野獸頭。

 

步道旁,古樹參天,景觀優美。

****** 千人洞 ******

(11:31)[H1,834M]

千人洞,從外頭看全貌,這是一大片向內傾斜的大巖壁,為開放式的巖洞,是「豐山十景」之一。

 

往洞裡走,地面平坦寛敞,容下數百人沒問題,稱為「千人」洞,是取其「眾多」的意思。

 

千人洞是此行的終點,大家在壯闊的千人洞裡休息用餐,人顯然特別渺小。

 

千人洞的右側,地面散落較多的片狀巖塊,比較不適合休息。

 

這些大小不等的片狀巖塊,應該就是上方的斜壁崩解後所掉落。

 

右側盡頭,有一瀑布,瀑水從上方巖壁傾瀉而下,終年不竭,即使在乾季裡,這樣的水流已足夠大家取用。

 

瀑布下方凹谷,瀑水匯聚成流,取水甚是方便。

 

凹谷外,有大巨巖遮掩,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瀑布旁的這堵巖壁,風化凹陷,有點像個臉譜。

 

千人洞真是鬼斧神工,巖洞天成,遮風避雨,團休的好地方,在此露營或宿營,都很OK!

 

由洞裡向外仰望,綠樹藍天,極盡隱密,據說日軍曾藏匿在此,躲避盟軍的轟炸。

 

塑膠帆布覆蓋著私人物品,好像有人在此修行,借用水桶,應避免沾上葷食,以免害了清修犯忌。

 

水漾森林的步徑,位在千人洞的左端,由千人洞水漾森林,約需2小時,路徑較為複雜。

 

爬上左端的高坡,俯瞰千人洞,更可看出巖洞的壯闊景觀。

 

巖壁上由於差異侵蝕,形成許多的蜂窩巖。

 

傾斜的巖壁略呈赭紅色,也可看到層狀的巖體。

 

上位巖壁,也有一處更密集的蜂窩巖,孔隙多而密,觀察巖壁外廓,有點弧狀曲線。

 

大莞草,多年生大型草本,稈具節,節上具有珠芽,葉片闊線形,狀似芒草,聚繖花序頂生,具多數輻射狀分枝。

(12:34)

返程離去,千人洞附近水氣潮濕,樹稍上掛滿了生毛狀的松蘿

 

瓶蕨,具長走莖,葉軸有窄翅,葉兩型,營養葉一回羽狀複葉,孢子葉羽片具不規則深鋸齒緣,生長在潮溼的樹幹。

 

山坡上滿是枯葉的原始林。

 

相較於千人洞,這些小峭巖,就不值得一提了。

 

臺灣附地草,蠍尾狀花序頂生,小白花依序開放,葉較狹長中肋凹陷,喜生陰濕巖壁之處。

 

鱗柄鐵角蕨,一回羽狀複葉,羽片歪斜不規則淺裂,裂片先端圓鈍,喜生潮濕巖壁上。

 

需彎腰低頭的橫倒木,入山需懂得謙卑,尊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13:08)

臥船洞,仰頭觀看,在砂岩塊崩落的內凹暗處,掛著一點點的小黑點,原來有蝙蝠棲息。

 

地面上滿滿的都是蝙蝠排遺,發黴的有機肥,飄散出一股不好聞的味道,不宜久停。

 

臥船洞千人洞的差異,臥船洞略呈「ㄑ」形,千人洞則呈「ㄥ」形。

 

 

川上氏堇菜,花距細長,躲在臥船洞的巖縫中,兀自開花,對陽光的需求不大,亦耐旱。

 

好生古怪的樹形,可能是纏繞現象,樹根交錯盤屈,形成凹洞,甚且積水。

 

白石斛,花自落葉之節上生出,白色略帶淡紅,花朵小巧,著生高掛在樹幹上。

 

夫妻樹,兩棵大紅檜,高聳參天,仰望讚嘆之餘,可見左株圓柱挺拔,右株略帶弧邊,可以叫做「日月樹」嗎?

 

下切過小溪澗,這條陡斜的小溪澗,在雨季時,可能不容易通行。

 

 

臺灣及己,四片大葉子兩兩對生於莖頂,花梗由葉軸中央抽出,花序下垂如珠簾,花朵白色細微。

 

通過崎嶇難行的地形,得先垂降,再陡下窄梯。

 

萬桃花水茄),全株被星狀毛,莖枝散生皮刺,花瓣五枚,花冠白色,稱之水茄,會比較理解是茄屬植物。

 

佈滿附生植物的巨樹,看似生機盎然,卻有一道縱深裂痕,不知是否人為?

(13:46)

回到巨石溪谷紅檜神木就矗立在溪畔的岩石上。

 

趨前探訪,這棵神木主幹偏巖緣,虯根粗厚,拱起如龜背,盤踞巖塊上。另有凸出巖緣的根部樹瘤,竟被盜踞削平,看來又是山老鼠所為,連神木都敢下手,簡直無法無天了。

 

茯苓菜,與茯苓無關,葉被毛,大鋸齒緣,下部缺刻,頭花球形頂生,邊花白色,心花黃綠色。

 

裂葉秋海棠 ( 巒大秋海棠 ),兩面皆被銹色毛絨,葉端銳尖,具大缺刻,葉緣紅褐色,甚為美觀。

 

步徑旁的坡面上,如碎紙片般的白落花,這個季節裡,最常見的是大葉溲疏的落花。

 

仰頭觀之,生長在潮濕的巖壁山坡,葉具尾尖,略呈紙質,不免懷疑是臺灣溲疏

 

日本商陸,常因全株有毒,而被山友剷除,其實,商陸的花果無一不美,僅止於觀賞,何苦要嫉「毒」如仇,去之而後快。

 

另一處險壁,第一段是完全滑溜的陡斜壁,上來喫力,下去困難。

 

第二段是落差極大的狹徑巖谷,腳要夠長才搆得著地面,倒退擼會比較好走。

 

竹林區,通常出現在離出口不遠的地方。

(15:03)

看到了行豐吊橋,也意味著今天的行程即將結束。

 

踩著晃動的吊橋,跟著腳步的節奏,上下振盪,輕飄愜意,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走在豐山的吊橋上。

 

看著石鼓盤溪,溪水悠悠,清風拂面,回到四方亭,接駁車已在等候,發車回到豐山村

 

斑花青牛膽,葉基深凹呈U形,葉緣有稀疏的細突尖,植株光滑,花瓣外翻,卷鬚不分叉。

 

糯米糰,葉對生,花簇生葉腋,雄花序居下位,呈輪繖花序,嫩芽和嫩莖葉可食用。

 

紫雲藤,枝條伸長呈半蔓性,葉片有光澤,花色粉紅,開於枝端,伸出綠棚,惹人注目。

 

紫嬌花,球根花卉,花莖自葉叢中抽出,花型豔麗,具特殊香氣,列植於社區花壇上。

 

今天豐山村還挺熱鬧的,友隊也來登石夢谷,大夥相見歡。

大熱天裡,豐山村的愛玉,素有名氣,早已賣完,明日請早。

寧靜的山區村落,假日常有登山客前來,顯得熱鬧不少。


後記:

1. 千人洞步道,可分成前、後兩段。巨石溪谷前,一路陡上;巨石溪谷後,頗有起伏。前2K的落差大,深具挑戰的好漢坡。

2. 千人洞是阿豐溪豐縱走的重要休息站,適合乾季前往,雨季危險性增大,除了要涉野溪,也可能受困。

3. 石夢谷也是由四方亭出發,另一處豐山勝景,常見山友登臨訪勝。

4. 山老鼠,惡名昭彰,好像大家都得罪不起,登山不小心遇到山老鼠該怎麼辦?怎麼感覺比遇到臺灣黑熊還不安?

5. 豐山十景:1.石盤谷瀑布羣、2.蛟龍大瀑布、3.花崗水上青(現已消失)4.梅花嶺、5.蛇樹下蛋(現已消失)6.仙樹抱石、7.大點雨瀑布(現已消失)8.千人洞、9.仙夢園、10.石夢谷。另外,921大地震後,最有名氣的景點,非水漾森林莫屬。

 

我的足跡:

 

GOOGLE地圖:

 

參考資料:

仙境新鮮事!千人洞種電、手機免費充電

山友護千年檜木 遭山老鼠攻擊

阿里山山老鼠肆虐 村民不敢管閒事

塔山下的世外桃源─豐山村

 

延伸網頁:

2016/8/21 石夢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