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

    我在網誌裡新增了一個分類,但礙於法令(詳見敗家子的傳家寶上)、因為懶,

所以暫時不打算在這兒放上任何圖片,只用文字簡單敘述。

   

    不知該算是寒冬未盡還是春寒料峭,這陣子我又開始喝起酒來,

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先把最近品飲的品項和感覺寫下來當備忘:

 

1.格蘭菲迪 Glenfiddich 18yo 40%:

  花草香、酒體中等、加冰後口味偏甜,開瓶3-14天後味道變得十分複雜。

 

2.威雀 The Famous Grouse 18yo 40%:

  濃重的巧克力,開瓶3-7天後味道變得十分複雜。

 

3.格蘭露斯 Glenrothes 1998 43%:

  花草香、酒體輕、加冰後嚐起來清甜,當天喝完無法判斷放置一段時日後的變化。

 

4.百齡罈 Ballantine's 耶誕紀念版 (12yo) 40%:

  木頭、生薑、甘草味,開瓶至今約20天,味道無明顯變化。

 

5.教師牌 Teacher's Blended Whisky (3yo?) 40%:

  濃碘味、酒體中等,入口溫和無刺激感,開瓶至今約15天,味道無明顯變化。

 

6.約翰走路黑牌 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 12yo 43%:

  煙燻味、入口後味道複雜。

 

7.格蘭傑經典 Glenmorangie Original (10yo) 43%:

  酒體輕、明顯的花草與香草香氣,入口味道過於複雜且口感太過刺激。

 

8.蘇格登(亞版) The Singleton Of Glen Ord 12yo 40%:

  酒體輕、花果香氣、口感偏甜、平淡。

 

大年初六約了些朋友來家裡小酌放鬆(發洩?)一下;打算拿

1.艾柏迪 Aberfeldy 12yo

2.三得利 Suntory Reserve 15yo(已斷貨)

讓大家試試單一純麥(獨特性強)和的調和式(強調平衡)之間的差異。

 

    接著回覆朋友的問題:為什麼要喝酒?/酒有甚麼好喝的?

 

    寒夜裡只要有孤燈一盞、獨桌一張、醇酒一杯、古書一本、美人一位(笑),

就是我的人生至樂;在享受與閱讀的過程結束後,發現點起的一管菸

已於靜默中悄然燃成灰燼;帶著微醺且滿足的心情就寢,

輾轉反側時能聽見並感受到清楚心跳聲,是"此身尚存"的證明;為此,我慶幸並感激。

    我想只因為此,原因無它。

 

    最後是笑話:

前兩天睡前倒了杯百齡罈加冰邊搖晃邊看電視培養睡意,

酒黨主席銘賢一反常態告訴我他今天公休一天只喝白開水,

在打開冰箱看製冰機水量還夠不夠的時候發現冰箱有杯鮮茶道的無糖綠...

 

『ㄟ~賢。』

『啊?』

『你有沒有喝過威士忌加無糖綠啊?』

『沒有...是誰跟你說可以這樣喝的?』

『就燕翎啊!她說超好喝的,一點都不像酒,可以一口接一口勒!』

『...威士忌加綠茶我是沒有喝過啦! 不過我是有喝過烏龍茶加威士忌。』

『結果勒?』

就很白癡的感覺啊! ...那味道也不能說很奇怪,就茶加酒的味道,不過不是很搭。』

『......』(我已經把鮮茶道無糖綠的杯口封膜撕開正準備倒進3/4杯的威士忌裡)

『......』

--------------------------(五分鐘後)----------------------------

『...呃啊~我實在怕倒下去之後喝了一口會整杯拿去倒掉浪費東西...』

『那你不會一口酒一口綠茶試試看喔!』(專注在電視上)

『......』(先啜飲了一口百齡罈含住、拿起鮮茶道的杯子喝了一口自以為適當的量)

『......』(連理都不理我在看壹夜新聞)

『ㄟ...賢...』

『幹嘛?』

『我終於知道了』

『知道什麼?』

『什麼叫做白癡的感覺。』(註1)

 

註1:

    所謂白癡的感覺並不是指先拿酒杯再拿茶杯讓酒與茶在口中混合的動作很白癡,

而是那味道一整個怪。

    也有一派人(書)的說法是:先吃完巧克力再喝酒能讓酒中的甜味更明顯,

刺激(酒精)的部分會被壓抑,味覺暫留可以讓酒更好喝;我也順道

用老婆大人的瑞士三角巧克力試了一下...結論有兩個可能:

1.我弄錯巧克力種類了。

2.盡信書不如無書。

 

    那麼各位,我們下次再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