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想到星際牛仔和攻殼機動隊,這些年有更好的嗎?好在哪兒


《來自新世界》原作優秀,對社會問題的思考遠超大多數披著科幻皮的作品,動畫的氛圍,畫風選擇也不錯,可惜貧窮是原罪,有幾集因為外包畫面有點崩,但仍值得一看。

《阿基拉》《紅辣椒》《星空清理者》《命運石之門》我覺得這些算比較經典的,《EVA》和《來自新世界》應該也算雖然有點軟


說在前面。

(正文請下滑)

個人認為日本動畫中的科幻,總體定位尷尬。當然SF的定義不是很清晰,望大家參考一下網路和詞典。

如果以公認第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怪人》為基準,SF可分兩大核心:獵奇(幻想)和反思(科學)。動畫這裡,可以說是「獵奇」非常到位,另一面卻不夠。

所以我將回(ān)答(lì)分為兩類:

一種,「經典」在於科幻元素。這些可能不夠「日式」(SF的老梗大概全是西方玩出來的…),但是核心的演繹比較到位。

另一種,是基於日本動畫的「經典」。機甲在這類片子中占極大影響力,發展時間也相對長一些,說是自成體系也不為過。另外,SF同樣可以展現美好的東西吧。


以下正文。

注意:①年代大部分在2010年以後,題主提到的就不再複述

②動畫名前的「最大貢獻者」可能有遺漏,感謝所有製作人,展現這麼精彩的作品

③排名無先後

第一類

渡邊信一郎《銀翼殺手2022》

動畫短片,《銀翼殺手》新電影官宣。動畫在此僅僅作為一種載體。但是毋庸置疑,本片的製作非常精良,無論是動畫還是電影愛好者,都值得一看。

P.I.G.《心理測量者》

關於劇情有一些爭議,然而不失為一部佳作。廢托邦題材經典演繹,近未來的氣氛渲染的很足。

伊藤計劃/中村孝《&》

我依然認為這部是烏托邦題材至今的最好發展。作品展現的是反思,多於單純的批判。4度工作室做的3D很漂亮。

第二類

P.A.《避難所》

動畫是為音樂而作。幾分鐘的短片,意境極佳。借攻殼作者的話講,「對於默默前進的科學,SF也不能總是描寫倦怠的世界吧。未來還是明亮的好。」

渡邊信一郎《宇宙丹迪》

單元劇,電波番,設定很有趣。每一集都由不同的腳本和監督負責,風格獨特。(除了專業的動畫人,還有電影導演之類,芥川獎得主之類…)個人覺得是「動畫」與「科幻」結合的最佳作之一。

貳瓶勉/瀨下寬之《希德尼婭的騎士》

不得不說二瓶筆下的宇宙戰艦是一種浪漫,動畫也將建築和機械還原的相當好。星空里的金庸(笑)。

(還有其他回答已提到噠,補充一點看法。)

志倉千代丸/佐藤卓哉《命運石之門》

私以為這部的重點是角色和劇情,不過確實精彩。

貴志祐介《來自新世界》

依然是廢托邦題材,演繹方式則與《心測》有所不同,是將等級制度強化並具體的表現出來。可惜動畫製作比較一般。自新的魔幻色彩更加強烈,作者的定位也偏向於恐怖小說。


嘿嘿嘿,偷偷放一個鏈接

硬核動畫已經式微了嗎??

www.zhihu.com圖標


2010年:紅線、殼中少女 壓縮、劇場版 快要壞掉的八音盒

2011年:殼中少女 燃燒、命運石之門

2012年:來自新世界、心理測量者、殼中少女 排氣

2013年:瑞克和莫蒂 第一季、短暫和平、命運石之門 負荷領域的既視感

2014年:太空丹迪、太空丹迪 第二季、希德尼婭的騎士、樂園追放 -Expelled From Paradise-

2015年:瑞克和莫蒂 第二季、希德尼婭的騎士 第九惑星戰役、劇場版 希德尼婭的騎士、劇場版 心理測量者

2016年:(無可列舉的動畫)

2017年:瑞克和莫蒂 第三季、少女終末旅行、BLAME!

2018年:命運石之門0

去除了自己沒看過的:比如宇宙兄弟

去除了科幻氣息不濃重的:比如水星領航員

去除了不知道算不算科幻的:比如涼宮

去除了部分大型機器人的:比如高達

去除了把科幻改成魔幻也沒啥違和感的:比如顛倒的帕特瑪

去除了感覺不太好看的:比如翠星之加爾剛蒂亞

去除了重製版、剪輯版的:比如攻殼機動隊 S.A.C. SSS 3D

去除了太短了的:比如避難所

去除了2010年以前的


2077日本鎖國,2001夜物語,蘋果核戰記,攻殼機動隊,銃夢


命運石之門,強烈推薦,目前命運石之門0連載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