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共識,美是見識

  薦見第56個

  關於美的故事

  在福布斯剛發佈的2019年日本富豪榜上,“投資皇帝”孫正義跌落榜首,雖然過去一年軟銀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不錯,股價上漲,孫正義的財富因此增加21億美元,但他卻輸給了另一個小個人男子——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

  和榜單上其他的金融,高科技,互聯網等產業富豪相比,位居財富榜榜首的柳井正,事業看上去最不起眼 ——在類似美國校園銷售CD的倉儲賣場裏,銷售平價襯衣,T恤,搖粒絨外套……

  但這個來自日本小鎮,常年穿自己出品的價值不超過400元的西服,戴黑框眼鏡的小個子男人,將自己的平價服裝產業賣出了249億美元。而且是在經濟形勢不好,日本前50位富豪財富整體下降的大勢下,他的事業逆勢上揚,身家比去年增加了56億美元。

  他是如何做到的?

  1

  如果對比另一個榜單,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線索。在2018年美國老牌藝術雜誌《artnews》公佈的全球200頂級藝術藏家的排行榜上,柳井正也作爲亞洲最大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上榜。而且在爲數不多上榜的亞洲收藏家羣體裏,他的藝術收藏資歷頗高,連續9年上榜,僅次於香港富豪劉鑾雄。

  在artnews 的上榜詞裏,將柳井正形容爲當代藝術收藏家中的新貴。確實,和西方的老牌收藏家相比,他十來年的收藏曆史並不引人注目,在當代藝術界的結構秩序中只能屬於外圍。但他在2013年做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2013年5月,柳井正創立的優衣庫開始贊助MOMA(紐約現代博物館)。

  當代藝術發源於西方,西方的藝術家,評論家,美術館等學界機構和收藏家,畫廊,拍賣行等市場機構共同建構了當代藝術的一整套話語體系和行爲規範。有圈內人把這套體系形容爲一個同心圓結構,越靠近中心,越接近話語權,可以掌握最核心的情報資源。從這個角度看,MOMA這樣的當代藝術機構位於同心圓的中間位置,甚至被誇張地描述爲當代藝術界的麥加聖地。

  柳井正贊助MOMA ,以及享有極高聲譽、並不差錢的MOMA接受他的贊助,可以看作優衣庫和藝術建立起深度聯繫的事件。優衣庫旗艦店就開在紐約第五大道,與博物館比鄰而居。

  自此,他創立的優衣庫不斷和藝術發生關係,並幫助他在平價品牌的商業惡戰中殺出一條血路。

  一手通過藝術拿下文化潮流的至高點,一手通過最平民的T恤將這些處在至高點的頭部作品,變成符號,分發到離藝術最遠的人羣那裏。在我看到過的所有鼓吹將藝術和商業結合的案例中,柳井正在品味和商業決斷上的穩、準、狠可謂“一騎絕塵”。

  2

  1949年,柳井正出生於山口縣的一個“服裝世家“,和村上春樹生於同一時代。

  村上春樹在書裏一再描劃了這個被稱爲”團塊時代“的時期:整個社會仍然瀰漫着從父輩傳承下來的“集體主義”氛圍,但年輕人心裏抵抗和突破的力量已然萌芽。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正在進入年輕人的世界。HIP-HOP、甲殼蟲,沙灘男孩,VANS夾克等搖滾流行文化出現在大小城市的街角。

  1960年代,柳井正進入青春期,是個出名的“壞小子”,整日沉湎於看電影、打彈子房、麻將店裏,當然也受到這些西方流行文化的吸引。

  1960年代的日本青年

  街頭是當地藝術的母體。在街頭遊蕩的經歷,讓柳井正能與當代藝術產生共鳴,並應用到自己的事業中去。在優衣庫的發展中,最重要的產品線是UT,沒有比它更能表現柳井正和當代藝術的關係。

  UT是UNIQLO T-Shirt的縮寫,也是優衣庫倉儲賣場裏數量最多的單品。一到夏天,優衣庫1/3的貨架都被各式各樣的印花T恤擠滿。但柳井正要做的是“More than just a T-Shirt”。

  柳井正在日本街頭遊蕩的青春期,正是美國流行文化與T恤結合,讓其成爲潮流單品的時候。美國演員詹姆士·狄恩在電影《無因的反抗》中的穿着,讓T恤外穿成爲時尚。1960年代,印花T恤甚至成爲了西方潮流中年輕人和搖滾音樂愛好者的基本裝束,就像可以不斷變幻的文身那樣,將T恤變成年輕人自我表達的載體。

  優衣庫 x 山口歷 2018 聯乘系列

  優衣庫和草間彌生的合作款

  優衣庫和葛飾北齋的合作款

  優衣庫和塗鴉大師 Futura的合作款

  2012年末,柳井正挑選了長尾智明(NIGO)作爲優衣庫UT產品系列的管理者。NIGO是一個工作室堆滿藝術收藏品藝術家,也是一些街頭文化大神的好朋友。在他的運作下,極少和大衆品牌合作的嘻哈達人Pharrell Williams,把他著名的i am OTHER印到了T恤上。剛在拍出天價的美國藝術家KAWS,也將他標誌性的哭泣公仔,復刻在了UT上。

  從左至右:優衣庫創意總監的 NIGO、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藝術家KAWS。

  本季香港蘇富比秋拍特別推出了私人收藏專場“NIGOLDENEYE Vol. 1”,是NIGO與蘇富比的第三次合作。整場拍賣共斬獲總成交額2.1994475億,爲拍前總估價的6倍,所有拍品均以超過高估之價格成交,以100%的成交率當之無愧地成爲“白手套”專場。本場拍品中主要包括Nigo所藏潮流藝術家KAWS的作品共21件,其中以辛普森家族爲靈感的“Kimpsons”系列作品共有16件。拍前估價爲600萬至800萬港幣的《The Kaws Album》(2005)在經歷了多輪激烈的競價爭奪之後最終以1億港幣落槌,加佣金爲1.15966億元,超過高估價10倍有餘,大幅創下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優衣庫和KAWS的合作款

  上個月,恰逢「香港藝術月」的到來,KAWS將「KAWS:HOLIDAY」帶到香港的維多利亞港,並宣佈於香港PMQ舉辦「ALONG THE WAY」展覽。身長37米,並以灰色呈現的充氣雕塑「COMPANION」從灣仔金紫荊廣場公衆碼頭,游到金鐘添馬公園旁的海面,展開爲期10天的「飄浮」之旅。人們無論是在港島還是在九龍半島,都能看到它壯觀的身影。

  在「KAWS:HOLIDAY」正式拉開帷幕之際前,主辦方AllRightsReserved就邀請了多位INS知名攝影師,包括@nk7 、@asteryx 以航拍的方式,記錄「KAWS:HOLIDAY」從充氣和測試碼頭慢慢「遊向」維多利亞港的過程,場面超級震撼。

  根據artnet價格數據顯示,2018年,KAWS的作品在拍賣中共拍出了3380萬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60%。其平均銷售價格也幾乎翻了一番,從2017年的4.2萬美元升至8.2萬美元。

  雖然與藝術家合作是這些年商業社會屢見不鮮的策略,但優衣庫的合作密度可能是最高的。它的合作名單裏包括了Andy Warhol,波點偏執狂”藝術家草間彌生。還有以及與讓·米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瑞恩·麥金尼斯(Ryan McGinness)等藝術家作品都曾出現在UT上。幾乎每年都會推出和不同當代藝術家合作的新款,一經上市就會引起一個潮流話題。近幾年,一到夏天UT上市時,“去優衣庫排隊”成爲一個潮流口號。

  上海優衣庫門店前排起長龍

  優衣庫和KAWS的合作款發售前,

  門口也排起長隊

  3

  可以把這些看作是成功的商業運作,也可以說,這些離不開柳井正個人的藝術修養,和因此養成的商業價值觀。畢竟,有錢人收藏藝術品並不新鮮,但大多是把藝術家作品當作財富資產的另一種儲存方式,但柳井正卻將自己喜愛的當代藝術所宣揚的反精英性滲透到自己的事業中,讓最普通的T恤,也成爲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藝術收藏品。

  在過去的20年中,他將服裝超市開在了愛馬仕、香奈兒的對面,而LV等奢侈品牌也曾經將他的T恤作爲昂貴服飾的搭配品。和藝術家的合作,可以說,柳井正創造的平價品牌,實現了着裝的平等主義。

  2017年,位於紐約的優衣庫全球旗艦店推出一項與藝術結合的項目——“ Art for All ”。該項目是優衣庫美國與美國策展人、藝術收藏家傑弗裏·戴奇(Jeffrey Deitch) 的一次跨界合作。傑弗裏·戴奇曾在 2010 至 2013 年間擔任洛杉磯當代博物館(MOCA)的館長。

  展覽上有售價 11.9 美元的鞋帶,由日本插畫家加賀美健設計;標價 39.9 美元的砧板,由美國電臺製作人 Starlee Kine 構想;5.9 美元的膠帶,來自日本插花藝術家橫尾忠則……此次“ Art for All ”快閃營銷還包括一系列講座和藝術活動。“Art for All ”的名稱得源於吉爾伯特和喬治(Gilbert & George),兩人以“ Art for All ”爲創作信條,反對藝術的精英化,認爲藝術應該爲所有人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