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零售市道連跌四個月,五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比去年同月下跌百分之一點三。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零售銷售數據連續下跌四個月,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五月臨時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四百億元,按年下跌百分之一點三,但跌幅顯著收窄。政府發言人認為,內地勞動節假期今年較遲出現,導致五月訪港旅客人數有顯著升幅,令該月零售業銷售跌幅收窄,但環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因素,短期內仍困擾零售業銷售前景。有經濟學家指,五月港股大跌帶來負財富效應,而即使中美關係稍為緩和,基於本港近來有連串社會運動,同樣會影響消費者購物意欲。

統計處昨日發表最新零售業銷貨額數字,本港零售市道連跌四個月,今年五月臨時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比去年同月下跌百分之一點三,不過對比四月按年跌百分之四點五,跌幅有顯著收窄。另外,與去年同期比較,二〇一九年首五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下跌百分之一點八。

多個零售類別中,跌幅最大的仍然是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按年下跌百分之十四點八,其次是眼鏡店貨品,按年下跌百分之十一點三。至於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跌幅明顯減少,四月時錄得按年跌百分之十一點八,五月按年跌幅收窄至百分之二點七。

政府發言人表示,零售業銷售在五月跌幅收窄,部分原因是內地勞動節假期今年較遲出現,導致五月訪港旅客人數有更為顯著的按年升幅。不過整體而言,近月零售業銷售表現維持疲弱。發言人指,消費情緒在環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因素下依然審慎,短期內料會困擾零售業銷售前景。然而,訪港旅遊業持續增長和本地勞工市場大致平穩應能繼續帶來一些支持,政府會密切留意相關情況。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指,本港零售近幾個月都出現下跌情況,由於去年基數較大,加上中美貿易糾紛持續,對統計處公布的零售數據不感驚訝。他又指,今年五月是中美貿戰較為激烈的時期,其間港股大跌二、三千點,帶來負財富效應,影響消費意欲,市場對銷售前景亦較悲觀。

關焯照又表示,港股六月反彈,本港零售市道理應有所改善,不過本港六月發生修訂《逃犯條例》事件,引發連串示威及社會運動,令社會氣氛變差,同樣影響消費者心情,並會減少來港旅客人數。他認為,中美關係在二十國(G20)峰會稍有緩和,加上政府暫緩修例,令港股及樓價表現相對穩定下來。不過,他估計社會運動仍會接踵而至,零售表現何時回復正增長仍是未知之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