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級轎車市場,大衆速騰可以說是一個現象級的存在了。自2006年入華,速騰累計已銷售超過260萬輛,是大衆旗下當之無愧的銷量擔當。然而,在軒逸、卡羅拉等競品的擠壓下,速騰近兩年來也略顯疲態,甚至被定位比自己低的“弟弟”朗逸奪去了風頭。

  面對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的轎車市場,這款多年未換代的“神車”也終於迎來了新款,並衆望所歸地從PQ平臺轉到了全新MQB平臺,不知是否能成功找回“哥哥”的尊嚴,重新成爲大衆銷量王呢?

  雖是換代,但全新速騰在外觀上的變化,其實也沒什麼需要疆哥多加介紹的,大衆車嘛……依舊是熟悉的橫幅式進氣格柵,銜接兩側的六角形大燈組,形似朗逸,顯得沉穩而莊重,但其實相較現款速騰已經增加了幾分運動氣息。

  至於內飾,也還是熟悉的大衆味道,中控佈局略向駕駛員一側傾斜。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新車搭載了三幅式方向盤、大尺寸液晶屏、全景天窗等主流配置,安全性能和智能網聯繫統也都進行了升級。習慣了“減配”,這次全新速騰的配置反而豐富得令人驚喜。

  全新速騰內飾

  朗逸Plus內飾

  動力方面,全新速騰取消了1.6L車型,提供1.2T和1.4T兩種動力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爲85kW與110kW,峯值扭矩爲200N·m與250N·m,傳動系統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而全新朗逸Plus將搭載1.2T/1.4T/1.5L三款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爲85kW、110kW和85kW。峯值扭矩分別爲200N·m、250N·m和150N·m。

  全新速騰相比現款車型競爭力的確要提升不少。但說實話,全新速騰的這一換代,由於太過“姍姍來遲”,面臨着尷尬的市場局面。

  把新速騰陷入尷尬境地的,就是與之“相愛相殺”的弟弟朗逸。本次入華,全新速騰也入鄉隨俗地對車身尺寸進行了全面加大,車身三圍達到4753/1800/1462mm,軸距爲2731mm,相較現款車型增加了80mm,也因此給自己冠上了“速騰L”的名號。全新朗逸Plus則是帶個Plus名號,長寬高爲4670/1806/1474mm,軸距爲2688mm,與速騰L尺寸相當。

  入鄉隨俗而加長軸距的速騰L在外型上與朗逸Plus存在高度相似,從側面一眼看去幾乎難以辨別,而朗逸卻已經先入爲主地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了……如果實在要區分,疆哥支上一招:進氣格柵六邊形的是新速騰,呈倒梯形的是朗逸,其他部分倒真是大同小異。

  因此,“王者歸來”的大衆速騰想要重現冠軍輝煌,也並非十分容易,而其可能面臨的最大對手,疆哥估計還是自家兄弟——朗逸Plus。

  作爲一款全球車型,速騰竟賣不過“本土特供車”朗逸,這樣的市場局面着實有些尷尬,但其實依靠終端優惠和神車“信仰”,老款速騰還是能夠取得月銷2萬餘輛的成績,已經表現不俗。深究大衆車賣得這麼好的原因,疆哥覺得,產品力的均衡是其中精髓。

  雖說外觀內飾“千篇一律”,但其實大衆車沉穩耐看、宜家宜商的風格正對國人喜好,比起本田思域等傾向運動、“偏科”的選手來說,各方面表現較爲均衡的速騰和朗逸所面向的客戶羣體也要廣一些。但問題是,“你有的優點我也有”,大衆朗逸同樣是依靠品牌光環、“老少咸宜”的中庸造型和不錯的動力油耗組合摸透國人需求痛點的。

  因此,“定位”和“價位”可能是速騰與朗逸一決高下的關鍵要素了。從定位上而言,A+級別的速騰要高於A級車朗逸,雖說尺寸加大後的“朗逸Plus”也宣稱要邁入A+行列,但在消費者心目中,速騰纔是這一領域的標杆。何況,換代而來的全新速騰L有着更爲豐富的配置和升級的尺寸。

  但也因此,速騰有着比朗逸更高的售價。全新朗逸的指導價爲11.59-16.59萬元,而速騰L的售價區間爲13.18-19.68萬元,配置越高的車型則差價越大。換代後的速騰在平臺、配置、尺寸等方面都有所升級,大衆也是希望通過產品力的進一步提升讓消費者接受這更高的溢價,但除了獨懸和空間上的優勢外,速騰L似乎與朗逸Plus有着高度的重合度。

  所以,疆哥預計“性價比”是朗逸的制敵利器,但對獨懸情有獨鍾、並追求更高定位的車友還是可能增加預算選擇全新速騰。或者,換個思路而言,全新速騰的推出也會帶來現款車型的進一步優惠,屆時“新老同臺”,哪怕只是助力老款車型的銷量上漲,是不是也是一種勝利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