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不少有關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文章,有人反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家裏的青春期孩子叛逆起來,親子相處就是一場無比難受的煎熬;有人又說:道理一大堆,具體如何去做倒是一無所知。要我說,天下青春期孩子各有不同,親子相處之道只有一條:建立親子關係是教育之本。

曾經有位家長說,他的青春期兒子已經變成了一個魔鬼:吸菸喝酒、呼朋喚友、手機遊戲不離手、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一看到兒子便氣不打一處來,總忍不住狠狠教訓他一通,可每每如此,兒子總逃也似地躲進自己房間,任憑父母如何責罵、河東獅吼,他獨自在房間時我行我素。我建議他:你不妨放下父母高高在上的姿態,試着和兒子交朋友,走進他內心去理解他,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後,再採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慢慢滲透。這位家長反駁:被他折磨得心力交瘁,看到他就心煩,有時候恨不得他消失,再說,他總躲着我們,拒絕和我們溝通、交流,怎麼可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青春期孩子由於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情緒易激動,做事易衝動,自尊心極強,再加上敏感,用天使與魔鬼綜合體來形容這個階段的孩子,一點都不爲過了。但是,他們對父母的憎恨往往是短暫的,如果父母給個臺階,給他們留點面子和自尊,他們還是願意和父母和解的。

有這樣一對父母,在與青春期女兒相處的鬥智鬥勇過程中,不斷地受打擊、遇挫折,但他們的原則始終只有一條:與女兒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女兒佳佳13歲,剛剛完成小升初進入初中階段的適應期,剛開始,與父母天南地北地談各種奇聞趣事,唯獨不談及學習,只要父母一提到學習有關的事情,她便捂住耳朵抗拒聽,甚至衝進房間緊閉門。學習狀態完全變了樣:上課打瞌睡,寫作業馬虎應對,態度懶散,嗜睡(只要給個支點就能睡的那種)。伴隨着考試成績越來越差,脾氣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性格變得內向、敏感,放學回到家就關在房間裏發呆發傻,週末裏大多數時間躺在牀上似睡非睡。父母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嘗試着引導、說教,不但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反而影響了親子關係,暗暗較勁,不搭理父母。在家裏的大多數時間裏,極少開口講話,拒絕與父母溝通,甚至拒絕一切戶外活動,一天到晚緊閉着房門,不知道在裏面鼓搗什麼。

對美食的追求是佳佳一直的愛好,在青春期最反常、艱難時期也不例外。於是父母抓住這個重建親子關係的好機會,無比用心地做女兒喜歡吃的食物,把學習的事情先擱置起來。剛開始階段,用餐的氣氛並不和諧,佳佳默默地吃,父母偶爾聊一下菜譜,或者指出新做菜的不足及需要改進的地方。慢慢地,佳佳也加入父母的美食探討會,發表她對菜品的評價和建議,親子關係漸漸地朝着良性發展。爲了讓女兒走出房間,走出家門,父母又想出了一招,還是以美食媒介,兩人有一茬沒一茬地聊哪裏有家環境很不錯的網紅店,哪家店裏有爆款菜品很受歡迎,並表達很想去試吃的想法。佳佳聽多了,對美食也垂涎三尺,有時半推半就跟着父母外出用餐,有時心情好時會主動提出外出吃網紅菜。青春期孩子雖然有着成人感,但仍然還是孩子,人生最幸福的莫過於大快朵頤地吃着美美的食物,一切青春迷茫、焦慮、煩躁全拋之腦後了。

薑還是老的辣,父母避開學習、學校、成績等話題,引經據典講一些學習態度、人生哲學等方面的話題,在佳佳心情不錯時,還會講一些學習方法的話題。經過8個月察言觀色、潤物無聲的引導,佳佳學習上步入了正軌,考試成績在不斷進步,生活習慣慢慢向良性發展,最主要的是找回了自信、從容。

只要父母願意陪着孩子成長,一定能搞得定青春期孩子。只不過,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需要鬥智鬥勇,需要不斷妥協(其實是以退爲進),需要有計謀,需要採取一些合適的手段,但萬變不離其宗: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然後再在親密的互動過程中,慢慢滲透式地教育。青春期孩子懂得的道理很多,只是缺少實戰經驗,父母點到爲止,切忌重複囉嗦。有時候,孩子沒有按要求做到,並不代表其不懂,只是他們也需要一個自己摸索過程,或者他們叛逆的想法驅使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去驗證父母是否錯誤。

親子關係是教育的本質,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必須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謀其上者取其中,謀其中得取其下”,如果教育和親子關係不能兼容,那就先放下教育,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只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未來的孩子就差不了。

祝願每個青春期孩子都能與父母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