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余光中說過:“人上了橋,卻不急於趕赴對岸,反而欣賞風景起來。原來是道路,卻變成了看臺,不但可以仰天俯水,縱覽兩岸,還可以看看停停,從容漫步。”

金澤鎮因水而興,因橋得名,至今完好保留宋元明清七座風格獨特的古橋,是上海市郊區集衆多古橋的水鄉古鎮,也是具有江南特色的歷史文化畫廊。翻開歷史的畫卷,古鎮金澤曾有四十二橋,且橋橋有廟,廟廟有橋,在這裏,那些建築風格不同的小橋,橋廟相連,形式多樣,古香古色,千姿百態,這便是金澤古鎮之特色,也是古韻深厚之脈源。在古鎮的最南端有一個碑刻,“金澤古橋甲天下”,爲著名的書畫家錢君陶先生所書。2018年,金澤古鎮正式被批准爲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天皇橋

始建於明代的它爲三孔連拱石橋,由青石和花崗石混砌建成。橋體中間有“寶幡”、“蓮座”等多種佛教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橋拱倒影碧水,虛實相接,恰似一圓形,宛如滿月,美不勝收。

萬安橋

看過清代的三孔石拱橋天皇閣橋,沿下塘街向北,一座具有明顯宋代風格的石拱橋就出現在眼前了,它就是萬安橋。整座古橋用材大部分是青石,與普濟橋結構、造型和用石基本相同。《金澤志》中有諺雲:“四十二虹橋,萬安爲首”,可以看出萬安橋是金澤所有古橋中歷史最悠久,橋型最雄偉的一座。

林老橋

這座掩映在枯枝中的石橋則是林老橋,建於元代,是單孔青石拱橋,橋面青石十分光滑,顯得古樸典雅,臺階上滿是歲月的記憶。

一路走完這七座橋,看看停停,從容漫步,從霏霏細雨中走進濛濛陽光裏,此刻駐足停留,想象着在落雨的時光裏,似乎多了一份柔美,一份寧靜,細雨打在橋石墩上發出清脆聲響,雨水洗刷着橋面,似乎要衝走歷史風雨中浸漫着歲月的滄桑與塵埃。想象着在雨過天晴的日子裏,橋面鍍上金黃的色彩,綻放着明亮的笑容,引人駐足觀賞,與之邂逅。

圖文轉載@綠色青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