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首《南山南》讓深圳南山區成爲全國文青打卡聖地。

  而當他們拿着相機到了那裏,才發現幾乎毫無文藝可言,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和現代。

  後來他們才知道,中國叫南山的地方有很多,最不適合劈情操的就是深圳南山,那裏更適合幹活。

  真正讓深圳南山出名的不是那首民謠,而是騰訊。

  作爲GDP總值廣東第一、全國第四,人均GDP全國第一的南山區,有着數不勝數的科技企業。

  騰訊、中興通訊(000063)、創維、柔宇科技、金蝶軟件、大疆等等,悉數在此。

  此外還有騰訊的鄰居,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大族激光(002008)

  1

  近期大族激光非常有名。

  由於外資持股比例超過28%,被交易所暫停接受境外買盤,隨後又被MSCI指數剔除。

  大族激光是A股第二支因爲外資爆買而被限購的股票,也是第一支因爲“太好”而被MSCI指數剔除的股票。

  在深交所,此前讓外資欲罷不能的股票是格力電器(000651)美的集團(000333)

  數據來源:深交所

  實際上,對大族激光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外資,還包括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領導官員,隔三差五就有人去視察。

  甚至還包括已故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日。

  一家市值不到500億的中型企業能有這個待遇,不多見。

  那麼大族激光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得先從激光說起。

  1916年,科學界的真神,愛因斯坦提出了受激輻射的概念。

  至於啥是受激輻射,由於涉及晦澀的物理知識,君臨就不上物理課了。

  簡單點說,就是在特定條件下,用光照射物質,可以讓物質激發出非常多的跟入射光屬性一樣的光,意味着光被放大很多倍。

  但也許是這個科幻的理論過於超出同時代人的智商承受範圍,直到愛因斯坦1955年去世後,激光才真正面世。

  1957年,美國科學家戈登·古爾德正式提出了激光的概念。

  激光的英文單詞是LASER,是英語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輻射光放大)的縮寫。

  1958年,戈登·古爾德的導師和一位同學觀察到了世界上第一束激光,兩人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1960年,美國科學家制成了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

  同年,蘇聯科學家制成了第一臺半導體激光器。

  讓人意外的是,貧窮的中國很快就跟上了。

  1961年9月,美國人發明第一臺激光器僅僅10個月之後,中國年僅31歲的科學家王之江率隊發明了中國的第一臺激光器,而且在激發效率上,領先美帝。

  此後的3-4年,中國先後又發明了氦氖激光器、摻釹玻璃激光器、砷化鎵半導體激光器、CO2分子激光器。

  1964年,錢學森給LASER起了中文名-激光。

  愛因斯坦爲激光提出了理論基礎,錢學森爲激光起了中文名,此外還有多位科學家因爲研究激光而得諾貝爾獎。

  甚至20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還是給了3位研究激光的物理學家,這些足以說明激光的傳奇。

  激光給人類帶來的貢獻也確實配得上傳奇。

  前面講了,激光是將入射光放大很多倍的光,能量同比也放大很多倍,而且是聚集在一個點上,可以瞬間產生很高的溫度。

  從這個意義上講,激光是一把光刀。

  1961年,美帝就把激光應用在了視網膜腫瘤手術中。

  隨後激光在切割、焊接、打孔、全息攝像、條形碼、打印機、光盤等等領域都大放異彩。

  也正是有了激光,科學家才精確得知了地球和月亮之間的距離。

  在軍工領域更是成爲未來武器的最佳選擇。

  激光簡直無所不能。

  數據來源:Laser Markets Research

  激光的實際應用需要藉助激光加工設備。

  可以把激光加工設備類比成一臺數控機牀,區別在於刀具換成了激光器。

  激光加工設備位於整個激光產業鏈的中游。

  跟傳統的機械加工相比,激光加工的好處極爲明顯。

  以光纖激光器設備爲例,其切割速度是傳統機械切割速度的5倍、焊接速度是傳統焊接速度的15倍。

  而且,精準、省料、表面光滑、靜音。

  關鍵是可以加工傳統加工方式無法加工或者難以加工的複雜工件。

  在打標領域的應用更是激光設備的拿手好戲,只要設定好程序,可以快速雕刻打印出任何圖案。

  從經濟性的角度上講,雖然單臺激光設備要比機械機牀貴,平攤到每個加工的零部件上,卻便宜很多。

  但對我國來說,非常遺憾的是,儘管我們在激光誕生早期的研究全球領先,應用卻毫無進展,幾乎沒有人研製激光加工設備。

  這一切被一個叫高雲峯的人改變。

  2

  高雲峯,出生于吉林省一個幾乎沒有人聽過的地方-樺甸市。

  他一直是村裏的希望。

  從小就成績優異的高雲峯大學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畢業後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書。

  有次南下深圳,高雲峯認識了一位買了幾臺進口激光打標機的朋友。

  設備經常壞,供應商售後差,國內又沒有人會修,這位朋友就經常找高雲峯幫忙。

  高雲峯腦子好使,竟然就這麼掌握了激光打標機的技術。

  1995年,這位朋友又要買進口激光打標機,高雲峯當即表示:這玩意哥能做,你先付40萬,3個月後東西做好,再付40萬。

  朋友爽快答應。

  1996年,29歲的高雲峯辭去南航體面的工作,到深圳華強北租了個100多平的房子,開幹。

  他給公司起了英文名Han’s Laser(漢族的激光),中文名,大族實業。

  大族的第一個訂單如期完成,高雲峯也賺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接下來的問題讓他崩潰。

  當時國內激光打標機每年的需求量只有10臺左右,一臺國產設備30萬,一年撐死300萬的市場容量,買家還大多是科研機構。

  而且高雲峯自己摸索出的那點技術,完全沒有競爭力。

  中國雖然在激光產業化上很落後,但由於激光在國防軍工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國家始終對激光研究給予大量支持。

  中國10%的院士都是研究激光的,全國分佈着非常多的激光研究所,隨便一個專業人士都能秒殺半路出家的高雲峯的知識量。

  不過做研究和做生意終究是兩碼事。

  商機是留給肯折騰的人的,當然也是留給能“忽悠”的人的。

  高雲峯找到了溫州的鈕釦廠,告訴他們,你們現在按斤賣鈕釦賺的是小錢,用我的設備在鈕釦上印上圖案和、商標,就可以按個賣,那纔是賺大錢。

  “忽悠”了大半年,差點倒閉的時候,終於有個鈕釦廠老闆上套。

  鈕釦廠老闆的30萬貨款讓大族激光活了下來。

  正如高雲峯所說的那樣,鈕釦廠老闆大賺。

  在浙江,往往一個村家家戶戶都是做同樣的東西,相互模仿,一個鈕釦廠用激光打標機賺了錢,也就意味着馬上會有更多的鈕釦廠用激光打標機。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起來,原因其實類似,一個人的廠子開了網店,鄰居的廠子也一定會開個網店。

  就這樣,大族的激光打標機賣到脫銷。

  這比玩抖音快手賺錢快多了。

  順利的有點不可思議,要知道當時大族的設備質量非常差。

  有多差呢?

  當時的激光器電能轉化效率只有3%,浪費掉97%的電能不說,還要添加額外的冷卻裝置。

  這還只是個小問題,大問題是設備經常工作幾分鐘就沒激光了。

  靠着這麼爛的設備發財,只能說大族站在了一個自己開啓的風口上。

  3

  大族的生意實在是太好了,根本來不及生產。

  峯哥愁啊,介咋整?再這麼下去生意就被人搶走了,得擴大規模。

  他找到了深圳市政府下屬的投資機構,深圳市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1999年,他們共同成立了大族激光。

  深圳高新出資438萬,獲得51%的股份。

  也是那一年,大族搬到了深圳南山高新園。

  引入投資人後,高雲峯更不自在了,管理上經常鬧矛盾,長此以往公司就毀了。

  2年後深圳高新以2400萬將46%的股份以拍賣的形式轉讓給了高雲峯。

  爲了湊錢,高雲峯把能抵押的都抵押了,甚至不惜借高利貸。

  爲了要回公司,高雲峯夠爺們。

  看到深圳高新在大族激光身上爆賺,很多其他機構眼紅,紛紛入夥,而且從那時至今,投資大族激光的人都賺錢了,這是後話。

  回到高雲峯手裏的大族激光,又進入順風順水的狀態。

  高雲峯那時候還完成了一次高段位操作:2003年10月,聘請中科院院士王之江出任大族激光副董事長兼總工。

  王院士正是前面提到的發明了中國第一臺激光器的人,被譽爲“中國激光之父”。

  其實早在2000年,王院士的恩師、“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就被邀請來擔任顧問。

  請來兩位絕對泰斗級的光學大師,高雲峯的算盤打的很精。

  首先這是極佳的廣告,其次將大大提升公司的技術水平。

  當然,能請得動這兩位,也說明大族當時已經出類拔萃。

  有大師助陣,大族的技術底子確實厚實了不少。

  2000年之前,大族只有打標機,隨着兩位大師的依次到來,焊接機、鑽孔機、切割機、PCB配套設備都有了,設備可靠性也大幅提高。

  2001年,大族的打標機收入佔比94.09%,2004年上市的時候降到84.62%,而到了2005年,隨着PCB配套設備的出貨,打標機佔比驟降到59.82%。

  然後,大族就進入多種設備百花齊放的狀態,而且經過大族激光的帶動,國人對於激光設備的需求也多了。

  大族激光也像爲客戶創造了需求的蘋果公司一樣,享受着行業增長的絕大多數紅利。

  在國內,大族激光等同於激光設備。

  變得財大氣粗的大族激光也開始蓋大樓,2009年,大族中心大廈和旁邊的騰訊大廈先後竣工。

  也是在2009年,大族激光摔了一跤。

  數據來源:Choice

  2009年淨利潤同比暴跌97.77%,扣非淨利潤更是直接虧損近1億。

  金融危機帶來的實體經濟以及金融市場的蕭條讓大族激光受到重創,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也給大族激光帶來挑戰,而此前矇眼狂奔積累的管理上的問題也在這個時候爆發。

  痛定思痛,大族激光開始了改革。

  成立多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對應不同的產品方向,而且每個事業部獨立覈算,避免在危機時對總公司產生衝擊。

  另外,要求每個事業部/子公司淨資產收益率不得低於12%。

  4

  命裏有時終須有。

  短暫的挫折和調整之後,天知道他要面對什麼。

  電動汽車、光伏、面板、消費電子、集成電路,都在大約2010前後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再加上一直增長迅猛的PCB行業,大族激光全趕上了!

  想想我大A那幾年不就靠這些行業活着嗎?

  大族簡直是信小呆、楊超越、一地金三大錦鯉的合體。

  一般企業誰有這運氣?

  大族激光的業績從2010年就開始了反轉。

  數據來源:Choice

  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數據來源:Choice

  淨資產收益率也在2009年見底後連年保持兩位數水平。

  數據來源:Choice

  幾年下來,大族激光簡直實現了飛躍式增長。

  我們接下來介紹一下大族激光在幾個產業領域的表現。

  消費電子

  屬於大族激光的小功率業務,消費電子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其中智能手機是大頭。

  智能手機/平板需要精密加工,傳統加工方式無法勝任。

  製造一部手機需要用到多種激光設備。

  2008年,第二代蘋果手機iPhone 3G就用上了大族激光的設備,如紫外激光切割機、PP剪裁機。

  開始蘋果向大族激光的採購額每年只有幾千萬,但到了2012年,採購額暴漲至14億!

  蘋果成爲大族激光第一大客戶,大族激光也成爲蘋果第一大激光設備供應商。

  被大族激光擠走的,都是國際巨頭。

  由於向蘋果供應的設備利潤率可觀,蘋果成爲大族激光淨利潤的最大貢獻者,推動消費電子業務成爲大族激光最大的收入和淨利潤來源。

  產品主要涉及激光打標、激光焊接、激光檢測、激光切割等設備。

  2017年,蘋果爲大族激光貢獻了40億的收入,大族激光總收入和淨利潤都創歷史新高。

  但由於智能手機增長乏力,2018年大族激光被蘋果大量削減訂單,業績隨即回落。

  對蘋果的依賴,是大族激光的一大隱憂。

  電動汽車

  對電動汽車來說,離了激光裝備幾乎沒有發展的可能。

  電動汽車一是需要更好的電池,二是需要輕量化。

  在汽車電池的製作過程中,幾乎全程需要激光焊接設備。

  無論是哪種電池,裏面都有強腐蝕性的物質,傳統焊接方式幾乎無法完成有效密封焊接,激光設備可以。

  大族激光做的更進一步,可以提供全套的汽車電池生產設備,而不僅僅是激光設備。

  從這一點上講,大族激光是鋰電池設備領域的稀缺標的。

  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等都早已是大族激光的客戶。

  2018年8月,大族激光兩次中標寧德時代的採購項目,僅這兩次中標就給大族激光帶來5.46億元的合同。

  預計十三五期間汽車電池投資額約560億,激光焊接設備投入佔比5-15%,市場需求約28至84億元。

  不能說是個特別大的市場,但一來大族激光可以提供其他產品,二來又是激光設備龍頭,所以享受較大紅利是大概率事件。

  2018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汽車電池裝備行業取得訂單約9.8億元,收入約6.5億元,同比實現103%增長。

  汽車輕量化方面激光焊接更是已經被應用超過了30年。

  1985年日本豐田和德國奧迪就把激光焊接用在了汽車車身製造上。

  續航不是問題的傳統汽車都在發展汽車輕量化,電動汽車更加需要。要不做鋁合金零部件的旭升股份(603305)能被特斯拉等一大票電動車廠家選中?

  激光焊接可以把不同厚度、不同材質、不同表面狀態的鋼板對拼後焊接在一起,然後再衝壓成形,這樣可以比傳統焊接方式節省大量的材料,也就降低了車身重量。

  當然,激光焊接的好處不僅僅是促進汽車輕量化,如今早已成爲製造汽車重要的方式。

  激光拼焊板在汽車上的主要應用

  一套汽車激光拼焊板系統售價千萬人民幣起步,屬於高端設備。

  大族激光從2009年開始對拼焊設備和焊接工藝進行研發,併成功向客戶交付全自動激光拼焊生產線,而且是雙工位,激光器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更高。

  大族激光全自動激光拼焊板生產線

  目前在電動汽車領域,大族激光是宇通客車(600066)、金龍汽車(600686)、比亞迪等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最重要的設備供應商之一,部分設備達到壟斷級別。

  激光焊接設備也已經導入上汽集團(600104)、一汽轎車(000800)、東風汽車(600006)等公司生產線。

  不過大族激光在汽車整車框架領域還沒有設備供應,這是未來的突破方向之一。

  面板

  面板分爲LCD和OLED,面板行業也是激光設備的應用大戶。

  無論哪種面板,都有三個製程:

  前段TFT製程、中段成盒製程、後段模組製程。

  三個製程中,要用到激光晶化設備、激光製版設備、激光剝離設備、激光切割設備、激光檢測設備、激光打標設備等若干設備。

  2013年10月,大族激光推出激光液晶修復設備,進入液晶面板行業;2016年推出OLED玻璃切割設備,進入OLED行業。

  在目前火熱的OLED行業,大族激光已經佈局了其中涉及的80%的激光設備,多個設備都是開創國產化先河,特別是柔性OLED激光剝離設備(LLO設備),有望打破國外壟斷。

  激光剝離是激光的一個高階應用。

  製作柔性OLED面板的時候首先要在玻璃基板上塗上一層聚酰亞胺(PI),然後在這個襯底上蒸鍍OLED顯示元件,最後進行封裝。

  但既然是柔性屏幕,就要把玻璃基板去除。

  如果使用機械方法,對於精密嬌弱的面板來說無異於摧殘。

  激光的神奇又顯現了。

  不同的材料對於同一種激光的吸收是不一樣的,有的激光能夠穿過玻璃,而被PI膜吸收,並溶解PI膜,讓它喪失粘着性,這就可以實現柔性面板和玻璃基板的分離。

  這種設備過去完全依賴進口,未來中國柔性OLED的生產規模將大增,大族激光的機會也來了。

  目前大族激光在面板行業的收入佔比還不高。

  國內的面板廠家一般優先找國外的供應商,然後纔是以大族爲代表的國內企業。

  這就是所謂的一供、二供。

  但這也正是大族激光未來的增長點之一。

  PCB

  PCB應該是君友非常熟悉的板塊,君臨對這個行業進行過長期的跟蹤研究。

  如今中國已佔全球PCB產值的半壁江山。

  如果說PCB是電子行業的賣鏟人,那麼大族激光就是賣鏟人的賣鏟人。

  從2002年發明中國第一個PCB激光鑽孔機開始,大族激光就始終盯緊了這個行業。

  不過長期以來,機械加工設備是PCB設備的主流,大族激光看好這個行業,但是又無奈激光設備始終無法成爲主流,咋辦?

  有錢不賺豬頭三啊!

  以激光設備起家的大族激光一方面提高激光設備性價比和穩定性,一方面收購傳統PCB加工設備廠家。

  現在,大族激光已經是中國最大的PCB設備供應商,其中激光設備佔比不足30%,主打產品是機械鑽孔機。

  2018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PCB設備實現收入約13.83億元,同比增長110%。

  LED/半導體/光伏

  LED屬於半導體照明行業。

  2017年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產值達到6538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外延芯片產值約232億元,同比增長27.5%。

  外延芯片的襯底一般用藍寶石等脆性材料製作,機械切割容易崩壞,激光設備是首選。

  大族激光的LED激光劃片機市佔率高達90%。

  也因爲已經壟斷,上升空間只能隨着下游行業增長而定。

  不過大族激光在LED領域並非只有劃片設備,還有倒裝電測機、全自動裂片機等設備,這些設備還有增長空間。

  現在大族激光正在建設“脆性材料及面板顯視裝備產業化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建成。

  該項目計劃生產的設備售價從30萬-700萬不等,規劃產能約1010臺,預計年產值約15.3億。

  能看出,激光設備不便宜,是個大生意。

  在傳統半導體領域,大族激光規模有限,主要提供一些低附加的設備,如晶圓搬運設備,不過也有晶圓切割裝備這類相對有技術含量的設備。

  光伏領域同樣主要提供劃片機。

  工業機器人/自動化

  這兩年“工業4.0”也好、“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也好,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而實現這些概念,工業機器人是重要組成。

  大族激光從2014年左右通過子公司大族電機進入機器人領域,後面又通過收購控制了幾家做機器人零部件的企業,2017年,將機器人公司獨立出來。

  工業機器人的成本構成中,最大的是減速器,大族激光子公司可以自行生產。

  數據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2017年大族激光的諧波減速器出貨量全國第五。

  大族激光的工業機器人主要是人機協作機器人。

  傳統工業機器人的一大缺點是部署費用昂貴,便宜的部署費用也要比機器人本身的價格多出2-3倍,所以傳統工業機器人適合能夠大規模生產或者生產固定產品的大企業。

  但對那些財力有限、生產規模有限、產品又不固定的中小型企業,傳統機器人的成本是他們不能承受的。

  便宜、小型、輕量的協作機器人也就有了市場,而且在醫療健康、物流、餐飲等非工業領域也有很大發揮餘地。

  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與優傲機器人共同發佈的《2018年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6.3億元,同比增長75.24%,銷量4216臺,同比增長83.30%,銷量佔全球的20.08%,預計到2020年,銷量將達16500臺,市場規模突破18億元。

  全球來看,2017年協作機器人銷量1.65萬臺,佔工業機器人市場4.3%,市場規模超30億;過去幾年銷量年均複合增速69%,預計2020年,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84億元。

  增速上看,協作機器人遠超傳統機器人。

  2017年大族激光的協作機器人在國內市場綜合實力排在第十。

  考慮到這個領域增速很快,加上大族激光自身在產業鏈上的先天優勢,雖然目前規模不大,但未來可期。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2016年大族激光與中航工業併購了西班牙公司ARITEX,大族佔30%的股份。

  這家公司可提供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同時還爲飛機和汽車組裝提供自動化裝配方案設計、工裝設備製造、系統集成、生產線建設的產品及服務。

  ARITEX爲C919提供了4條大部件自動化生產線,所以大族激光也是大飛機概念股。

  ARITEX實力確實不可小視,除了爲中國的大飛機提供生產線,波音空客奔馳都是他的菜。

  2017年12月,ARITEX中國中標波音舟山波音737飛機噴漆平臺項目。

  2018年6月,位於德國漢堡的空客第四條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正式啓用,生產線集成了ARITEX的智能鑽孔機器人ADH。

  被中國公司收購之前,ARITEX就已名揚四海世界。

  大族激光買到寶了。

  5

  可以看出,大族激光涉及的產業多到令人髮指,這還只是幾個主要的產業,目前大族激光有多達15個事業部。

  不是大族激光貪心,而是激光的應用過於廣泛,理論上說所有工業都是他的下游。

  這幾年大族激光一直在擴充自己的產品線,同時進行了大量的併購。

  是真的很大量。

  2007年-2018年,11年有多達40起併購。

  一方面打通上游,一方面增強爲下游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令人稱奇的是,雖然一直買買買,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大族激光商譽只有3.37億,佔總資產的比例不過1.84%。

  但收購也有負面影響,公司現金流被拖累。

  數據來源:Choice

  大部分年份,相比較於自己的體量,他的現金流不能算好。

  回到業務上,目前大族已經形成產品的激光設備及自動化產品型號有400多種,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激光設備公司,已經發展沉澱的客戶多達恐怖的3萬個!

  下游行業和客戶多的好處是可以分散風險,壞處是需要龐大的維護團隊。

  所以大族激光在拓展業務的同時也在收縮客戶,每個領域儘可能只和頭部的企業合作。

  大族激光的客戶名單幾乎可以組成一個世界/中國N強。

  也正因爲依賴大客戶,2018年在蘋果身上栽了。

  不過對蘋果的收入降低長期來看不會改變大族激光的走向,他還有的是機會。

  激光器按照功率分爲三種:

  小功率激光器

  中功率激光器100W-1000W;

  大功率激光器>1000W。

  大族激光的業務中,消費電子、面板、汽車電池、LED/半導體等用到的都是小功率激光器設備,汽車輕量化、焊接、切割等用到的是大功率激光器設備。

  在小功率激光設備領域,大族激光國內市佔率45%,比第二名華工科技(000988)高35%;

  在大功率激光設備領域,大族激光國內市佔率35%,比第二名德國通快高21%。

  看似增長空間都不大了,其實不然。

  激光器佔到激光設備成本的40%左右,大族激光已經實現小功率激光器50%的自產自足,這也讓他在小功率激光器成本控制方面優勢明顯,但是大功率激光器大族還完全需要進口。

  2018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大功率激光設備業務收入17.54億元,同比增長9.60%,佔總收入的20.26%,大功率激光器的成本卻佔到總激光器成本的一半以上。大功率激光設備的毛利率比小功率激光設備低了10多個百分點。

  隨着國內激光器廠家的崛起,大族激光的國外供應商如IPG光電、SPI、相干等紛紛降價,可以預見的是,大族激光的大功率激光設備成本會持續降低。

  另外,君臨曾經介紹過的銳科激光(300747),在中功率激光器領域也有突破,讓中功率激光器價格下降,有利於促進大族激光的中功率激光設備發展,目前在該領域大族激光國內市佔率只有10%。

  最有看頭的還是自研激光器。

  在激光行業,得大功率激光器者得天下,大功率激光器的典型代表是光纖激光器。

  2017年,全球光纖激光器銷售額爲20.39億美元,佔工業激光器銷售額的47.26%。2013年-2017年,年複合增長率爲24.78%。

  大族激光在中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領域已佈局多年。已經有600人的團隊在做,累計投資也超過10億!

  2016年還收購了加拿大CorActive公司80%的股權,這家公司是專業的光纖生產廠家,產品可以應用在光纖激光器領域。

  預計2019年大族激光就可以部分用上自產的中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屆時成本又可以下降。

  最後說一點,至今大族激光還是一家“手工作坊”,雖然他製作的設備可以讓別人更快更好更自動化地完成加工,但是激光加工設備本身卻難以自動化生產,需要依靠經驗豐富的工人進行組裝。

  6

  2017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495億,同比增長28%,2010-2017年複合增速26%;

  根據《2018年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報告》,預計2018年中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超過600億,同比增長超過20%。

  可以說,只要中國的產業升級仍在穩步推進,大族激光的好日子就一天也不會結束。

  這是未來十幾年,中國製造業最好的黃金賽道之一。

  讀到這裏,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爲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