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在北京的第一場映後見面,是小電君經歷的“最失控”的發佈會之一。

隨機點名的第一個觀衆便向主創開炮:“我用失望和爛片評價這部電影,你們想用它圈多少錢?”

面對不留情面的差評,臺上的男主角王鏘已暗暗露出慍色,還沒看片的周冬雨顯得有些措手不及,只有站在最左邊的導演張猛平靜得一如既往,甚至在低壓的帽檐下藏着一絲不爲人察覺的笑意。

在活動後的專訪中,他對小電君說,比這更激烈的批評他聽過太多。電影與觀衆的關係本來就是簡單的五個字——“各花入個眼”。

張猛接受1905電影網專訪

《陽臺上》上的一張海報上寫着這樣一句話:“做過太多勇敢又愚蠢的事情。”這或許也是張猛對待電影的態度。

在這個被資本牽着鼻子走的市場裏,他習慣了逆流而動。關照現實,迴歸膠片,張猛走得勇敢又“愚蠢”。

品道張猛:不能對生活袖手旁觀

“小人物”

張猛的新片紮根上海,將鏡頭對準了生活在城市中心,卻又遊離在主流之外的“拆二代”。

主人公張英雄的父親因爲與拆遷工作人員陸志強發生衝突而忽然離世,張英雄決定要爲父親報仇。生性懦弱的他卻在不斷偷窺、跟蹤的“復仇”過程中,對陸志強的女兒陸珊珊產生了複雜而衝動的情愫。

張猛說,最早打動他的是原著小說裏“弱者報復弱者”的主題,張英雄、陸珊珊、陸志強甚至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是被高速發展的都市擠壓到邊緣的“弱者”。這樣一羣人之間的互相報復和傷害就顯得格外虛無而殘酷。

在張猛看來,無論上海還是家鄉東北,現代化都市和身處其中的人的狀態都是相似的,“小說裏描述的上海,一面高速地發展,另一面又把原住民圍剿到一個小地方,這一點和東北很像。”

僅從這一點來看,《陽臺上》依舊很“張猛”。

從處女作《耳朵大有福》再到後來的《鋼的琴》《勝利》,張猛總是把鏡頭對準那些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描摹着他們在社會變遷中的迷惘、掙扎和無所適從。

在《耳朵大有福》裏,範偉飾演的鐵路工人王抗美“光榮退休”後,卻發現在生活中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謂“耳朵大有福氣”不過是自欺欺人。

《鋼的琴》裏,張猛聚焦輝煌落幕時的東北老工業區。王千源飾演的陳桂林帶領一羣下崗工人用親手打造鋼琴這一荒誕的儀式,完成着對一個時代的告別。

到了“東北三部曲”終章《勝利》,張猛開始拍起落魄的黑幫大佬。陳勝利在十年鐵窗生涯後開起幼兒園,僅憑着骨子裏殘存的那股猛和真,對抗着這個不由自己的時代。

張猛電影裏的小人物總帶着三分悲涼、三分幽默和三分荒誕的浪漫,立體飽滿並與他們身處的城市有着同頻率的脈搏。

在之前的採訪中,張猛曾引用魯迅的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是他堅持爲小人物著書立傳的原因,“作爲一個導演,面對生活,你不能袖手旁觀。”

“小衆”

張猛很有意思,別的導演總傾向於在處女作裏回溯青春,他卻偏偏在第一部電影裏拍起了“退休生活”。接下來的《鋼的琴》描繪“中年危機”,直到這部《陽臺上》才終於倒退着拍回了“青春”。

聽了我們的描述,張猛笑了,說自己沒想那麼多,不過是“趕上一部拍一部”。

《鋼的琴》劇照

在拍攝《耳朵大有福》前,張猛手裏其實攢了不少劇本,但看來看去只有這個故事最便宜,成本不過300萬人民幣,便毫不猶豫地下手拍了。

最終,他憑藉該片獲得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導演獎、上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會特別獎兩項大獎。但影片只賣出189萬票房,張猛依舊沒擺脫資金上的窘境。

第二部電影《鋼的琴》,他堅持用最燒錢的膠片拍攝,到處磨嘴皮子借錢,最困難的時候,兜裏只有47塊錢。

女主角秦海璐拍着拍着成了投資人,王千源在東京拿下最佳男主角時,手裏還握着劇組打的白條。

《鋼的琴》劇照

《鋼的琴》雖然在國內外電影節上風光無限,拿下多個重量級獎項和提名,在市場上卻依然難逃冷遇。經歷了若干次延檔和片名風波,這部投資500萬的小成本電影最終只收回區區690萬。不少影迷爲張猛扼腕嘆息,認爲這部好作品“生不逢時”。

如今,新片《陽臺上》上映一日,票房僅有312萬,在年票房600億的時代不過是滄海一粟。在票房上,張猛總欠了點“時運”。

《鋼的琴》時,張猛曾在採訪中一半自嘲地對記者說,我是奔着商業片去的,卻被生生地逼成文藝片導演。如今再提起這句話,他笑着迴應:“那是我胡說八道。”

現在的張猛不會再簡單地用藝術和商業定義自己,“喜歡的就拍了,能找到錢我就拍了,沒去界定自己到底是哪一類型的導演...票房這東西,能賺點錢很好,但是沒有趕上那樣的題材,沒有趕上那樣的劇本,所以說也沒有機會,因爲我喜歡的都是這樣現實主義、小衆一點的。

他知道拍小衆電影註定會面對資金的問題,但好在投資人大多是脾氣相投的哥們兒,給了他足夠的信任與寬容,“他既然投了,就肯定是知道這個東西未來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子的,不會說投這個,然後把它的未來想象得很大。

“彆着急”

在正式成爲電影導演前,張猛寫了多年的小劇場喜劇,創作的小品劇本還曾獲得央視春晚小品類節目一等獎,再加上父親——喜劇導演張惠中的薰陶,“幽默感”幾乎成了張猛骨子裏的東西。

張猛與王千源

張猛電影裏的小人物雖然卑微卻從不賣慘,總帶着東北人特有的幽默和幾分不切實際的浪漫主義情懷。

無論是《耳朵大有福》裏範偉的小品式自黑,還是《鋼的琴》中王千源雪夜彈琴、秦海璐的鬥牛舞,這些或幽默或魔幻的橋段都成了張猛獨特的個人標記。

笑聲越響亮,背後的落寞就越動人,或者用張猛的話說:“不能把悲傷這件事兒拍得太讓人喘不過氣了。”

從《鋼的琴》《勝利》到《陽臺上》,張猛一直堅持用費力又燒錢的膠片拍攝,這在數字化的浪潮裏頗有些逆流而上的意味。

張猛說他喜歡的不僅僅是膠片的儀式感,更是現場等待換片子和鏡頭時,“那一點點間隙”,“要數字化了,可能就把你弄得很緊張,時間很緊,所以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會拍膠片。”

這份不緊不慢的餘裕似乎也是張猛處理事業和生活的狀態。從2008年第一部《耳朵大有福》算起,張猛11年間只拍了6部長片,還有兩部因爲各種原因尚未公映。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多次在採訪中談到2014年那次“派拉蒙訪學”對他和一批青年導演的影響。因爲感受到了與好萊塢電影產業的巨大差距,他們回國後相繼開始了工業化電影的嘗試。

很少有人知道,張猛是這一計劃的第一批成員之一。當我們問起張猛這次訪學經歷和是否有拍工業化電影的計劃時,他摸了摸腦袋說:“沒有,不是好學生吧,因爲到那有時差,沒怎麼聽課。”

這就是張猛,坦誠直白,知道自己要什麼又耐得住寂寞,“還是要拍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彆着急,別毛毛躁躁的,拍電影本身就是一件挺好玩的事。”

看完《陽臺上》,腦海中一直迴盪着沈重在遊輪上唱起的那首老歌“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這或許也暗含了張猛自己的人生觀。

/ 福利 /

就有機會獲得《陽臺上》電影兌換券2張

/ MORE /

/ HOT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