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牌城市,如果以7萬塊左右的價格來購買一臺純代步性質的電動車,你有什麼要求呢?個人認爲,一、續航尚可;二、設計相對精緻;三、千萬不要是共享汽車同款!!!

  嗯,說得容易,但可選的目標卻極少,畢竟只有7萬塊的預算,這個價錢內性價比不錯的選擇目前只有:奇瑞eQ1、長城歐拉R1、衆泰E200。它們都是這個級別內NEDC續航超過300km的選手,而昨晚隨着易至EV3上市後,這個價格區間內又來了一位新選手。

  聽名字可能有點摸不着頭腦,易至是什麼品牌?現在大部分傳統車企,做新能源汽車都喜歡另起爐竈,無論是新系列名字,抑或是全新的子品牌(例如歐拉於長城),主要目的都是希望樹立全新的品牌形象,吸引消費者。易至也是其中一員,作爲江鈴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易至EV3是首款採用江鈴集團全新電動車平臺的車型,並且是正向開發而來的產品。

  設計相對精緻,配置較高

  這個車主要的賣點有兩個,第一:精緻。當然,這個精緻是相對而言,相比於奇瑞eQ1、衆泰E200,易至EV3更符合大家傳統眼裏一臺汽車應有的樣子;但是也沒有達到歐拉R1那種一出現就引人奪目的外觀。

  像燻黑的前中網、撞色的車頂、撞色的後視鏡、撞色的門把手等,都讓它看起來不會過於無趣。好看與否因人而異,起碼這個不太激進,但又有一點追求的外觀比較容易讓大衆接受。

  第二:配置高。高到什麼程度呢?這臺A00級的小車,居然擁有諸如:360°全景影像、直接式胎壓監測、碰撞預警、變道輔助、前駐車雷達、擡頭顯示、電動尾門等同級少有的配置。雖然我也認爲,對於一臺尺寸如此短小的A00級車,360度全景影像的確有點奢侈。

  但細想了一下,這其實就是易至EV3這輛車在設計之初就已經明確的賣點。畢竟這麼便宜的A00級電動車,價格差不多,續航又半斤八兩(奇瑞eQ1 301km、歐拉R1 351km、衆泰E200 301km、易至EV3 302km),消費者肯定更關注配置,配置高的車型更容易納入消費者的考慮範圍。

  開起來怎麼樣?

  易至EV3全系只有一款動力總成,電機的最大功率爲35kW,最大扭矩爲150Nm,NEDC續航里程爲301km。35kW的電機搭載在才一噸多一點的小車上,動力是不需要過多擔心的。

  易至EV3在低速區間(60km/h內),動力響應是非常不錯的,基本上你一踩電門,動力輸出就能馬上跟上,可以說得上隨叫隨到,這也是大部分電動車的優勢,低速區間的爆發力及動力響應都很優秀,是同價位的燃油車比較難達到的。當你開着這樣一臺跟腳的小車,在市區的車流裏面穿插,是非常的靈活自如。即便對於一個沒怎麼開過車的新手來說,也可以很容易的上手。

  但畢竟定位於城市代步,所以易至EV3在80km/h以後的再加速能力不算優秀了,踩下電門後,可以感覺到速度的提升,但總有點心有餘力不足的跡象。考慮到該車的使用場景,這種動力表現我覺得也並非不可接受。

  對於A00級車型的行駛質感,大家也知道肯定會比更高級別的電動車要差很多,但如果與同級別的燃油車比,那又非常不同了。因爲電池是佈置在底盤下方的,導致整車的重心下移,加上電池壓倉的效果,整個車的濾震水平表現出了些許的“德味”(舉個例子:純電軒逸1.5噸/燃油軒逸1.2噸)。

  特別是在A00級這種本來車身就比較輕巧的車上,效果尤爲明顯。所以易至EV3在通過一些路況較差的爛路時,其實底盤還是能“Hold 住”的;不過同樣是受限於設計及成本的問題,當你高速過爛路的時候,採用了扭力樑後懸的易至EV3後排還是會出現明顯的碎震。當然我們也不能吹毛求疵,這個價位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城市代步車而已,你總不能上刀山下火海吧?

  在短暫的市區試駕過程中,我對易至EV3唯一不滿就是動能回收機制。在電動車上,動能回收的好用程度決定了兩點:一、單踏板邏輯;二、電量經濟性。易至EV3上雖然也提供了弱、中、強三種程度的動能回收,但即使是調節到最強的擋位,回收力度也只是非常輕柔,你想通過不踩剎車來達成單踏板駕駛是比較難的。由此也引申出第二點,如此弱的動能回收,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對電量回收不積極,這對於車輛的續航有一定影響,希望後期可以通過系統軟件方面的升級來做出改變吧。

  總結

  7萬塊錢,在某些城市可能只是一張牌照的費用。像易至EV3這種售價不貴,續航還可以的A00級電動車,其實沒多少臺,大部分人購買它們都只是希望要臺可以遮風擋雨的移動工具,僅此而已。所以這個價位內也無需過於糾結,個人覺得只要按照續航>配置>設計這個先後排序,總能挑到你想要的,像易至EV3這個主打配置的新生代選手也是可以觀望一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