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 因為是最親近的人, 就應該知道我的喜怒哀樂, 是以放縱自己, 任意的表現自己醜陋的一面. 莫名生氣, 極度不耐, 冷言冷語, 目中無人樣樣來. 還以為只要他/她愛我, 就應該接受我的一切, 包括發脾氣的種種缺點. 因著如此的迷思, 陶醉在平和與怨懟的循環中. 甚至將吵架後的和解當作愛的印證, 而妄我不畏教訓, 一而再的上演著低俗灑狗血的劇碼. 

然而, 每一句氣憤的話, 每一次不耐的表現, 都是一把刺. 再再都留下痕跡. 原本愛的存糧筒, 即使裝的滿滿的. 筒上的窟窿越搓越多, 愛是會漸漸流失的. 

兒女對父母不耐的話語, 夫妻間尖酸刻薄的拔刀相向, 父母對幼兒的怒斥責難, 一而再的傷著最心愛的人的心. 讓受方開始質疑愛曾存在否? 雖說時間是最好的見證, 但是為何要等到後悔時才反省是否太任性了呢?

人世就走這麼短短幾十年, 最親近的人陪伴你的比例最長久. 如果殷殷告誡自己, 對最親近的人, 越不能生氣. 即使不悅, 即使理念不同, 都有對方堅持的理由在. 如果真的愛護對方, 僅切記口出善言, 將每個機緣化為一個圓美的交流, 投下一朵馨香的蓮花在愛的存糧筒. 讓筒內永遠芬芳. 讓你最珍惜的人, 知道你在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