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年”相似,年年“過”不同。剛剛過去的豬年春節“黃金週”,消費亮點多多。據商務部10日發佈的數據,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假期增長8.5%。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網絡消費、定製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

  年夜飯叫外賣,電影院看大片,逛逛博物館,出門去旅行。春節黃金週,有啥新潮流? 零售、餐飲消費破萬億,旅遊人數超4億,過年買買買,錢都花哪了?2月11日晚,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和財經評論員張春蔚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春節風俗 出現哪些新變化

  新聞鏈接:

  2月11日,中國銀聯發佈春節消費數據:2019年春節假日期間,除夕至初六,銀聯網絡交易額再創新高,交易總金額首次突破萬億,達1.1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4%。

  姚景源:春節消費更綠色健康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我小時候渴望過年,一是期盼吃好的,二是期盼穿新衣。但是現在春節的消費,綠色和健康這兩個特點非常清晰,比如我們吃的食品,糧食是綠色的,蔬菜是生態的,就連全家人的年夜飯,以前大魚大肉是最受歡迎的,現在吃得更綠色健康,不再胡吃海喝,也不再去浪費。

  張春蔚:互聯網“菜籃子”方便又豐富

  財經評論員 張春蔚:以前是去菜市場囤菜,現在基本上互聯網可以解決我們的基本需求,也就互聯網菜籃子,品種豐富質量又好。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年夜飯的菜籃子,不再是等着去菜市場,而是在互聯網上採購。還有最重要的是,“硬菜”的標準,不再是大魚大肉,而是吃得適當,吃得可口,按照自己的需求,甚至有些人的標準是今年少吃剩飯,做到剛剛好。

  新年消費 有了哪些新趨勢

  新聞鏈接:

  大年初一到初六,6天時間,全國電影總票房累計57.92億,較去年同期的57.38億僅微增0.94%;總觀影人次1.29億,較去年的1.44億減少1500多萬,跌幅10.53%;平均票價44.85元,較去年的39.75漲5.1元,漲幅12.83%。

  姚景源:從物質消費向精神文化消費發展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在6天時間裏,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假期增長8.5%,這個增長速度全世界沒有一個其他國家做得到。

  而且,現在人們的消費不斷升級,不斷由物質消費更多轉向精神文化消費。比如人們少買了肉,少買了魚,但更多的錢是從這個領域裏面投入到了精神、文化的消費領域。

  所以數據顯示,今年旅遊、文化、娛樂的比例是在增加的,今年整個春節期間消費最大的特點,還是要看到消費結構的升級。

  張春蔚:春節消費減少鋪張浪費

  財經評論員 張春蔚:過春節,以前大家覺得,要缺什麼、補什麼,一定要在這一天裏滿足各自的需求,但現在大家會覺得春節是一整塊的時間,可以來做一個系統、完整的規劃,因爲如今我們缺的是時間,缺的是和家人完整的陪伴。而且以前的鋪張浪費式的消費,慢慢轉變成讓它更有性價比,更加能夠體現出跟親人在一起的相聚,不一定要擠人多的地方,而是進行一個錯峯的調解,讓自己出行體驗、消費體驗的滿足度獲得更好提升,而不是人多熱鬧一下就完了,這個時候如何評判它的服務細節?如何評判它的服務體驗?我覺得只有一個指標就是投訴少了,服務體驗提升了。

  姚景源:激發消費潛力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消費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支撐力,今年在整個經濟工作當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進一步形成完善強大的國內市場,不斷來推動消費結構升級,讓消費成爲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最基礎的力量。

  這個春節告訴我們,消費潛力是巨大的,中國現在的消費由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文明消費,人們對於精神文化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當中講,要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美好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消費,所以我們一定要下大氣力,釋放消費潛力。

  張春蔚:從回家的路 到回“文化”的路 好日子的細節不再是吃 住 行

  財經評論員 張春蔚:以前是在回家的路上,現在是迴歸文化的路上。這個文化包括手機紅包、包括春節檔電影,也包括到故宮裏面去過年,這些都是一種文化。這些改變的背後,體現的都是我們文化的細節,不再只是吃住行,它需要更多的時間記憶,我們把一起相處的時間看得更重要,以及我們把時間消費在哪裏,看得更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