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作爲南亞的內陸國,三面與印度接壤,北部與中國緊挨。雖然在距離上它與中國不過一步之隔,但在經濟與環境上卻有着天壤之別。尼泊爾旅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它的首都,也是最大城市-加德滿都,人們也簡稱它爲加都。雖然加都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年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擁有看似良好的自然地理環境,但只有真正踏足這個城市,才能直面它真實的模樣。

  到達加都的第一印象是擁擠和灰塵,這裏的空氣質量差並不是國內城市所遭遇的霧霾,而是因爲沒有良好的道路建設而塵土飛揚後的結果。行走在城市中心的主幹道上,不足5分鐘你就會覺得呼吸困難,回到酒店會發現眼耳口鼻內都是厚厚的黑灰。如果不帶上口罩,幾乎無法在城市正常呼吸。在走過了世界上一百多座城市之後,依舊發現加德滿都是迄今爲止去過的城市中環境最差的,一個連呼吸都困難的城市很難贏得遊人的追捧。

  當然加都也有屬於它自己的魅力,但卻依然還是來自於它落後的城市建設,正因爲沒有過度的現代化,加都依舊保持着傳統的建築與生活方式。在一個國家的首都我們仍然可以在主城區看到形形色色的小攤販隨地而坐,這裏充滿了煙火氣息。從農田中收來的新鮮蔬果就被整齊的碼放在路邊,一張麻布就是一個攤位。

  更厲害的是自行車商販,他們將水果有型的碼進框內,裝在自行車後座上,又成了攤位,又成了運輸工具,也爲城市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熱鬧的街道無論巷弄狹窄與否,兩側道路都是滿滿的商販,遊客和消費者倒像是成了這裏的配角。

  破敗的街道,道路狹窄,一些被保留的傳統建築混雜着一些並不時尚的現代樓房,沒有摩天大樓的氣派,完全令人無法與首都這兩個字聯繫到一起。城市中保留的古老寺廟、宮殿與居民建築爲這個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祕的民族色彩。行走在街道上的人羣與這些建築一樣,用傳統服飾的各式風格凸顯着強烈的民族風情。這些毫無保留地展示風土民情的場景似乎是在國內城市極少見到的。

  遊逛到此處,對於加都灰塵的不滿已經有了些許釋懷,畢竟我們不可能去要求一個地方它完好的保留古老的風土民情,卻還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擁有先進的城市建設,這兩者之間確實沒有那麼輕易的相和諧。

  更令人驚喜的是散落在街頭巷的小餐館,簡陋異常,甚至可能壓根沒有衛生許可證,但是我們總是不自覺地被它濃濃的本土氣息給吸引。尼泊爾餐飲有一個特色就是現點現做,尤其是小餐館,不會有太多客人,也不會事先備好菜色。只有當客人到店,點好了食物,老闆纔會不緊不慢地開始烹飪。

  在加德滿都最常吃的食物就是兩種一種是米飯搭配各類配菜,會有咖喱雞肉、咖喱蔬菜、麪餅、豆子湯和本地酸奶等,類似於國內的快餐,但是每一份都會是現做的。還有一種食物就是momo,也就是我們國內的餃子和小籠包,可以蒸也可以油炸,大部分會是蔬菜或者雞羊肉爲餡。從擀皮兒開始,現點現做,一份手工mo mo或一份套餐飯價格在10元左右。如果你吃到了20元以上的價格,那麼恭喜,一定是被坑了。尼泊爾人對於飲食的尊重是讓人敬服的,可能沒有國內精緻講究的菜色和上好的食材,但是對於每一份飲食都是心懷熱情,哪怕是一張烙餅,一個momo都是用心烹飪,也是用心品嚐。

  加德滿都的經濟落後,於是就有了不完善的城市建設,這一切讓初到這裏的遊客難以適應,嚴重的空氣污染似乎讓這座城市無法令人喜歡。加都往往成爲了過度的中轉站,但是不得不承認這裏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城市歷史,它曾經也是王朝鼎盛時期最輝煌的都城。而如今是瀰漫在塵土飛楊中的風土民情,傳統也似乎只有在落後之中才得以留存!

  作者:塞外小野 揹包走過近20個國家的窮遊旅行家 圖文均爲原創 抄襲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