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彪新聞訊(記者 張澍)11-12日,黑龍江省首屆體醫融合促進全民健康高峰論壇暨體醫融合—運動促進健康系列培訓班在哈爾濱舉行。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國內一流的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體育科學專家學者,圍繞「健康中國」主題,開展體育與醫學融合相關的政策、理論和技術的交流研究,共同研討如何推進黑龍江省「體醫融合」工作,推動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對接,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體醫融合,簡單的說就是將體育和醫學結合起來,達到讓人保持健康、減少疾病的目的。

為何融合?健康中國需要體醫融合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姜德友表示,中醫除了關注百姓是否患有疾病外,還關注百姓是否健康。治未病是中醫特有的理念,提的是沒有生病的時候要注意預防。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疾病狀態三者是相互聯動的,健康狀態需要各種維度來處理,其中就包括體育運動。

黑龍江省體育醫院院長高文岳表示,體醫融合對全民健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在百姓日常健身過程中,很多人健身缺乏科學性,導致即使按時鍛煉也未達到健身的目的。體醫融合,可以讓百姓通過科學的訓練,在不傷害身體的前提下達到健身目的。體育和醫療深度融合,對倡導健康的生活習慣,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推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有著積極的作用。

怎麼融合?健康中國需要一張運動處方

「『健康中國』需要一個科學的處方來解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原所長李國平說道,「體醫融合應該避免一些不科學的生活方式。日常中常見的肥胖就因為生活方式不科學導致,肥胖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如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甚至癌症。

運動處方需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因人而異。運動處方需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工作、不同愛好甚至不同體質特徵來設計,進行個性化定製。比如,徒步已成為百姓非常喜愛的運動,但徒步方案的制訂,也要因人而異。徒步距離、徒步時間、徒步速度都需要個性化設計,否則會帶來疼痛、腫脹或者達不到效果的問題。

黑龍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邵玉濱表示,衛生計生部門和體育部門要共同培養能開運動處方的醫生,通過聯合編製教材、舉辦培訓,以點帶面,把體育健康設施打造成醫療健康設施,把社區醫生培養成社會體育指導員。

由誰融合?部門 百姓 媒體三方聯動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馬雲表示,首先體育系統和衛生系統要重視,要培養既懂體育健身又懂醫學的綜合性人才。這樣,患病人群既有醫療處方,又有藥物處方,更有運動處方。三種處方的融合使用讓病情得到控制或治癒。此外,還要讓這些專業人才走進百姓使其獲益。其次,百姓也要提高科學健身的意識,要提高健康的素養。現在百姓很容易接受花錢買葯、買保健品,一旦生病就把自己交給醫生,對通過運動防病這種理念缺乏深刻的認識。政府、醫療機構要共同搭建一個讓百姓獲取知識的平台,來避免不良習慣的養成和對疾病早期併發症的了解。第三,融合之後產生的成果應做好落地,通過媒體宣傳出去,讓體醫融合的成果生根發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