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對先行者表示感謝。

無論華為三星,oppo小米,只要肯走這一步,先行者的功績便值得感謝與敬佩。

然後說說各自的真東西

恩,小米oppo就算了。

先說三星吧。

三星真的急了。

不僅搶發,而且搶售。

從fold的設計思路上來看就能明白。fold明顯是一台加法機器。

需要後攝拍照,就給後攝。

需要前攝自拍,就加前攝。

摺疊屏不展開做不了事怎麼辦,加副屏。

如果說三星真的考慮過設計,我是不信的。除非是激進的設計全被否了,是一台官僚設計的機器,這樣我信。

如果立項時間長,準備充分,就不可能展會上不讓摸卻2個月後要開售。

最近翻車的問題更是暴露了三星的急切心態,機器有沒有真正試用過?

或者說,三星在最不起眼卻最重要的鉸鏈機構上,究竟付出了多少?

我不是業內,不妄加揣測。但是就現在的情況下,肯定是不夠的。

再說華為。

我不說設計美學,因為美這玩意是主觀感受。

說說其它的。

因為手機和三星一樣的沒有發售。

但是國內領導和企業負責人很多都拿上手了。

哪些我就不舉例了,容易敏感詞。

如果東西不好,這車翻的可比三星大多了。

所以,沒必要擔心質量。。。。

如果你非說給領導的都是精工細作,八級鉗工用挫刀挫出來的,行,我信了。

但是至少說明總體結構沒問題,對吧?

我就在這等哪個沒腦的kol像月亮門,疏油層,快閃記憶體混用一樣熟練的帶節奏。

於誠實只要把你們的文章給哪個領導看一下,呵呵。大家心裡有數。


既然能摺疊,幹嘛不做個捲軸出來,拉出來的屏幕可大可小


不請自來,頗為冒昧

首先,就像另一位答主所說,對先行者致以崇高敬意

好了,那麼接下來的部分,便是對Galaxy Fold和Mate X這兩款摺疊手機的對比評價了

Galaxy Fold部分:

優點:

1.交互邏輯更基於傳統認知,內折,摺疊思路更類似開合書本

2.全業界目前最好的OLED屏幕,沒有之一

3.UFS3.0,全業界除蘋果NVME以外最快快閃記憶體,沒有之一

4.顏色可定製,包裝設計超一流梯隊

缺點:

1.攝像模組交互邏輯存在缺陷,導致出現了「一機六攝」這種完全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暴力解法,大大增加了整機重量

2.鉸鏈設計存在嚴重缺陷,導致閉合狀態存在大型空口

3.整機良品率極低,存在使用隱患

4.UI交互問題

Mate Foldable X

優點:

1.鉸鏈設計,完美摺疊,做到了目前為止摺疊終端的顏值極限

2.內置目前最強5G基帶Balong5000

3.攝像模組極為優秀,雖然採用的是Mate 20系列的攝像模組+TOF,非P30 Pro的RYYB及5X潛望模組,但仍舊是業界超一流水準

Mate X攝像模組數據

Mate20 Pro攝像模組數據

P30 Pro攝像模組數據

4.目全業界最快55w充電

缺點:

1.外折模式帶來的屏幕安全性問題,雖然官方附贈保護套,但使用保護套則無法使用展開模式,安全性與實用性不可兼得

2.顯示屏(BOE)雖然優秀,但與Galaxy Fold稍顯遜色

3.UI交互問題

總結:

兩款先行者產品,均有各自優點,也有各自不足,但即便如此,我們都不能否定這兩位先行者的努力

但,就這兩款產品而言,Galaxy Fold在本應與Mate X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因為自身良品率不足完敗

最後,個人建議,摺疊屏初代產品更多都是為了試水而存在,若想體驗,建議購買第二代產品,以及,蘋果應該也將推出摺疊屏產品,目前不如靜心等待技術發展,再進行選擇也不遲

又及:全文僅表達個人觀點,希望大家友善交流,改善科技圈環境,從你我做起,謝謝

以上。

全文使用資料均來自huawei及三星相關產品頁面,若要使用請前往原出處獲取,謝謝


這是一個老外的測評,整體感覺比較客觀。

截圖時候發現一個小問題,第一句她說「上周得到了體驗mate x的機會」,後面有一句說「已經使用了幾周」,可能是口誤吧!

老外拿到這款手機很早,也沒見油管上有屏幕毀掉的視頻。

有的話國內早鋪天蓋地轉載了

https://b23.tv/av49126502


2019年4月17日,隨著國外首批拿到三星Fold摺疊屏手機的測評機構,在正常測評過程中「大規模」出現屏幕「質量問題」,三星原計劃在本周三(4月24日)在上海舉行的三星Flod發布會也被隨即取消。

(圖片來自:theverge)

而在三星取消發布會後不久,據傳華為Mate X的發布會也將推遲。

2019年2月21日,三星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S10發布會,而在這場發布會上三星Flod憑藉「打破常規」的手機摺疊屏設計,一舉拿下了當時所有科技媒體的頭版頭條。

2019年2月24日,在巴塞羅那MWC科技盛宴開始之前,隨著華為在自家摺疊屏手機Mate X上的跟進,似乎讓不少人看到了「摺疊屏時代已來」的未來光景。

雖然,根據五矩的最新消息,因為華為Mate X的屏幕供應商屬於京東方,所以華為Mate X因為三星Fold的事故而推遲發布的傳言已經被證偽。

但摺疊屏的技術卻首先因為三星的折戟而蒙上了一層未知的陰霾。

在目前全球OLED面板生產技術已經成熟的當下,究竟是什麼制約了摺疊屏電子設備的發展?華為的Mate X能突破「三星Fold摺疊屏」的魔咒限制嗎?

1、摺疊屏的老創意

要了解三星Fold在摺疊屏上遇到的問題,我們需要梳理下摺疊屏的發展史,因為和三星在Fold上的初次失敗相比,在過去幾十年里,已經有許多家企業因為產業鏈缺失而栽在了摺疊屏的探索上。

摺疊屏技術的先驅源於一家名為施樂(Palo Alto Research Company)的美國公司,早在上世紀70年代,施樂就提出了開發柔性顯示器的概念。

於是,在全公司的支持和努力下,1974年,施樂公司的員工終於在柔性顯示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並由此生產和製造出了一款名為Gyricon的柔性電子紙顯示器。

但在那個連彩色顯像技術都不成熟的年代裡,手持柔性顯示器專利的施樂直到2003年通過成立子公司Gyricon LLC才開始了柔性屏的商業化嘗試,但僅僅兩年過後,因為Gyricon LLC顯示效果和成本過高等原因,實在找不到願意使用柔性屏的下游買家,便被施樂公司進行關閉處理。

而諸如此類的柔性屏探索,還有2004年,由一個教授研究小組在加拿大的一個實驗室開發的可彎曲紙電腦——PaperWindows。

2008年,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成立的一個名為ASU研究機構,曾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台「小型」柔性顯示器;而LG、惠普和索尼等公司,也都在三星之前,曾探索過摺疊屏的技術的可能性。

但時至今日,從只有三星進行了大規模柔性屏的產品生產來看,這些廠家的探索結果已經不言自明。

三星對柔性屏的熱衷,源於2010年。那時的三星已經全面梭哈OLED技術,而基於OLED不需要獨立發光面版的特性,讓三星意識到OLED在柔性屏上的更廣泛應用空間。

於是,三星曾在2010年底就曾宣布要開發4.5英寸原型柔性AMOLED顯示器,而這款顯示器隨後在2011年消費電子展上得以展出。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在電話會議中,三星的投資者關係副總裁Robert Yi曾確認三星想在2012年初應用柔性屏來製造手機的想法。

而這一想法,隨著2012年1月,三星收購一家公司擁有製造柔性顯示器的專利的公司Liquavista,得以在2013年三星Galaxy Round機型上實現了柔性屏的技術商用。之後,三星還曾推出過採用了曲面屏設計的S6、S7和今天的S10等設備。

事實上,根據OLED屏幕的製造原理,在三星能夠大規模生產曲面硬質屏幕的時候,三星就已經擁有了柔性屏的製造工藝。其技術區別只在於:三星是將OLED的發光元鑲嵌在硬質的玻璃上,還是可摺疊的紙張上抑或是柔軟的布料上。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三星的柔性OLED品牌YOUM曾對外展示過三星的幾款靈活的OLED原型產品:包括可摺疊的手機、平板電腦。

所以,2018年,三星推出的可摺疊屏手機Fold,其本質只是三星找到了一家可以量產的「柔性基板」的合作廠商——Novaled,而早在三星推出Fold的前一年,三星通過2000萬歐元的投資就已經成為了這家德國公司Novaled的最大股東之一。

2、華為MateX會和三星Fold一樣嗎?

基於我們在第一段對摺疊屏發展歷史的回顧。

目前在三星官方通過技術檢查給出具體解釋之前,三星Fold爆發出問題基於兩個原因:一是三星在摺疊屏上使用的基板,二是三星在Fold上使用的鉸鏈設計。

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在Fold屏幕上使用的柔性材料是聚醯亞胺基板,簡單來說也就是塑料。

(圖片來自theverge)

而這也便是為什麼根據第一批拿到三星Fold的人爆料,只用指甲便能在三星Fold的屏幕上留下一道「不可磨滅」印記的原因所在。

根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這種印記是因為材料學特性。

現在的塑料材質,雖然可以實現和玻璃類似的通透度,但是依然無法改變基於「塑料材質」本身的特性。

因為三星Flod手機的OLED面板都是「塑料」材質,所以它在彎折時,就必然有一定概率出現類似摺痕的凸起問題。

一般情況下,這種問題並不嚴重。但當這種問題因為製作工藝或設計缺陷上的漏洞而形成逐漸疊加,就可能導致整個三星Fold手機顯示屏出現「顯示結構」上的Bug。

因為可摺疊OLED基板的脆弱性,所以基於保護OLED基板的需要,摺疊屏手機的外屏也需要使用一塊類似材質的「可伸縮塑料」做蓋板。

其中,三星的內折方案需要外屏「塑料蓋板」向內壓縮,而華為的外折方案則需要蓋板「向外延展」。

所以,在國外手撕三星Fold「貼膜」的那個事件上,那個「貼膜」其實屬於手機屏幕本身的一部分。是三星Fold屏幕上的一個蓋板,而制約可摺疊屏手機普及的因素中,這個可以和屏幕一起摺疊的「蓋板」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基於當下可摺疊基板材料的選擇性,華為在Mate X上使用的基板技術應該也來自於三星相同的「塑料」材質,而這一點在國外一些產品測評人的視頻中,得到了確認。

只是,因為華為Mate X採取了京東方的屏幕供應方案,且採用了外折技術。

所以,華為除了要解決摺痕問題外,也需要解決當摺疊屏展開後,外部塑料板如何收縮的問題。

而涉及到屏幕製造工藝和基板材料的區別,儘管華為Mate X屏幕「強度」上並不會和三星產生本質區別,但基於摺疊方式的變化,也會在日常使用的壽命上有所差異。

據知乎網友介紹:因為屏幕內折方案對屏幕彎折弧度更大,對屏幕的損耗也更高,所以三星的內折方案,對屏幕的製造要求其困難程度要比外折更大,技術要求也要更高。

所以,在三星Fold的事故發生後,如果華為在Mate X發布時三星Fold的摺疊屏技術問題仍未解決,將會讓MateX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大規模商用的摺疊屏手機。

不過,有趣的事情是:隨著三星Fold事故的發生,國外一些媒體通過拆機發現,三星Fold的鉸鏈設計與宣傳完全不符。而這一作假行為,也被眾多知乎網友歸結為「三星Fold故障頻發」的主因。

(圖片來自微博 快樂的小臟辮)

在三星Fold的發布會上,三星曾用下圖中的精密結構介紹自己在「三星Fold」上的鉸鏈設計,並表示三星曾對這組鉸鏈進行過20萬次的開合質檢。

但作為新科技的先行者,無法把控材質特性上的意外問題,顯然三星Fold已經打消了不少購買者心。

3、摺疊屏,科技的試驗場

三星摺疊屏手機遇難後,五矩發現,柔性材料的不成熟才是制約摺疊屏市場未來爆發的最大阻礙。而在柔性材料的研究上,目前均以國外企業為主,國內的生產線建設依然無法離開國外企業的技術扶持。

據「報人劉亞東」的文章中介紹:

人類的核心科技,某種程度上說,指的是130種材料,其中32%國內完全空白,52%依賴進口,在高端機床、火箭、大飛機、發動機等尖端領域比例更懸殊,零件雖然實現了國產,但生產零件的設備95%依賴進口。

所以在摺疊屏手機探索這條路上,雖然測試版的三星Fold發生了一些意外事故,但這並不影響三星在可摺疊屏領域的絕對話語權。

因為根據第三方調研公司的數據顯示,目前三星在OLED面板產能依然獨霸天下,年產能將超過1億塊。

與之對比的是:京東方和內地所有OLED廠商,今年總共也僅有500萬片的產能。且受制於技術起步較晚的窘境,OLED的屏幕良品率還遠未達到三星的水準。所以,一個6.39英寸的AMOLED面板京東方需花費約80美元,而三星只需花費60美元。

簡單來說,只要柔性基板材料充足,三星隨時能擴大可摺疊OLED面板的生產,而我們緊追慢趕最終的產能也不過三星的5%。

更為重要的是,即便中國其他廠商要擴大生產線,也需要看日本的Canon Tokki公司的計劃安排。

因為OLED面板所採用的蒸鍍技術,真空蒸鍍機的生產商只來自於日本的Canon Tokki公司,而在三星與Canon Tokki公司的歷史上,三星曾經在Canon Tokki公司最困難的時刻讓其免於破產。

所以,三星才能憑藉與Canon Tokki公司的友誼,獲得了在全球OLED生產上的絕對話語權。

與三星相比,華為的重心和優勢在於基站和網路的建設,其在手機行業的影響力與話語權,遠遠不及三星的深耕程度。

所以,三星Fold的發布和失利背後,Fold並不會對三星的行業話語權產生多少影響,而華為Mate X在柔性基板不足的當下依然如期發售,更像是華為用研發實力對三星秀肌肉的操作。

作為普通消費者,摺疊屏手機目前因為產業鏈的不完善,而導致的各種缺點顯然並不適合普通人使用。

如果依然對摺疊屏有所期待,不妨等華為的Mate X看看。


路過,想起來之前我也是賣過三星手機的人,那個時候三星爆了,加上韓國作妖,那個時候三星手機基本賣不動,加上那個時候我也是個手機市場的小白,傻白甜的打價格戰,然後就創業失敗了。

那個時候三星就已經在研究摺疊屏技術了,所以火急火燎這個詞不太恰當。按照研一代,保一代,才到上市一代的說法,摺疊屏技術雖是最新出現,卻也擁有了進兩年的研發。

三星一直是安卓機皇這個地位真的是一時打不倒的,那個時候也賣蘋果,不過沒有三星有價格優勢,技術方面落後三星一代~一代半。

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的衰退,給國內的手機很大的發展空間,華為也是從那個時候崛起了高端機的路線。當然也真的是華為科技發展的快,華為人才的努力,在此時厚積薄發。

身邊有兩位在華為工作的工程師,他們真的很能加班,不只是996,加班也是華為的文化,有個華為程序員的孩子最先學會的三個詞是,爸爸,媽媽,加班。華為的技術真的是發展很快,也支持國產機的發展,對最新的華為機技術已經再向三星技術看齊。

說了這麼多,兩款摺疊機,我都沒有,也都買不起。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還是很希望有一台華為摺疊機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