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

不能羞。

思帝鄉

韋莊

1

思帝鄉:本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

2

陌:田間道路(特指東西方向的),這裏泛指小路。年少:即少年。風流:風度瀟灑,舉止飄逸,多指美好儀態。

3

妾: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謙稱。擬:打算。將身嫁與:把自己嫁給(他)。

賞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自白詞。詞中的女主人公一定是個不諳世事的天真少女,她相信愛情,更向往愛情,否則絕不會在一瞬間彷彿經歷了愛情的整個階段

首先是“邂逅”,場景很重要,它直接影響“一見鍾情”會不會順利產生。作者爲他們設置的是“春日遊,杏花吹滿頭”的大背景。春天是個愛情容易萌動的季節,所以李白說“春心蕩兮始波”,梁元帝蕭繹說“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而其中的“春心”正是指男女的愛情。有春天,又怎能沒有花?彼時,杏花正紛紛飄落,春風一起,吹得人滿頭都是,真是如夢似幻。女孩們在這種美妙的環境中,早已把自己臆想成一位公主,急待王子的翩然而至。

其次是“相戀”,這裏是指女孩子的單相思。果然,她終於望見了意中人,那位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的少年郎,“皎如玉樹臨風前”,對!就是他了。“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一個“足”字抵得上千言萬語,少女對少年的愛慕之心自不待言。

接着是“成婚”,當然這也是出於少女的想象。她說“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能嫁給她“我”這一生也就別無所求了,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坦然接受。一個“休”字,果斷乾脆,極爲有力地表現了意志之堅決,而這正是愛之深的體現。

最後是“分離”,這是少女所預想的最壞的結局。由“縱被無情棄”可以推測,女子婚後並沒有犯什麼大錯,而男子卻強行休妻,即“出妻”。比起“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放妻,“出妻”則更顯無情。可是,即使這樣,女孩依舊無怨無悔,說“不能羞”,即不以之爲恥如,因爲在她看來,愛情是美好的,只要轟轟烈烈愛一場,任何代價她都願意付出。

可以看出,女孩不僅會有“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的衝動情緒,還會有“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的理性思考,這兩個念頭之間,其實經過了很多複雜的心理活動,令人感動的是她最後的選擇。

小詞語言質樸,格調明快,形象鮮明,在衆多綺靡濃豔、傷春悲秋的作品,無疑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感謝你每天都“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