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因,美籍德國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四大先驅之一,以開創群體傳播中的經典實驗、群體動力學的研究與教育,並創建參與性組織管理的模式以及提出大眾傳播的「把關人」理論而著名,代表作《個性動力論》、《拓撲心理學原理》、《解決社會矛盾》。

對傳播學貢獻 (1)將心理學知識引入傳播學研究,研究團體力量和團體規範對其成員行為和態度的影響。二戰中他將群體動力論應用於對軍隊士氣的研究和勸誘人們改變飲食習慣的研究。

(2)提出把關和把關人概念。

1947年在關於如何決定家庭食物購買的《群體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把關人」概念,後經懷特、麥克內利、巴斯完善,成為傳播過程內在控制機制的一種重要理論。 「把關」實則就是信息的篩選和過濾,網路信息傳播中布滿了把關人;「把關」的除了人之外,還有一些規則,但是所有規則都是人掌握的,個人才是理解「把關」的關鍵;研究「把關人」實際上是研究導致把關人作出某一決定的因素,即個人在把關時的主要動機和目的。

(3)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派代表。

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形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學派之一,誕生於德國,後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該學派既反對美國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元素主義,也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公式,主張研究直接經驗(即意識)和行為,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不等於並且大於部分之和,主張以整體的動力結構觀來研究心理現象。該學派的創始人是韋特海默,代表人物還有苛勒和考夫卡。(4)實驗方法的早期採納者之一。控制實驗法是對某些實驗因素加以人為控制的一種實驗方法,只在室內進行,由盧因和霍夫蘭引入傳播研究,適用於微觀的、探究因果關係的研究。步驟大體包括:(1)提出假設;(2)簡化因素模式,確定自變數與因變數;(3)控制與實驗;(4)統計分析實驗數據;(5)得出結論,檢驗假設。研究者可以主動控制實驗因素,且實驗本身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情境較純粹,標準化程度高,但人為因素強,難以創作同現實生活完全相同的情境,結論必有誤差。

(5)創建了參與性組織管理的模式。

勒溫在1939年獲得了一個惟一的機會,即研究哈沃德製造公司在弗吉尼亞的一家工廠的參與性管理。由勒溫等人在哈沃德製造廠進行的一系列實地實驗表明:參與性管理導致產量增加。因此,勒溫成為組織學者和企業管理專家中的著名理論家。 (6)心理學中「場論」和「群體動力論」的最先提出者。

①「場論」是盧因借用物理學的概念來指稱個體在當下環境中所受到的外力影響,據此研究處於「場」中的個體行為的變化,強調環境內複雜的因素和變數相互之間的影響。場論涉及的理論內容可追溯到哈貝馬斯對公共輿論的起源研究。事件是由個體所處的當下環境的各種力量所決定的,這個「場」也被稱為一種生活空間,它是個體行為的私人環境,或是圍繞著這個個體的社會環境。

盧因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群體傳播中個體認識與環境的關係問題,研究重心在於群體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他運用控制實驗的方式對有關兒童行為、企業的職工參與性管理、空間距離對群體交流及傳播網路形成的影響、二戰期間有關食品習慣改變等的研究,關注的都是群體影響問題。 ②群體動力學是場論的一種運用,由盧因最早提出。研究群體與個體的關係,特別是群體規範對個體行為的制約。群體的內聚力鼓勵群體的成員遵守這個群體的規範。對美國傳播學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層面和方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