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手機》上映,那個時候,手機市場上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三分天下呢,很明顯摩托羅拉明顯佔據優勢,而電影播出以後,摩托羅拉手機鈴聲也成了一種競相追捧的時尚。

《手機》的內容在葛優、張國立、徐帆、范偉精湛的演繹下,既詼諧幽默、又寓意深刻,令人過目難忘。

如今馮導和劉震雲再次組合拍攝《手機2》,本人的期待程度應該在5個+號。

另外,大家競猜一下,《手機2》裡面會用哪一款手機道具呢?是國外品牌蘋果、三星還是國產大牌華為、小米呢?

歡迎關注「芙蓉街6號院」。


《手機2》什麼時候開機拍攝,還沒有看到權威的報道,但是開機拍攝是絕對要乾的。這是因為:

一,既定的計劃,想要變更計劃,可不容易。畢竟這些娛樂界的撈錢高手的心裏面——「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收入」。所謂的檔期亦即掙錢的機會是按照計劃來安排的,錯過一個檔期後面就是「骨米諾派效應」,有時候還會顧此失彼,後果當然就是經濟上的損失,所以不開拍是不現實的。

二,《手機2》剛剛漏了一些消息,就遭到崔永元的抨擊和揭露。現在雖然輿情已經轉變了方向,但是有關劇本的內容估計要做大的改動,讓其更加合理,讓其不易對號入座;如此就要耽誤一些時間,開拍估計會延期。

三,崔永元對《手機2》的開炮,使該影片充滿了無限的懸念,最簡單的一點就是許多人要看看哪些劇情和崔永元「不謀而合」?老崔的怒懟間接的為該片做了無償的宣傳。(圖片來自網路)

四,馮小剛團隊的粉絲可能就憋了一股氣,要看電影,給他們強力的支持。而崔永元的團隊粉絲有多少人是真抵制,哪些人是口是心非,哪些人又是出於一時義憤隨口一說呢?估計馮小剛團隊一評估,會認為機不可失,反而要加快進度開拍!

五,我想,管理層不會幹涉。偷稅漏稅是其他部門的事,只要影片內容不涉及「禁區」,個人恩怨不成其為「禁止」的理由。實在放不下,還有法院供他們選擇!

我喜歡喜劇,但不會去電影院給他們做貢獻,電視上看看就行了,早遲沒關係!


《手機2》如果開拍的話,還是非常值得期待。先回顧一下《手機》

當年的摩托羅拉,如日中天,經典的廣告語,hello, moto讓記憶深刻。

那時候的手機功能非常單一,就直接電話發簡訊,這樣就能引起那麼多的故事發展。現在的手機又能上網,又有安全功能,又有定位功能,聊天生活工作,離開了手機你還能活下去嗎?

現在的手機這麼多功能 ,你讓故事的情節變化,矛盾衝突,又有了更多的選擇。到時候葛大爺一上來,不用開口,已經笑倒一大片。再把徐帆,張國立,何冰這些大神給弄過來,不用任何炒作絕對火。

我是無所不能的河西老牛。

作者:金滿樓

最近因為電影《手機2》的事,整個娛樂圈乃至收稅圈都給崔永元雷爆了。

問題的緣由,恐怕還在於2003年的那部《手機》。

那部電影,導演馮小剛、編劇劉震雲、小三武月的主演范冰冰。

這回算是杠上了,一個也不能少。

為什麼會這樣呢?電影《手機》里的脫口秀節目《有一說一》,一看就知道模仿的《小崔說事》。

據說,在電影醞釀階段,馮小剛、劉震雲還找崔永元了解過欄目的情況。

趕巧了,電影剛出來,小崔正犯抑鬱呢,很多人都認為電影里搞小三、亂七八糟的嚴守一就是以崔永元為原型。

好了,小崔由此病情加重,誰之過?

更有甚者,當時小崔正找新人和晶來頂替自己,而電影里的小三偏偏叫「武月」。

您想想,「和(平)」對「武(力)」,「晶(三個日)」對「月」,您說不是故意,誰信?!

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事都過去十五年了,沒完。

《手機2》的主創、主演人員,還是原《手機》的原班人馬。

崔永元當場炸毛了!!!丫丫個比,這事非給你攪黃了不可!

現在好了,在《手機2》剛剛開始宣傳,崔永元立刻開啟了機關槍戰鬥模式,沖著范冰冰、馮小剛、劉震雲等一干人猛烈射擊,娛樂圈一時兵翻馬仰,狼煙四起!

更可怖的,崔永元宣傳自己抽屜里有一堆演藝界的「陰陽合同」(洗錢),把收稅圈的人也給招來了,這事就是想小,也小不了嘍!

所以,這個《手機2》能不能順利上演,恐怕還是個問題呢。

就算是上映,在這場如此大的風波之後,又會有什麼結果?

事態如何發展,不可預測!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除去《復仇者聯盟3》在影市「大殺四方」,還有另外一個國內觀眾頗為關注的消息——馮小剛宣布新片《手機2》正式開機。時隔十五年重啟這一系列,但今時不同往日,馮小剛還能否藉助「手機」這一題材讓觀眾產生共鳴?經歷了幾部文藝片的起伏,近幾年國內的喜劇市場已經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開心麻花等諸多新興喜劇人的包圍下,重回喜劇之路的馮小剛又能否再登「王者」之位呢?


熟人回歸管用嗎?

在馮小剛宣布《手機2》開拍消息的同時,該片主創陣容也隨之浮出水面,包括編劇劉震雲,以及主演葛優、范冰冰、張國立、徐帆、范偉等前作原班人馬將悉數回歸。十五年間,他們在影視圈創造了無數佳績,人氣、影響力都比當年有了巨大提升,正因此也有不少網友將其稱為當今華語影壇的「絕版陣容」。但分析這份演員名單不難發現,在當今年輕人唱主角的影視圈,他們顯然都已不再是票房的保證。當手機的功能從2003年打電話、發簡訊演變為社交載體的今天,馮小剛如何用一群中老年演員來演繹年輕人的社交世界,贏取觀眾共鳴,這似乎才是《手機2》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所在。

事實上,回顧馮小剛近年來的作品,即便是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的《芳華》,雖然是一部講述「『老炮兒』青春」的故事,但依然依託了鍾楚曦、苗苗、黃軒等中青年演員,這才做到了對更寬廣年齡層觀眾的覆蓋。這一次《手機2》重啟,或許還有更多新面孔尚待公布。


喜劇片已不是馮小剛的天下?

馮小剛有多久沒拍喜劇了?五年。上一部,還是2013年的《私人訂製》,再之前則是2010年的《非誠勿擾2》,而上一部真正讓他贏得市場認同的喜劇片還要追溯到2008年的《非誠勿擾》。雖說《手機》珠玉在前,但時隔多年他有能否重新贏得觀眾認可呢?

在馮小剛遠離喜劇的這些年裡,國內喜劇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寧浩、黃渤、徐崢他們逐漸鞏固自己的地位,以沈騰、馬麗、艾倫為首的開心麻花團隊更是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而回顧馮小剛之前的幾部喜劇作品,從《非誠勿擾》到《私人訂製》,他結構鬆散的段子式架構,一直是被業內詬病的「硬傷」,人們看到的仍舊是《甲方乙方》式的套路。那麼《手機2》,馮小剛又能否擺脫「新瓶裝舊酒」的模式呢?


如今的「手機」已不是當年的「手機」

2003年《手機》上映時,恰逢手機剛剛普及,在很多觀眾眼中它還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彼時人們思考的是手機會給自己的生活、情感帶來何種變化。馮小剛聰明地將人物設定在了嚴守一、武月、費老等社會高端群體之上,滿足了觀眾獵奇的心理。而十五年後,手機早已走入百姓生活,它也從當初簡單的通訊工具變身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發密切地滲入人們生活。

從馮小剛如今發布的消息來看,葛優、范冰冰、張國立在片中仍將繼續嚴守一、武月、費老的身份,那麼,他們的「朋友圈」能否代表觀眾的「朋友圈」呢?於是,也就引發了關於《手機2》的另一個思考,馮小剛如何將當初那個獵奇向的故事變成一個真正能讓觀眾產生共鳴的「接地氣」的故事。


開屏君答曰:在之前的柏林電影節期間,外國知名媒體《綜藝》曝料,馮小剛下部執導的電影將是《手機》的續集《手機 2》,電影預計今年開拍。

從2016年至今,馮小剛在保持著一年一部的產量同時,也成為了第五代導演中少數還能成功駕馭市場的人物,《我不是潘金蓮》獲獎不斷,而《芳華》更是口碑票房雙豐收,這這種局面下,馮小剛導演的新作就更加令人期待了,況且,這部電影還是馮小剛早年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手機》的續作。

一說起當年那部《手機》,除了馮小剛,還有兩個人不得不提,其一是劇本原著的作者劉震雲,其二便是人人都愛的葛大爺。

劉震雲作為中國頂級作家,其作品語言幽默樸實,樸實簡潔,深受廣大群眾喜歡。他與馮小剛合作的四部電影《一地雞毛》《手機》《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均取得出色的成績,這對老搭檔如今再度聯手,由劉震雲親手打造《手機2》的劇本,僅此一點就足矣讓人期待。

馮小剛還曾透露:《手機2》要探討人是機器、科技的主宰,還是科技和機器主宰了我們人類,它既是一部喜劇也是一部恐怖片。這種與前作截然不同的嶄新視角必然會點燃不同的火花,《手機2》究竟會向觀眾講述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除了劇本,人們最關注的問題當屬選角了。2003年的《手機》中,葛優的出色表現無疑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而《手機2》作為續作,葛大爺能否回歸也成為了觀眾矚目的焦點。葛優作為馮小剛的「御用男主」,在馮導的絕大部分作品裡都展現了出色的表演,當自2013年的《私人訂製》後,葛大爺和馮小剛導演已經連續5年未曾合作,這次《手機2》是否會成為兩人再次合作的契機呢?

這個問題目前尚未有結果,但馮小剛曾表示「我選演員還是要看演員的性格和劇本角色是不是吻合,再有就是演員的表演是不是有爆發力、有魅力。」並提及如果有機會跟楊冪、王麗坤、Angelababy、小宋佳等人合作,她們也會被認為是很好的演員:「我覺得沒有不好的演員,只有不好的導演。」

在上一次的《手機》中馮小剛啟用了當時還是新人的范冰冰,讓范爺一舉拿下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的獎項,而《芳華》中新人苗苗、鍾楚曦同樣備受稱讚,這些案例在前,馮導調教演員的能力毋庸置疑,那麼《手機2》中馮導是否會選擇這些口碑不佳的流量女星呢?如果是,不管馮導能否拯救她們的演技,恐怕又有一場口水仗要打了,這倒也符合了馮小剛「每導必撕」的習慣,坐等看戲。而無論怎樣,《手機2》都會是開屏君2018年非常期待的一部電影。

版權所有 開屏映畫(微信ID:ikaiping)電影照亮生活


《手機二》的開拍就是《手機一》的延續,而手機一它給崔永元老師的家庭帶來及大的傷害,包括主持人和晶,我們普通老百姓當時大多是不了解手機一的編劇原因,因此,現在網上通過《手機二》的開拍,人們的認知能力有所加強,所以,《手機二》的開拍人們是不被看好的。


期待與不期待要看片子本身,如果能拍成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品,給人民大眾以美的享受,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自然期待,我相信也不會有人反對!

但如果像手機1一樣,藉以影射和攻擊他人,不僅不期侍,還會強烈反對!

導演也罷,演員也好,他們的作品與演出當應給人以快樂,勵志與精神鼓勵才好,所以一個好的導演,一個優秀的演員,德藝雙馨非常之重要,不具備這個,拍好戲,演好戲就會很難了。

旦願手機2要拍,就拍成人民之需要的藝術品,否則,不拍也罷!


當初的《手機》和即將拍攝的《手機2》都是表現對手機對人們生活影響,我覺得應該不錯,至於某些國嘴膨脹到對號入座那就隨他去吧,他的支持者有幾個是買票看過電影的,至於他揭露了娛樂圈的某些黑幕我倒是喜聞樂見,但對於他最後竟然把所謂的揭露說成誤傷,還把責任推給別人,這也算國嘴的脊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