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校財政學學科去留引發爭議)

事情貌似在嚮兩個極端發展。

一邊是2017年年初中山大學財政係閤並取消,有專傢判斷一批985、211大學的財政學科在走下坡;另一邊,中央財經大學、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的專傢們想藉著財稅改革的東風將財政學重塑。

蔡方(化名),北方一所全國著名985大學的財政係教授。他常開玩笑說,自己所在的財政係能“存活”到自己退休就不錯瞭,“感覺財政係再活十年到二十年就關門瞭,因為學生就業情況不佳,本科生招不起來”。

蔡方看不到財政學的希望。他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某大學老師本科不是財政學,碩士博士國外學的也不是財政學,結果迴國後教的卻是財政學的核心課程,“這是否意味著這個專業已經沒有門檻瞭?”

一部分學者已經看到財政學眼下正麵臨的問題。

2018年2月3日—4日,中國財政學會在河北廊坊召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財政基礎理論研討會”,會議中提齣傳統財政學將財政問題歸為經濟範疇,財政學被當作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往往被稱作財政經濟學或公共經濟學,從政治、法律、社會視角對財政學的探討也被劃歸到其他學科,如財政社會學、財稅法學。分散在各個學科的財政學實際上隻是看到財政學的某個局部,是碎片化的認識,嚴重製約瞭財政學發展,實際上財政學並非是哪個學科的分支,而是一門基礎學科。

東部一位重點大學的的財政係主任,在財政口工作瞭二十年,現在感覺越來越不知道怎麼弄?要麼搞研究,要麼搞實務,財政是國傢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運作的時候需要牽扯到國計民生的方方麵麵,為什麼專業會是這樣?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學校的問題,還是定位的問題?

財政學的三個世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是毛澤東主席名作《憶秦娥·婁山關》中的一句詞,這也是蔡方形容現在財政學改革的一句詞。

蔡方認為,財政學科在新中國的曆史上有過無比的輝煌,在市場化轉型的時候迷失掉瞭很多東西。首先是財政學輸送給社會的畢業生,沒有滿足中國對財政、稅收以及管理人纔的需求,“70%的‘産品’改行瞭”,蔡方把財政學的畢業生比作“産品”。畢業之後,學生都去做金融瞭,社會對財政人纔的大量需求,卻沒有滿足。

從杭州到上海再到華北的幾所重點大學的財政係,在蔡方眼裏都在走下坡路,甚至是在衰落。

蔡方認為現在綜閤性重點大學的財政係分為三個世界。他認為,廈門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財政學相當於武林中的少林武當,屬於第一世界;山東大學、武漢大學等綜閤性大學的財政學是第二世界,“因為校領導重視”;其餘的綜閤性重點大學就是第三世界,而且這些學校都是響當當的,但是財政係“聊勝於無”。蔡方笑言,“帶係的都幾乎沒‘戲’瞭”。

2017年,中山大學財政係取消而與經濟係閤並,似乎更印證瞭蔡老師的看法。

在蔡方看來,中山大學或許是財政學多米諾骨牌倒掉的第一個。更讓蔡方擔憂的是,如果綜閤性大學的財政學垮瞭,專業財經類院校的財政學也不會存在多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為綜閤性大學畢業的學生很多去瞭專業財經類院校深造或當老師,為專業財經類院校提供學生和師資力量,當綜閤性大學的財政學倒掉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財經類院校被“釜底抽薪”。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相比財經類院校的財政學,綜閤性大學的大部分財政學活著已經算不易瞭。

活著不易

中山大學財政係撤銷並係或許隻是一個開始。

時任中山大學財政係主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係教授林江告訴記者,財政係的老師人員不是很多,通過並係的做法,將財政係並到經濟係,但是財政專業沒有取消,但是之後怎麼樣,林江自己也無法判斷。“並係之前財政係一級能有五十多人,這兩年財政學20來個人,全年級係裏各個專業400人,金融能有100多人。”林江錶示。

財政學的衰老或者沒有變化更是體現在這些年財政學的會議中,上述東部一位重點大學的的財政係主任告訴記者,財稅口參加會議的人員幾乎八年、十年沒有變化。現在的財政學相對來講不如那種純粹財經大學清晰,學科的研究主旨不是很清楚,對於財政學科的歸屬不是很清晰,一般都是應用經濟學,但是財政本身是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學問題很難確定,還有政治和公共管理的關係,放在單純的經濟學裏似乎不足以涵蓋足夠的財政學。

林江看來,財政學科很重要,財政主要還是通過政府收支活動,探討對市場經濟的影響。財政學本科畢業的學生主要進財政國地稅,學生的齣路和金融學之類的齣路相差比較大,考公務員,都可以考,但是進入市場的專業,財政學就不如金融之類的專業。現在財政學專業的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在對政府的運行瞭解上沒有特彆大的差距,使得這個專業有些走嚮衰落。“與金融相比,財政在招生以及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未來的齣路不匹配財稅口的學生,齣口大部分是公務員,齣口比較窄。金融引進的國際人纔很容易本土化,而財政在國外學的在國內應用比較慢,國外純粹是研究公共經濟學,與國內的財政學並不十分閤適,國內的財政學範圍比國外的公共經濟學範圍要廣。”林江告訴記者。“財政學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齣路,現在我瞭解到有些學校因為財政不具有經濟意義,而將財政學的不少碩士名額給予金融專業。”東部一位重點大學的財政係主任認為,從國傢分配論到公共財政論,再到現在缺乏一個定位理論。當下財政學科的研究者們麵臨的問題已經迴到齣發點,就是財政學科是什麼?應該乾什麼?能乾什麼?

現在的財政工作不是以前的簡單工作,據經濟觀察報瞭解,現在財政部的某個司局招人,有法律的、語言的、國際貿易的,財政學的專業並沒有什麼優勢。

當然全國範圍來看,也並非所有的綜閤性重點大學的財政學都在走下坡路,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的財政學科都是非常強的,還有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和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中國社科院財稅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財政學會副秘書長楊誌勇,之前曾任廈門大學財政係副主任。他認為在廈門大學有財政係的傳統,廈門大學在五十年代,改成文理並重的大學,當時要把財經類應用全部並到上海財經學院,但是相當部分人留在瞭廈門大學,比如鄧子基等。1987年,進行一次評重點學科,當時廈門大學財政學是全國唯一的財政學重點學科。

楊誌勇選擇瞭從曆史的角度去看財政學,認為看看前人是怎麼走過來的,更務實更紮實,能夯實學科基礎。

當財政學遇到問題之時,財政學的學者、專傢們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謀變,將財政學科從二級學科變為一級學科就是一條道路。

一級學科的誘惑

現在的財政學科歸屬於應用經濟學的二級學科,二級學科意味著985之類的國傢重點綜閤性大學是不能單獨設立財政學院的,現在一般情況下財政學科都是在經濟學院或者財政經融學院。比如中國人民大學的財政金融學院、廈門大學的經濟學院。

但是財經類院校是可以單獨設立一級學科,比如中央財經大學以前是單列財政學院和稅務學院,現在剛剛閤並為財稅學院。山東財經大學也設財稅學院。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財政的定位以及財稅改革的東風,使得不少財政學者專傢們希望可以藉此重塑財政學科,將其獨立為一級學科。

據經濟觀察報瞭解,現在不止財政學想變成一級學科,還有會計學、語言學等都在努力想變成一級學科。

前述某重點大學財政係主任告訴記者,財政學科變成一級學科並非不可能,之前與財政學同為經濟學之下的統計學已經獨立為一級學科。

在蔡方看來,成為一級學科對於現在的財政學來說,幾乎是唯一的齣路。但是需要重構財政學體係以適應中國的財政學體係。

財政學如何纔能變成一級學科呢?蔡方認為,財政學變為一級學科還是有可能的。從學科容量上看,財政學所要學的內容足夠多,其次就是社會需求也是存在的。第三,財政在推動國傢治理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財政學科的發展是中國現代化進程所不可或缺的。

成為一級學科有什麼好處?

楊誌勇告訴記者,首先教育部的學科評比是按照一級學科,因為一級學科裏麵各個差異性特彆大,如財政學與國際貿易差彆就很大,但是都是應用經濟學。成為一級學科之後,更能獲得學科資源的配置,更有針對性的資源配置。比如教育資金、師資力量配置。

最重要的好處是,財政學不再受經濟學相對狹隘的分析範式的束縛,能以更開闊的視野去探索財政學科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

若財政學是一級學科,那麼下屬的二級學科是什麼呢?一級學科下需要三個二級學科。

蔡方認為,財政學、稅收學、公共部門的財務管理都可以將財政學支撐起來。但是財政學沉寂瞭也快十年瞭,如果有新的研究方嚮,或許財政學能夠破繭重生,財政學能夠迎來更大繁榮時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