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吳瑞達╱綜合報導】

小米科技19日宣布延後CDR(中國存託憑證)發行,而因應投資CDR等而成立的6檔戰略配售基金(俗稱CDR基金),昨(20)日截止募資成效不盡人意,6檔基金雖都超過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募資下限,但僅1檔達到300億元的水準,距離500億元上限仍有差距。

騰訊一線報導,6月6日,由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和華夏基金申報的策略配售基金獲准成立,該基金產品封閉期為3年。今日6家基金將公布最終認購規模,以及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認購比例。

知情人士透露,6月20日,招商基金、嘉實基金等6檔戰略配售基金產品正式成立,募資最高的1家基金約達300億元,距離產品規模上限500億元仍有不小距離,但都超過產品規模的下限50億元。

基金業者指出,本次募資以個人投資者占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則未如預期。主要是因為法人機構可直接參與,譬如中國社保基金可以直接參與戰略配售,不用借道CDR基金。

該基金業者說:「其他機構可能存有『再等等』的想法。因半年後,就能透過證券市場買入基金份額,加上小米撤銷CDR申請,讓機構投資者認為目前形勢還不明朗。」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小米延後發行CDR對機構的募資影響並不大,因為先前業內預期投資對象,先是小米,隨後是百度,沒有CDR的時候,就做固定收益配置,所以對運作方面沒有太大影響。

報導指出,按照6檔產品的基金合約,在產品封閉運作期內,基金主要採用戰略配售股票及固定收益投資兩種投資策略。所以6檔產品都將以債券作為主要的投資標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