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讀中美關係:從《西遊記》說起)

解讀中美關係:從《西遊記》說起

作者:凡夫俗子,來自“凡夫俗子話財經”(ID:eric_fuzi),頭圖由視覺中國提供版權,插圖由虎嗅編輯搜集整理。

說在前麵的是,近幾天炒得沸沸揚揚的中美貿易戰,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若想領略當中一幕幕精彩的“戰況”,還請自行百度,那裏有無數專傢與媒體的詳細解讀。

不過,本文的確是因中美而起。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都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超級霸主。雖說曾經有蘇聯能夠長期與之抗衡,但終究還是隨著蘇聯的解體而“花自飄零水自流”。而後,美國徹徹底底在政治、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占盡主導,再無任何一個大國能與之抗衡,不少國傢甚至紛紛倒嚮美國,以求藉助美國支持來保障自身利益。

然而,近年來中國的強勢崛起令世人驚嘆,不僅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以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為代錶的“新四大發明”也赫然領先全球;同時,“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的實施,正悄然間改變著世界格局。

美國與中國,一個是發達國傢的龍頭,一個是發展中國傢的大佬;一個是資本主義的領袖,一個是社會主義的先鋒;一個意圖稱霸全球引領世界,一個隻求和諧共處。

想到這裏,我翻開瞭《西遊記》——對,你沒看錯,《西遊記》。

不過我想講的,與你所熟知的,可能會不一樣。

1

《西遊記》整本書,除瞭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曆經磨難斬妖除魔求取真經的主綫外,還隱含著另一條更具深意的綫索:佛與道之爭。

在中國神話中,自盤古開天闢地起,神魔妖仙鬼怪爭霸。之於仙界,常常被分為兩大陣營:要麼成道,要麼成佛;而前者往往都是處於絕對的強勢地位。

根據另一部神話作品《封神演義》中記載,佛教又稱西方教,僅有準提、接引二位教主聖人。反觀道教,不僅有道祖鴻鈞,那是聖人之上的存在,所有聖人的老師,還有盤古三清(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人母女媧。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要遠勝於佛教。

解讀中美關係:從《西遊記》說起

《封神真形圖》(颱灣“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清代墨繪本,書格)

在《西遊記》中,佛與道的勢力對比依舊如此,這從兩個陣營各自的領袖身上便可窺探一斑:

道傢神仙的領袖是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的金闕雲宮,辦公室叫淩霄寶殿,統管天上地下四大部生靈。其麾下有三清天尊、四大天王、五嶽五鬥、六丁六甲、二十八宿、三十六將。天庭之內,盡是太古英雄與上古名將;天庭之外,又設九司三省,北極四聖。另有附屬小天庭若乾,又有各路真人、遊神、散仙,不計其數。

佛傢神仙的領袖是如來佛祖,住在地上的西牛賀洲,辦公室叫雷音寶刹,不受玉皇大帝管轄,自己招兵買馬齣來單乾。其座下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羅漢、三韆揭諦、眾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小尊者聖僧、億萬無量無邊無數諸佛。

兩大陣營雖然同在一片天地間,但明爭暗鬥始終不斷。不過佛傢的弱勢地位一直都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直到美猴王大鬧天宮的上演,讓如來佛祖終於有機會在天宮諸位道傢神仙麵前揚眉吐氣,一個手掌便拿下瞭孫悟空,也令眾仙肅然起敬。

解讀中美關係:從《西遊記》說起

兒童繪本《孫悟空》(講談社,1949年)【日】宇野浩二 文,本田莊太郎 繪(書格)

然而,相比猴王被壓五行山,下麵的劇情可能更值得玩味。

為瞭慶祝如來降服悟空,玉皇大帝設宴招待各路神仙,如來佛祖自然也在內。其間,有個神仙提議讓如來為此宴會取個名字,如來答曰:“今欲立名,可作個安天大會。”

縱然是孫悟空也不過自名為“齊天大聖”,這“安天”聽起來,與其說是狂妄,倒不如說更像佛傢陣營的一種宣言。可是,在道傢的地盤上取名“安天”,非但沒有引來反感,反而獲贊無數。更有甚者,南極老壽星和赤腳大仙還紛紛為如來獻上厚禮,以錶謝意。

毫無疑問,如來佛祖是這次“安天大會”最大的勝利者,而他統領的佛傢也藉此機會在道傢陣營中揚名立萬。

風頭齣盡,如來佛祖迴到大雷音寺就做瞭一個重要的決定:傳經東進,時機已經成熟。這也標誌著佛傢正式走上瞭崛起之路。

與此同時,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佛傢采取的方式是“和平發展”,即將自己普度眾生的理念逐步自西嚮東滲透到凡人內心深處,而不是使用武力擴張,這與其大慈大悲的本性是相稱的;

第二,佛傢並未因為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到目中無人,畢竟玉帝隻是道傢陣營中的最高領導,本領有限,而真正的大佬級人物都還沒有齣手,佛傢的勝利隻是局限在這一迴閤而已,發展壯大還任重道遠。

但是之於佛傢,發展大勢一來,擋都擋不住。時也,運也。

2

唐僧師徒一路西行,構成瞭整個《西遊記》的核心部分。那麼問題來瞭:唐僧師徒去西天要乾嘛?

小孩都知道:取經唄。

可是承接上麵的文字,西天取經隻不過是錶象而已。真相在於:是如來佛祖要嚮東土大唐傳經,而不是唐僧主動要去取經。這一點從《西遊記》第八迴中的文字有所體現:

一日,如來佛祖喚聚諸佛、眾弟子,對大眾說: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瞭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曆韆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誰肯去走一遭來?

觀音菩薩道:“弟子不纔,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如來見瞭,心中大喜道:“彆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佛傢急需把握住東土大唐這塊廣袤的土地,將佛法嚮外頌揚,否則永遠不可能發展壯大。

於是,觀音菩薩選中瞭唐僧師徒,讓他們一路斬妖除魔,曆盡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大雷音寺得到真經。不少讀者也被大戰紅孩兒、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精彩劇情吸引得如癡如醉。

唐僧師徒每次經曆劫難時,結果僅僅是消滅一群妖怪嗎?

當然不是。

實際上,如來佛祖正是藉著唐僧師徒之手,在消滅“邪惡勢力”弘揚正義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將佛教理念沿途傳播開來。當然,效果也是顯著的,各個地方在領略瞭師徒四人的魅力與法力後,都紛紛心甘情願地改信佛瞭,其中不乏大唐、烏雞國、車遲國等從道教轉成瞭佛教的大國。

這也很好地解釋瞭,為什麼孫悟空一個跟頭就能完成的任務,卻偏偏要一步一步走上十四年的光陰。唐僧師徒的西天取經之路,恰恰也是佛傢陣營的崛起之路。

當越來越多的蕓蕓眾生願意給如來佛祖交香火錢時,你就會明白:佛教已是今時不同往日,其影響力之大,已然形成一股強勁的力量,讓佛傢逐漸可以同道傢並駕齊驅。

你說是擴張地盤也好,是搶人飯碗也好,反正佛傢的發展與壯大是事實,這一點不容辯駁。

3

當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時,道傢想方設法壓製佛傢的勢力擴張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細數唐僧師徒遇到的各種妖魔鬼怪,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天庭道傢的勢力、割據一方的野勢力、佛傢自己內部的勢力。不難發現,有著天庭道傢背景的妖怪,全都分布在取經之路的前半截。而解決方式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打得過,道傢主人及時趕到把妖怪收迴天庭;打不過,悟空上天庭搬救兵前來相助。

可是既然道傢有心打壓佛傢,為什麼還要相助唐僧師徒呢?

原因很簡單:大傢同處仙界,和諧共處總好過撕破臉兵戎相見;更何況當年如來佛祖早已讓道傢諸仙見識到自己的強大實力,也是不敢輕易得罪。

道傢能做的,充其量也就是給佛傢製造一些小摩擦或者小麻煩,頂多延緩進程,卻無法扭轉乾坤,改變佛傢崛起這一大勢。

佛與道之間的明爭暗鬥高潮,在“大戰青牛精”一迴中展現得淋灕盡緻,各種BOSS悉數登場。我們不妨重溫一下這場戰鬥的始末。

解讀中美關係:從《西遊記》說起

兒童繪本《綉像西遊記》(1950年,下冊),【日】弓館芳夫 譯,水島爾保布 繪(書格)

話說唐僧師徒路過金兜山金兜洞,因八戒貪小便宜拿瞭人傢三件背心而被洞主獨角兕大王所捉獲,這獨角兕大王正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

太上老君何許人也?位居“三清尊神”之一,是道傢崇奉的至高神明,法力無邊,就連玉皇大帝聽到太上老君來瞭,也要親身去迎接,其道傢終極大BOSS的氣質一覽無餘。

師傅被捉,悟空自然要去搭救。可誰曾想,這青牛精手裏拿著一個十分厲害的寶貝,就是當年打到悟空腦袋的金剛琢,專門套人兵器。搞得包括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水德星君、火德星君等一票大神都毫無辦法。最後,悟空走投無路前去找如來佛祖幫忙。怎料如來卻說:

“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

解讀中美關係:從《西遊記》說起

《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明刻日本內閣文庫藏本)第五十三迴“如來暗示主人公”綉像,【明】李贄(托名)作,劉君裕、郭卓然 雕刻?(書格)

難不成如來怕這青牛精瞭?根本不存在,隻因佛祖深知,自己絕不能參與其中。否則往嚴重瞭說,佛傢大BOSS難免要與道傢大BOSS正麵交鋒,那麼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或許有人會好奇,如來佛祖與太上老君究竟誰更厲害?相信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因為這兩個人是堅決不能鬥法的。就像兩個超級大國的首腦一樣,每個國傢都擁有雄厚強大的實力,甚至手裏都握有終極法寶核武器,倘若開戰,大傢誰也占不到便宜。

事情是怎麼解決的呢?如來很智慧,他派十八尊羅漢開寶庫,取齣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戰,還特意囑咐道:如失瞭金丹砂,就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必可一鼓而擒也。

後來的故事大傢都清楚瞭:太上老君收瞭青牛精,所有武器都物歸原主,唯有金丹砂沒有還迴來。那麼這金丹砂究竟是個啥?《西遊記》原著中有詳細的描述:

“此砂本是無情物,蓋地遮天把怪拿。隻為妖魔侵正道,阿羅奉法逞豪華。手中就有明珠現,等時颳得眼生花。”

這金丹砂不是彆的,分明是錢!而且一粒金丹砂就是一座金山,十八粒就是十八座金山。擺明瞭如來佛祖是花重金作為買路錢送給太上老君,這也是佛教傳經成功後要收的一部分香火錢。

此時,老君又作何錶現呢?原著寫道:

“均平物我與親冤,始閤西天本願。魔兕刀兵不怯,空勞水火無愆。老君降伏卻朝天,笑把青牛牽轉。”

足以見得,老君是心滿意足的:好處可以讓一點給你,但是你得付齣代價,如此一來,我們皆大歡喜。

解讀中美關係:從《西遊記》說起

兒童繪本《綉像西遊記》(1950年,下冊),【日】弓館芳夫 譯,水島爾保布 繪(書格)

從那以後,有著道傢背景的妖怪真的再也沒有找過唐僧師徒的麻煩,佛與道的爭鬥也就此宣告結束。

有意思的是,這一場戰鬥起於《西遊記》第五十迴,終於第五十三迴,恰好位於全書中點,不知是否為作者有意安排,將道與佛兩祖置於正中間,以示平分鞦色,著實巧妙。

4

蕩氣迴腸的佛與道之爭,以這種方式結尾,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對於一直以來在仙界占盡主導地位的道傢來說,有遏製佛傢崛起的念頭乃是人之常情;不過,當運勢已定,佛傢的發展壯大不可避免,縱然是道傢本事再大,也不能做到逆天改命。或許道傢能做的,除瞭小打小鬧之外,便是占佛傢一點便宜以彌補內心的不平衡。長遠來看,唯有順勢而為方為上策。

迴到佛祖如來與道祖太上老君之間的關係,無疑是耐人尋味的:他們分屬兩個不同世界,但這兩個世界並不相互獨立而是交叉重疊;他們的信仰理念各不相同,但又擁有廣泛而牢固的共同利益並密切閤作;他們的神通或本領雖不能以實踐衡量,但卻平起平坐而非君臣主僕。

或許,這纔是兩個超級陣營之間關係應有的基本定位吧。

5

《西遊記》的故事講完瞭,我想說的你們也懂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