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中國金魚之都”,閩侯是“中國金魚之鄉”,金魚早已成爲福州的燙金名片。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背景下,如何藉助金魚帶動第三產業發展,搭建特色產業的展示窗口和平臺,引起市政協委員的關注。15日,市政協召開“推動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打造金魚小鎮”專題協商啓動會,明確課題組構成、調研工作安排等事項。

據瞭解,該課題組由市政協副主席林紹彬、林恆增任組長,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林輔勝、閩侯縣政協主席林建善、市臺盟主委甘海疆任副組長,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局等市直部門相關負責人和部分市政協委員爲成員。

閩侯縣荊溪鎮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關中村已經初步形成金魚養殖集中區,彙集了潘氏觀賞魚養殖場、閩侯觀園裏金魚養殖場、閩侯洋潤水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規模較大的金魚養殖企業,許多高端觀賞魚種在國(境)內外享有盛譽。此外,關中村所在的關源片區旅遊資源較爲豐富,關中村內有“歸農書院”、“故鄉農場”、“農業生態觀光園”等鄉村體驗遊項目,周邊有三疊井森林公園、天龍將軍山景區、龍台山生態園等成熟景區。

關中村交通便利,有可利用的非農保護和可縱深開發的沿溪山地、溪中綠洲資源,且具備生態園林式鄉村的旅遊資源。在這個村打造‘金魚小鎮’,有助於聚焦金魚產業,促進鄉村振興,並帶動周邊鄉村發展。”課題組有關負責人說。

啓動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和旅遊局等市直部門相關負責人圍繞規劃定位、政策扶持、項目引進、資金配套、宣傳推廣等方面建言獻策,爲課題組開展實地調研等工作安排提出建議和意見。

市政協委員王詩潤建議,在推動“金魚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可借鑑外地的先進經驗,賦予小鎮以養殖、展示、交易、科普等功能,並融入文化創意元素,不僅面向金魚產業鏈條內的專業人士,也要開發出多層次的文旅產品,延伸至普通人羣,進一步打響“中國金魚之鄉”品牌。

目前,荊溪鎮已初步確定“金魚小鎮”近期、中期、遠期發展目標,近期將以基礎設施建設爲主,中遠期將完善配套設施、延伸產業鏈條,最終建成國家金魚良種基地和綜合旅遊基地

記者瞭解到,該課題已列入今年福州市、閩侯縣兩級政協2019年度協商計劃,按照相關工作安排,3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展實地調研,6月至7月形成調研報告,8月召開專題協商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