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蘇

女人在婚姻裏最想怎麼樣?可能有些男人都會覺得女人還想要什麼,女人太無理取鬧了,錢是我賺的,日子也安穩,我想對我家裏人好一點怎麼了?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裏的蘇明哲,在給蘇父買房子差20萬首付時,和妻子吳非要兩萬美金,吳非不同意時,蘇明哲說“錢都是我賺的”一樣,

蘇明哲在劇中從一出場就把一個對婚姻無意識付出,並且無限透支自己婚姻的男人演繹的淋漓盡致。

吳非一個女人獨自帶着孩子在國外生活,她要送孩子上學,還要按時的去工作保證不遲到,她要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努力的賺來一份工資來保全她和孩子的生活質量。

可是蘇明哲的心裏並不能體會吳非的難,他覺得他回報家庭是必須的,吳非必須無條件支持,吳非和孩子過得怎麼樣,他並沒有意識去在乎。

吳非和蘇明哲打電話要離婚的那一幕,戳痛了多少女人的心,有太多的女人承受着一個男人“不顧小家,心裏沒有小家庭沒有婚姻只顧大家”的婚姻。

1男人別太“家寶男”了,過度的投入“大家”,就會傷及“小家”

首先說明,不反對男人有像蘇明哲一樣的孝心,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父母都是我們最該回報最該溫暖,最該盡所能給他們安穩生活的人,所以蘇明哲的孝順是對的,但是他對自己婚姻和家庭的不顧與透支是錯的。

男人結婚之後可以做一個顧”大家“的男人,但是不能做一個只有”大家“不懂得承擔婚姻的“家寶男”。

陳良就是一個“家寶男”,和妻子結婚6年的時候婚姻終於走到了盡頭,也許是離婚對他的打擊,才讓他明白,當初他和妻子孫羽的婚姻,他做的挺過分的。

結婚那年,陳良說服了孫羽不去度蜜月,而是把錢省了下來,給陳良準備結婚的弟弟留着買新房用。

結婚第一年的春節,陳良不顧孫羽懷孕,家裏賺錢的人少了開支多了的壓力,堅持在那個春節給他的父母,弟弟每人包了一個大紅包,爲得是不讓父母覺得兒子娶了媳婦忘了他們。

結婚第二年,陳良的女兒出生了,陳良的母親過來住了一段時間,原本女人坐月子都是男人照顧,可是陳良卻害怕自己的母親會看覺得他受委屈不高興,所以讓孫羽自己做飯照顧自己。

結婚第二年,孫羽生完孩子沒多久,陳良送他母親回老家之後,一個月沒回來,原因是家裏的老房子需要翻新了,他趁着回去的機會着手弄了,留着剛滿月的女兒和虛弱的孫羽獨自在家。

......後來,陳良總是會有各種理由和需要從他們的家裏拿錢寄回老家,長則半年,短則這個月拿了些,下個月還要拿。

父母年紀大了,看病吃藥需要錢,孫羽理解,可是讓她更無奈的是,老家的大事小事都要陳良跑,就連陳良已經在老家結婚成家的弟弟,還要陳良幫襯。

陳良常說的話就是“那是我的家,遇到事了我能不管嗎,”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小家,因爲他的“家寶”而生活拮据,壓力重重,“小家”的事他用心的管過嗎?。

一個男人結婚後懂得孝順父母,在乎家人是一項好的品質,但是凡事都有一個界限,愛“大家”要愛,不但能因爲只顧着“大家”而忽略和透支“小家”。

男人過度的爲“大家”投入,就會傷及“小家”,兩個家都重要,不能顧此失彼。

2一個心裏只有“大家”而沒有“小家”的男人,其實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

陳良並不覺得他的做法對孫羽和女兒有什麼不妥,那是他的家,家裏的莊家旱了需要用錢買水來澆灌,他得管;

家裏的親戚需要他父母幫忙,他就是幫父母維護面子也該出錢替父母借給親戚;

弟弟的婚姻生活經常鬧矛盾,弟媳想要買車不買車就嫌弟弟沒出息,他爲了弟弟日子過得好一點,買車必須得贊助一點.......

在陳良的嘴裏,總是有他惦記“大家”的理由,而且每個理由都讓孫羽無法反對,因爲只要她反對她就成了一個惡人。

可是誰在乎過孫羽的生活呢?房貸月月到時要扣,孩子上幼兒園每月的託費好幾千,再加上吃穿用度每個月他們的小家真的剩不下一點積蓄,

這些還不是讓孫羽最無奈的,最無奈的是陳良對小家從沒有用心和仔細的規劃過,他只記得他是從老家好不容出來的,他應該多回報他的“大家”,對於他們的婚姻陳良沒有付出維維護的意識。

和一個“家寶男”過日子,女人會有多無奈,多失望,也許女人最後狠心掉頭離開的結局是最好的答案,

她們是真的很累,她們在婚姻裏找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存在感,他們無法感受到愛人對自己和婚姻的在乎,她們無助迷茫,她的生活除了壓力就剩下埋怨,最後不願再對婚姻寄一點希望。

“大家”養育了我們,我們有義務儘量滿足“大家”裏家人生活上的需求,但是作爲一個男人,除了要“大家”之外,還有妻子和孩子也需要他用心。

不能說一個男人懂得孝順,結了婚依然顧“大家”就是好男人,一個男人能夠對“大家”用心,又能把自己的婚姻與家庭維護的好,纔是一個好男人。

顧“大家”與維護好“小家”都是男人的責任,維護不好小家,忽略對妻子和孩子生活的關注與付出,就是不負責任。

《都挺好》裏的蘇明哲後來終於反省自己,明白了他虧妻子與小咪挺多,挽回了即將破碎的小家。

女人對於婚姻想要的並不多,男人的一分責任心,一份有心和一份用心就夠了。

無論男人用任何藉口虧欠小家,透支自己的婚姻和家庭,都是一個錯誤的開始,把“小家”經營好了,“大家”纔可以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