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心中,尼姑和和尚們一樣,都是看破紅塵,內心一片凈土的出家人。她們遠離紅塵,每日與佛經為伴,與木魚結友,過著超凡脫俗,清幽恬靜的生活。但在明代,佛教正在往世俗化的方向發展,尼姑與塵世間的情感往往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以至於屢屢發生尼姑與和尚、世俗男子偷腥的事,敗壞社會風氣。 在明代饒州有一位尼姑,與士人張生相戀,不顧世俗的反對,最後還與張生結為夫妻,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甚至有許多文人作詩來唾棄尼姑的犯奸之舉。

還有一位常熟舉人名叫陳三浪,他獨自到京城參加會試,結果出門之後七天都沒有回家,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原來他是到了一所尼寺被尼姑收留了,白天他從尼寺中出來,晚上帶著酒又偷偷跑進尼寺中,天天飲酒作樂,直到最後他起了害怕之心想要逃跑,身子卻是消瘦得讓人難以認出。所以為了整頓這一亂想,朱元璋想到了一個妙招。

朱元璋下令道:「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許為尼姑女冠」。即不準40歲以下的女子出家為尼。從年齡上進行限制。之後,更是將年齡限制提升到了60歲。針對和尚,朱元璋下令:「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許為僧」。這幾則規定極大減少了偷歡事件的發生。雖然,這幾則規定無法杜絕一切尼姑和尚的私慾,但不管怎麼說,還是挺有效果的,維護了封建禮教。至此,佛門風氣煥然一新。沒想到的是,在朱元璋死後,其子朱棣卻想要殺光天下所有尼姑。

這件事還要從明朝白蓮教起義說起,當時朱棣正在遷都北京,而此時在山東蒲台發生了唐賽兒領導的白蓮教起義,聲勢十分浩大,朱棣很是重視,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遷都的成敗。因此,朱棣不但調回了在沿海抗倭寇的軍隊,而且從京城守備中直接抽調5000精銳之師一起去鎮壓唐賽兒。雖說官軍聯合絞殺下進展順利,但是唐賽兒卻在戰鬥中消失了。而朱棣很是氣憤,要求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因此,全國海捕,但是過去好幾個月都沒有抓到。而且,搜捕人員上書,唐賽兒很可能藏匿寺廟成為尼姑,因為,當時的佛門那可是世俗外之地,朝廷很少干涉。

為此,朱棣開始大肆的追捕天下尼姑,其中下面政府為了虛報政績,光冤殺的尼姑就高達一萬多人。可是一直到朱棣病逝,他一心想捉拿到唐賽兒的願望也沒能實現。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唐賽兒最後實在不忍心百姓替她受苦,於是決定自首,但自首後的唐賽兒便受到了官軍的殘酷的折磨,最後在要行刑的前一天突然消失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