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別火的《芳華》和《無問西東》,我是一部都沒看,原因很簡單就兩個字:怕喪。生活不易,有的時候就想能阿Q一點也是好的。

我媽總說我沒情懷,成天俗俗俗。我說哦,那怎麼辦,我總不能學沈復吧,你以為焦慮是怎麼來的,沈三白一輩子沒想過怎麼好好奮鬥,我可跟他不一樣。再說了,我也沒有陳芸,一輩子也沒盼著能有。

但是又說了,沈復什麼人,清代乾隆年間生人,雖然是「然其所終不為人知」,也就是沒人知道他咋死的,一輩子輾轉大半個中國,窮巴巴又酸的厲害,但是人家就是懷念自己媳婦都懷念的這麼清新脫俗的。厲害了。這就叫什麼,我的餘生,大部分都用來懷念你了,所以我寫了個《浮生六記》。

"浮生"二字典出李白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六記分別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其中之餘前四卷,後兩卷遺失。在中國文學史上,描寫情愛的詩文很多,但描述夫妻之情的卻是不多,況且沈復又寫得清新浪漫,實屬難得。

沈復的夫人陳芸,並不是封建禮教下那種呆板的女子,她識文斷字,賢惠解語,能女扮男裝同丈夫去看廟會,也能為了顧及與婆婆的關係自己忍下家人的誤會,重情重義,聰穎大方。林語堂先生在翻譯《浮生六記》的時候,曾在序里說「芸,我想,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而沈復,雖然出身書香門第,工詩畫和散文,但沒有參加科舉,一輩子不善於營生,後期家庭遭遇變故,便徹底困於生計,艱難度日。他身上有典型的文人自傲清高的特點,關於他的評論褒貶不一,但不可質疑的是他對夫人的情深不壽。所以對於這兩位人物,我只想說說美麗可愛的地方,理由的話,和開頭一致。

01

芸娘比沈復大十個月,幼時便相識。新婚夜,並肩吃飯,發現雲娘依舊瘦怯怯的和往昔一樣。芸娘說自己已經吃了幾年齋了。沈復心裡暗暗推算,發現芸娘開始吃齋的日子恰是他出水痘的日子,心裡便明白芸娘吃齋全是為了給他祈福。於是沈復便笑著對芸娘說:「如今我皮膚光鮮,也沒被水痘怎麼著,姐姐可以從此開戒了嗎?」

姐姐,好蘇不知道為什麼(捂臉)

02

沈復說自己是性格直爽,落拓不羈。一開始他覺得芸娘有像迂腐的儒生,拘泥多禮。因為有時為芸娘披衣或整理衣袖,芸娘都會連聲說得罪,遞東西也是起身來接。沈復覺得人家禮數太多,說人家禮多必詐,說自己覺得恭敬在於心,而不在於虛文浮禮。可是芸娘說:「至親莫如父母,我們可以對父母內心恭敬但外在卻表現的放肆狂狼嗎?」

沈復是服氣的,從此之後 「豈敢豈敢豈敢」、「得罪得罪得罪」。

可愛。

03

一日,沈復聞到芸娘鬢旁的茉莉,說茉莉在芸娘頭上沾了油粉,比他們焚的佛手還香。

芸娘說,佛手是香中君子,香味在有意無意之間;而茉莉是香中小人,需得接了人的勢頭,香的諂媚不正經。

沈復說,那卿怎麼遠離君子親小人呢。

芸娘說:"我笑你這樣的君子,卻愛我這樣的小人呢。」

是了,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可你就愛我這樣的小人你說怎麼辦呢?

後來,沈復鼓勵芸娘女扮男裝同他去廟會,一起游太湖,飲酒作樂。芸娘讓沈復的朋友們AA,出主意雇了個餛飩攤在他們遊玩賞花的時候溫酒煮粥。再後來,家中變故,貧寒交迫,芸舊疾複發,兒女離散。

若說沈復是生活沒計劃又不會養家的酸腐文人,那芸娘就是能滿足他時時刻刻才思雅趣的愛人。而對芸娘來說,沈復支持她理解他去看外面的世界,雖然還需要芸娘自己補貼家用,但也告訴她才子的刻薄和山水的意趣 。然而芸娘血疾複發,最後相守不過二十三載。

只怪我情痴,芸娘自己幾次這麼說到。

所以,怪我情痴罷,不曾怪你不善營生,這一生歡歡喜喜,坎坷波折,匆匆而過,也就是這樣了吧。你做那幅月老圖的時候,我想著「他生未卜此生休」,但若是兩人痴情起來,果然會讓神靈注意到吧。這一世不敢忘,只願來世,還要再相見啊。

weixin.qq.com/r/cjlWTs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