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939.jpg

不得不説,在沒到東里車站前,被網絡及報刊上各種“絕美寧靜”、“遺世獨立”、“花蓮山綫最美”等等的字眼撩撥的内心難耐了。經不起這樣的誘惑,於是心懷無限期待、跟隨google地圖、興衝衝而來。

第一次遇見歡迎進入站臺隨便拍的車站

然而到了車站跟前,看到一幢嶄新白色建築上寫著“東里車站”四個字時,我還以爲我來錯了地方。光憑這車站外形就與“絕美”、“最美”等形容詞完全不沾邊,因爲外形實在過於普通。而光禿禿的停車場在烈日炎炎下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進入車站,見到有指示牌專門為拍攝者指引路綫,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畢竟,有車站擺出如此歡迎拍攝的姿態還是第一次遇到,而且,重點是還讓進入站臺拍攝!被如此的溫柔對待,心裏還真是滿滿的感動。

花東最美山綫僅指站外風光,與車站本身無關

進入指定拍攝的三層高站臺,視野豁然開朗,因爲在這裏可以一覽花東縱谷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以及延綿起伏的中央山脈!坐在站臺邊沿,抬望眼,天空湛湛、白雲悠悠、天戴其蒼、地履其黃、雄鷹展翅、群鳥翺翔;低頭望,田野翠綠、農舍儼然、紅頂白墻,阡陌交通,三兩農人田間勞作,偶有汽車緩緩駛過;仔細聼,不遠處的教堂内有唱經聲以及學校裏孩子朗朗讀書聲也在耳畔交替回蕩。一切都很舒緩,伴著和煦的春風,一幅大自然的美好畫卷徐徐展現開來……這才明白了,原來“絕美寧靜”、“花蓮山綫最美”也非虛言。但是啊但是,這些形容詞其實形容的僅僅局限于站臺上看到的景色,而非車站本身。

因此,在這樣美好的景色面前,我並沒有被衝昏頭腦。我是來幹什麽的?來拍車站和鐵道的呀!車站建築既然毫無特色,那麽鐵軌呢?放眼望去,平直的鐵軌既沒有蜿蜒的縱深感,也不臨山面海。所以,對於一心想拍攝鐵道題材的攝影師來説,這裏絕非好的選擇,甚至根本就不必成爲選項。比不上一站之隔的東竹車站。可是,對於想拍攝縱谷風光的旅人來講,確實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你不能趕在稻子收割之後再來,我看到有邦友興衝衝來拍稻田風光,結果完美遭遇稻田收割完畢的慘淡景象:就像沒理好的頭髮,一塊深一塊淺。用一句歌詞形容就是:啊,多麽痛的領悟!

回去之後,又查了維基百科上東里車站的客流統計數據,十年來,日均旅客不足20人,在我游覽的半小時裏,的確沒有見到一名乘客。如此看來,車站建成如此規模,可見主要客群就是如你我一樣的游客和影人了。這麽想來,專門開闢攝影站臺,也實爲聰明之舉。

另外再説一句站前停車場。由於沒有任何綠化,過於暴曬,二月底還不算炎熱,車停半小時,車内已如火烤,夏天就可想而知。感覺就是想最大化利用土地來停放車輛,缺乏人性關懷。這也是台灣諸多停車場和大街存在的普遍問題。

最後,賦詩一首,是爲此行之結語:東里車站嶄新蓋,鄉間平地起高臺。可惜車站無看點、看點盡在站臺外。

小提示:

車站地點: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大莊路15-6號

游玩時間:20分鐘足矣,若拍照大約一小時

最大特色:可進入站臺自由拍攝,完全無遮擋

最佳拍攝時段:清晨、黃昏(好像所有的風光照都是如此……),在季節上記得趕在秋收之前。

DSC_6943.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