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娛樂民俗文化概述

葉良方

汕尾市有著悠久的民俗舞蹈、民俗音樂等民間文化藝術。宋元之際,中原和福建移民把各地獨有的民間藝術帶到海陸豐,一直流傳至今。並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創新,形成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姿多彩的娛樂民俗文化。

一、舞獅

「煎甜粿、睇虎獅」,每當春節來臨,舞獅是最受群眾歡迎的娛樂民俗,除夕凌晨子時開棚起鼓,待開門炮放畢,就可以進村參拜神廟、祠堂和到民宅拜年,迎祥獻瑞;及至元宵前「剎鼓」結束。以後逢廟會、慶典等喜慶日子亦可出獅活躍氣氛。獅班多在宮廟祠堂前的曠地上表演,觀眾圍成一圈觀看。傳統的舞獅除道具形狀不同和角色多寡不同外,其基本的舞蹈格式和次序是相同的。汕尾市舞獅計有:

獅猊,又稱金猊、俗稱虎獅。其道具是用竹架、紙張紮成經過彩繪的虎獅頭(重約8—10市斤),兼具虎、獅及貔貅等動物特徵並加以誇張的藝術形象;加上連接色彩斑斕的棉布獅被及獅尾,全長一丈余。舞獅由兩人各執獅頭和獅尾動作協調地起舞,並有大頭和尚(頭戴面具,身穿長袍皂服)、紫微仙童配合演出,有的獅班還增加美翠娘等角色。獅班約由40至100多人組成。凡獅班必隸屬於當地拳館。過去海陸豐城鄉遍布拳館,每年秋收後組織排練,聘請名拳師授武。表演時,先行「獅詩」,作出參神、打四門等動作。獅舞情節是:開場時,獅猊威風凜凜、四方張狂。紫微仙童為收服它,在大頭和尚的指引下,與之展開生死搏鬥。仙童身穿八卦法衣,頭戴如意冠,背佩寶劍,左手執仙拂,右手揮舞五綵球,以機智敏捷的身姿,將張牙舞爪的獅猊戲弄得聲嘶力竭,無計可施。喜得在旁觀戰助陣的大頭和尚歡欣跳躍,搖拍葵扇,鼓掌稱許。突然,獅猊張開血盆大口將仙童吞進肚裡,大頭和尚不知是計,急得他抓腮搔頭捶胸頓足,悲痛欲絕。獅猊自認為吞了仙童取得了勝利,也表現了假寐、梳理毛髮等滿足神態和動作。不久才感到腹痛難忍,就地翻滾,精疲力盡。仙童趁獅猊哀嚎時躍出獅口,縱躍獅背,制服了神獸。此時,舞獅進入高潮,鑼鼓鈸音調激越,氣氛熱烈。嗩吶手吹起歡快的「三寶賢」凱捷曲。自此獅猊改邪歸正,被民間視為吉祥物。整個舞蹈場面情態逼真,惟妙惟肖。舞獅畢表演拳術。除年初一外,均要表演「盤五彩」。

麒麟,其道具是頭蓋骨正中央有一個向前的金黃色彎角,角頂縛有紅色的布球,兩條紅綢帶往兩側耳後下垂;呈獨角頭、龍身、羊蹄、牛尾造型。麒麟被、尾與「虎獅」相似,長約一丈五尺,或八尺。由兩人各執麒麟頭和尾合作表演參神、打四門、咬虱、瞌睡、騰躍、翻滾等神態和動作。旁邊嗩吶、鑼鼓鈸演奏《山坡羊》等樂曲。舞畢,各拳師出列,表演月朗拳、羅山拳、甲子拳、吞吐拳等各派系的武術。坐館師傅「煞拳尾」後,開始表演精彩激烈的「盤五彩」。即拳對打(盤拳)、刀對打(盤刀)、棍對打(盤棍)、尖串對打(盤尖串)、鐵尺(或刀)對藤牌(盤藤牌)等5種武術套路以及空手對雙刀(或尖串)等對打。在激越亢奮的嗩吶、鑼鼓聲中,對打雙方鐵器的碰擊聲、喊殺聲和嗚嗚吹響的海螺聲,使觀眾彷彿看到古戰場的鏖戰情景,場面熱烈緊張,氣氛活躍。汕尾市較著名的麒麟舞有海豐縣城馬厝鋪獅班,其表演的雙麒麟舞屢獲全國、省市民俗表演賽金獎。海豐縣附城園山村的獅班舞青麒麟,有手持仙拂的魁星爺(頭戴猙獰面具),背掛寶劍手弄獅球的紫微仙童,手搖葵扇的米翠娘頭戴〔翹髻面具〕。而陸豐縣南塘鎮的獨角麒麟舞卻與眾不同,饒有特色,增加了大頭和尚、美翠娘、仙童、雙猴等角色和進行嘻戲、跳桌、穿火圈、穿刀圍、高台手翻落地等帶雜技性的表演情節。2006年5月,海豐麒麟舞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2008年6月,又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感仔獅,又稱蓋仔獅、湖仔獅,流行於陸河縣客家山區及鮜門鎮等地。與盛行沿海地區的獅猊的製作特點不同,其獅面較平,鼻子凹蹋,嘴巴不能開合,因此又稱為合嘴獅。雖其貌不揚,沒有大頭和尚和猴仔等角色配合表演。但在獅班中地位最高,其它獅隊與之相遇時,須向感仔獅行參拜大禮,繞側而過。感仔獅的舞獅動作和情節與舞獅猊相似。

五福獅,俗稱猴仔獅、合獅、鬥牛獅,始創於清代。流行於海豐縣的鮜門、梅隴、聯安等地。五福獅頭像、猴頭像、和尚頭像的製作,首先用粘性泥土塑成模型,在其表面用韌性極強的冰秋紙糊裱彩繪,最後在其表面塗上一層光油,既鋥亮發光又可避水。獅頭沒有角,短鬍鬚,細耳朵,額中間有個「王」字;眼睛不但可以活動,且會發光;獅嘴的上下唇用木板做成,可以開合發出聲響;表演時,五福獅左右有青猴、黃猴兩猴子和金星、善翁兩和尚環繞起舞。五個角色配合默契體現出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共處,且有翻跟斗、跳桌角、三角倒立等生動活潑的技巧動作。特別是其中與眾不同的「飛越高桌」的表演,非常吸引觀眾。擎獅頭者要一下子騰空越過一張高一米半、寬二米的高桌,並滾翻落地。還要在桌邊架上尖串和刀,尖刃向上,高出桌面尺余,表演者越過時不能碰到刀刃。技藝高的表演者,在越過尖刃之後,在高桌上倒立前行,然後騰空落地。意謂「過五指山」,頗具驚險特色。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拳師黃潭金帶班的五福獅盛行於鮜門鎮一帶。五福獅以梅隴金盤圍村較有名。清光緒年間,金盤圍村黃世民聘請紫金縣拳師黃振執教其子黃冠作的舞獅技藝,並聘請可塘羅山拳師父郭三教授武術,以後四代相傳,至民國時期村中習武者眾,人才濟濟,徒弟遍及海豐、惠陽各地。迄至現在,不但在市內表演,還經常赴惠陽、東莞、梅州等地演出,聲名遠播,長盛不衰。

節腳獅,是踩高蹺與舞獅相結合的一種難度極大的舞蹈,舞獅頭和舞獅尾的表演者均要腳踩兩根一米多高的高蹺邊走邊舞。尤其不易的舉獅頭者要舞動10斤重的獅頭。前邊引路的大頭和尚和仙童也同樣踩著高蹺搖著葵扇,揮舞銅鈴戲弄著獅猊表演。這種獅舞僅流行在陸河山區。

瑞象又稱神象。由清末民初笏口村名師陳雪隆創辦。其道具是用竹紮成象頭,再糊上多重冰秋紙彩繪而成,象鼻用布製成,可以自由伸縮,象被用布製成再加以彩繪。表演時需兩人執舞頭尾,從開場見禮、四方尋吃、吃後憩息、飽後回歸、收埸還禮等環節及禮節,舞瑞象基本按舞「白額青面獅」的套路(笏口村先輩原有舞白額青面獅)。但不同是整套動作表現較慢,表演方式有:伸縮拂拭鼻子,搖耳跺腳,仰天長吼等,重點突出瑞象的威嚴、穩重、自信、不相欺、憨厚可愛種種情態。其禮節和配樂與舞「虎獅」基本相同。音樂、武術與舞麒麟大體相同。以附城笏口、可塘蔡厝圍、東沖寮口村舞象較出名,屬瀕危民間舞蹈。

麒麟獅象,即麒麟、獅猊、象三種神獸的綜合舞演,僅流行於公平山區。表演時各需兩人執舞頭尾,再加上大頭和尚、美翠娘、仙童一共9個角色。1890年由公平墟富商鄒氏出資,興起於公平鎮西北社合興館。獅班聘請名拳師鄒娘水率領;全班18人,個個體壯力強,拳術精湛;後由著名拳師劉亞梅等帶班,表演吞吐拳、武當拳等拳種,享譽海陸豐。

此外,尚有五色獅、龍頭獅、金獅、大獅等舞蹈形式,但道具、角色和表演方式不同。

二、舞龍

舞龍也是汕尾市常見的一種娛樂民俗,造型取材自古代神話之龍。其舞蹈形式有:

滾地金龍,流行在陸豐大安、西南兩鎮,現僅有南溪村表演並在省市聞名獲獎。南溪村滾地龍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宮庭龍舞,明嘉靖年間,原居福建省漳州的黃氏家族遷居陸豐縣南溪村,帶來滾地金龍的舞技,至今已相傳17代。道具是用竹篾扎架裱紙繪成龍頭,其主要特徵是眼珠會轉、眼皮會眨、腮幫能翕動、嘴巴能張合、舌頭能伸縮,配上金鱗閃爍的龍被和龍尾,舞動起來活靈活現。表演時,由兩人鑽進龍被,足心相向,各操作龍頭、擺動龍尾,滾翻在地模仿龍的動作進行表演。即在開場的鑼鼓嗩吶聲中出場向觀眾示禮,接著龍頭昂起盤旋,龍尾呼應滾動,表演參神、巡洞、戲尾、戲水、洗鱗、盤伏、瞌睡以及伏蟄聽雷、駕雲飛騰等舞蹈動作。最後舞者轉身昂頭亮相,鑽出道具向觀眾致謝;主要伴奏打擊樂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樂器組合有鼓、鑼、鈸、嗩吶、笛、弦等,大嗩吶按不同表演情節吹奏「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等曲牌,舞畢亦表演「盤五彩」。1996年,南溪村被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2006年5月,汕尾市滾地金龍被廣東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經國務院批准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龍,也叫舞長龍,流行在陸豐縣城及其東南沿海地區。道具龍頭及龍尾由竹扎紙裱彩繪而成,並由棉布製成十至幾十節相連的龍身。表演時由若干強壯的青年執撐,前邊由掌珠的青年作各種戲弄手法引導大龍行進舞動,或停留在曠地上作隊形變換和盤龍、跳躍、飛騰等動作。

龍香,即以稻草紮成龍身,當中插滿點上火種的香條,再適量縛上竹竿支撐龍身進行舞演。這種龍體裁較短小,便於二三人表演。另一種龍香舞把稻草紮成的龍身固定在船隻上,龍身也插滿了上火的香條,龍船在海上浮游表演,入夜遠遠望去,由香火照亮的火龍彷彿就飛騰在水面上。

山龍船,道具用竹篾編製成聳起的龍船頭和上翹的龍船尾。並以薄棉紙糊裱彩繪。龍身用布繪上龍鱗連接上龍船頭和龍船尾。表演時由27人操作。其中一位吹銀哨指揮,一位纏布頭、扎腰帶穿短褂的撐龍頭,還有一位頭戴竹笠的漁民打扮者掌舵;其他24位操槳者為梳著清一色古典髮髻、穿藍褲白衣、戴紅紗巾的俊俏少女。她們在熱烈的鑼鼓聲中動作協調地作划船表演,有時還唱簡短漁歌,邊唱邊舞邊前進。

三、舞燈

舞燈在汕尾市民間具有悠久的傳統,屬於行進式的舞蹈。表演者利用夜幕舞動,突顯出其靈活流暢的英姿,也兆示吉祥、歡樂、和平的氣氛。

魚燈,又稱鯉魚燈。道具是用竹篾編成魚的骨架,裱上薄棉紙,彩繪成一條青黑色的鱷魚和九條紅色的鯉魚。魚長5尺,寬2尺許,魚腹處裝上一支竹棒,供支撐舞動時用。魚燈隊一般20人,分成兩組互相替換。表演者每人舞動一支魚燈,以左右兩手上下左右交替舞動,使魚身來回穿梭搖擺,在裝在魚腹中的魚燈照耀下,黑夜時分好似活魚遊動。隊伍中還輔以大頭和尚和美翠娘等諧趣逗人的面具舞,更增添熱烈的氣氛。

獅燈,即用細竹紮成獅頭、獅腹、獅尾三部分的骨架,獅頭和獅尾的骨架固定,獅腹與獅頸連結.然後糊上白棉紙,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彩繪成五色獅。獅高六尺,長八尺,圍四尺許,獅頭與獅尾下端各裝上竹棒,供舞者用。獅腹內裝有燈火,使晚上舞動時能照映出獅的天真憨朴形象。獅燈隊共25人,由10人執舞五隻獅燈,15人供替代用。在大鑼鼓、大嗩吶的伴奏下,獅燈隊在文藝遊行中表演著隊形的變換、穿插和模仿獅的走動、跳躍、翻撲等動作。其中也有大頭和尚和美翠娘的逗樂場面。

龍燈,道具用竹篾紮成龍頭、龍尾,並由棉布罩成的十幾節相連的龍身構成。遊戲時燃燭其中,將龍身映得通亮,由一人執龍珠引導龍燈蹁躚起舞。若干大漢支撐龍身作騰挪、盤旋、遊動等動作。

四、舞 蹈 曲 藝

舞蹈,是根據傳統地方戲劇劇情,由舞蹈演員扮演地方戲劇角色,手持表演道具,進行廣場式的民俗集體舞蹈動作。曲藝,是根據傳統地方戲劇劇情,表演戲劇角色唱腔,演奏民間曲調的說唱藝術。

【竹馬戲】舊稱梨園戲。起源於一種叫「竹馬燈」的舞蹈,是在唐代參軍戲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廣場戲,並逐漸流行到民間。竹馬戲在當地民間歌謠、小調、南曲等說唱技藝基礎上,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一些音東唱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漸形成,是從民間歌舞「跑竹馬」表演發展而來的地方劇種。至明代最為興盛,以閩南方言唱曲,流傳於漳州、龍溪一帶。明正統年間(1436~1449)從閩南傳入海陸豐各地。不僅西南山區的赤石墟表演其前期狀態的舞蹈動作和劇本,而且在中部的海豐縣城及沿海田墘墟也有蹤跡,表演其後期狀態的舞蹈動作和劇本。並且其唱腔有白字、西秦之分。道具系以竹篾扎形,外蒙綢布彩繪成馬狀;或以紅、黑、赤、青、花、白等紙,糊製成馬的形狀。另制馬頭、馬尾兩部繫於演員腰部作坐騎。演出時,竹馬的前節掛在演員面前齊腹高處,後半部安置在背後腰椎處,看起來演員就像真的騎在馬上,加之騎馬的動作表演,就惟妙惟肖了。原為12個兒童騎著l 2頭竹馬出場,扮演《昭君和番》故事。後刪除毛延壽和兩個太監的角色,存9個兒童每人身騎「竹馬」,分別演王昭君、國舅、番王、旗軍、小生、婢女等。開始時繞場一圈謂「踏四角」,每人唱一支曲子,邊唱邊作策馬徐行、賓士、跳躍等舞蹈動作。其中排列前頭的番兵稱「頭番」,手拿小竹筒,吹出聲響以指揮隊形;昭君手抱琵琶,著一品服;番王手搖白扇,穿番王服;狀元劉文龍護送昭君,姐弟相稱;小丑手拿小鑼或錢鼓;女婢手捏手帕;番婆排尾,稱「尾番」,手持蜈蚣旗。打擊樂起,表演者按著節奏,進行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有團場、南蛇游、交麒麟、鉸剪鼓、四柱穿、篦籬仔、疊馬、南蛇脫殼、八仙會陣、各歸洞府等。舞畢,站一圓圈,每人唱一段南曲。如王昭君唱:「回首長安,關山萬里,爰見君王思著漢,漢朝宮,漢朝奸臣,恨到延壽毛賊不仁,霧罩雲遮,於二君親都不見。」番王唱:「春日遲遲,黃花結子,牡丹藍色,海棠開了薔薇,看黃蜂共蝴蝶,來尋香味,雙雙對對,咱今唔敢痛於盆。」頭番唱:「今旦起程,是好日子,見伊狼主於萬里,馬鐵馬騎,娘娘寬懷,好時良宵,駕到番邦,快樂逍遙。」全場有跑竹馬、搬仙、送子、演戲文和錢鼓舞五個部分。行進中不斷變換隊形,邊走邊舞邊唱曲,動作變化有序。場面壯觀,氣氛濃烈。且曲調古樸,節拍行緩,旋律細膩纏綿,行腔委婉,具有濃重的鄉土風采和濃厚的民俗文化風味。清知名學者庄亨陽曾有《竹馬詩》曰;「一曲琵琶出塞,數行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馬首歡迎。」描繪了竹馬戲的情趣。

錢鼓舞又稱「拋錢鼓」、「踏錢鼓」,是一種歷史悠久,藝術獨特的民間歌舞。錢鼓舞是宋元間由閩南流入海陸豐各主要墟鎮的,至今已有750年的歷史。所謂錢鼓,即是邊上裝有若干銅錢,搖之發響的六角形單麵皮鼓;鼓面上繪有花鳥圖案,直徑約六至七寸。演員在樂隊奏完「柳青娘」和「雙清」等錢鼓舞笛套音樂之後雲步出場,先在圍觀的群眾中繞一大圓圈,然後在圈中心的約一個平方的四方形內,沿著邊線作各種動作和區位變化表演。大圓圈與中間小四方表演區構成一個舊銅錢圖案,故稱「錢鼓舞」。在海陸豐,錢鼓舞分為東西兩條流傳路線:其中東路錢鼓流傳於碣石鎮、內湖鎮、橋沖鎮等地;西路錢鼓則流傳於大安鎮、汕尾港、東海鎮、城東鎮等地。東路錢鼓舞的特點是動作剛強,演技接近南派武功型,伴奏的主奏樂器笛子較短較粗,發出的音量高吭宏厚,服裝較接近戲曲的武俠式。西路錢鼓舞的特點是表演動作較柔美,主奏笛較長較細,音色柔美悠揚;服裝較為文雅。但兩者都是以以精巧別緻的造型、清新淡雅的動律,來打動觀眾心弦的。

錢鼓舞一般由身著古代武俠服裝,頭戴哪叱帽的一對少男少女表演。也有四個角色演唱或群演的。表演者一人手拿一個六角形單麵皮鼓,另一人雙手各拿兩塊約6寸長的竹板,作搖顫擊打、表演舞蹈動作之用。全舞共有108步的舞蹈表演組合動作,主要有勒馬、穿針、織綉、插花、畫眉、牽盆、相會、黑虎、碎拍、啄鼓、劇本有《陳三磨鏡》、《郭華賣胭脂》、《裴航遇雲英》等。這些故事形態原始,多穿插人物、情節。演出時有幫腔,亦有伴奏。幫腔襯詞用「啰哩嗹」,是一種古老的梵曲。伴奏樂曲有《柳青娘》、《雙清》、《錢鼓尾(串)》等。《柳青娘》是一支古老的「牌子曲」,《錢鼓串》亦很獨特,其音樂語言可謂僅見。舞蹈動作有二套,一套屬《錢鼓》的舞蹈動作:如擊鼓、搖鼓、打鼓、抖鼓、拋鼓、接鼓、鳳花擺尾、蘇秦背劍、魁星踢斗、金雞獨立等動作;一套屬串演故事的戲曲動作:如騎馬、勒馬、望樓、磨鏡、照鏡、穿針、引線、繡花等。並以最後的高拋接錢鼓為表演高潮來結束全場的表演。兩套動作,揉合一起,天衣無縫。

陸豐民俗音樂學者卓榮光先生說:「每年秋收後,錢鼓舞班開始對演員進行跳錢鼓舞的練習,以便春節期間赴附近的村鎮作「鬧春"表演。錢鼓舞伴奏的管弦樂器主要有笛子、大管弦;打擊樂器有大鼓、大鑼、大鈸欽仔、雲鑼、「刮仔」、雙音(或三音)、五劈等。其音樂類似福建南音,曲調古樸幽雅.它有兩個特點:(1)錢鼓舞樂曲多屬羽調式,它的屬音唱時要往其上方音來回顫動,俗稱活「六」音,產生近於潮樂的「活五"曲的效果,但情緒又不同「活五"調那樣悲傷,聽之使人感到別具一格。(2)錢鼓舞樂曲每樂句的結束前,常常拉長最後一音(或稍拉長),並通過圓滑的倚音裝飾後,用迅速下滑來逗句,顯出特別的民族韻味。」海陸豐各地錢鼓舞伴唱曲,均沿用福建閩南語演唱。其伴奏器樂曲如「柳青娘」、「雙清」、「錢鼓尾」、「畫眉跳架」等,與甲子「福建八音"曲牌名相同,旋律曲調基本相同;伴奏也基本相同。錢鼓曲班所保留的「八仙賀壽」的曲牌和器樂曲的曲調及唱詞,與陸豐的正字戲「福建仙"的音樂唱腔也基本相同;其曲唱班的小戲道白,至今還保留著福建閩南語。

清末,大安鎮藝人開始將錢鼓舞改為四位少男少女表演,均手執皮鼓擊打。內容亦改為地方戲陳三與五娘的愛情故事。角色增加婢女益春和書童小七兩位。舞蹈的動作更豐富,場面也更熱烈,更受觀眾的歡迎。1953年,海豐文化館長馬康發現錢鼓老藝人李火奕身懷絕技,乃組織馬思周、李火奕等進行挖掘、傳承及整理等工作。作為汕尾鎮發掘出來的民間舞蹈,參加了廣東省第一屆民間歌舞會演,後又上北京參加全國民間藝術會演。汕尾港錢鼓舞經過文藝音樂人士的改編,改由一對少男少女表演,男少年以手搖響裝有銅錢的六角形單麵皮鼓和女少年以雙手擊打著兩塊各六寸長的竹板,相互配合,且歌且舞。即以錢鼓為樂器和舞具,通過「彈鼓、拍鼓、搖鼓、拋鼓」等手法發出不同音響,用閩南方言演唱地方戲王月英和郭華追求婚姻的故事。當樂隊奏完《柳青娘》和《雙清》等樂曲之後,男女少年繞場一圈,在圈中心約一平方米的四方形內沿著邊線兩點作勒馬、穿針、繡花、畫眉、蘇秦背劍、魁星踢斗等108步的舞蹈動作。最後以高拋接錢鼓為表演高潮而結束。劇情反映了男女追求戀愛及婚姻自由的生活,歌頌敢於反抗封建禮教的無畏精神,表現了人民大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響往。1958年,汕尾錢鼓舞參加全國民間藝術選拔賽獲「全國最優秀節目獎」,陸豐新埔村錢鼓舞亦獲得中南五省文藝匯演優秀獎,才讓這一古老的、獨特的藝術,重為世人所知。歷代名藝人有李火奕、張炎仙、洪木旺、洪木潘、陳鑫、黃瑞等。

英歌舞是一種具有南派武功特點的廣場式正字戲劇情舞蹈。歷史悠久,場面宏大,氣魄雄壯。英歌舞作為民俗廣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福建、粵東潮汕、海陸豐地區等地。其源可追溯至明代。從外地傳入海陸豐始於清光緒年間,至今約有二百餘載。舊時甲子、南塘、博美、湖東等地,為慶祝一年一度的北帝廟會,以及春節期間游神或者祭祀等民俗活動,都要出隊演出以增加節日氣氛。表演的內容,取材於《水滸傳》梁山泊107名好漢喬裝潛入大名府營救盧俊義的故事。遊行隊伍分為四大部份,即舉義旗者16人,舞英歌者54人(其中打鑼鼓13人),其餘為演小戲及橫抬旗幟者。整個隊列合計107人。以舞英歌者為主要表演隊列,演小戲者為配套演出隊列。表演者畫上正字戲色彩濃烈的臉譜,身著白襟環花束袖箭衣和紅褲,頭戴山雞尾雙龍武生冠,腳著帶鈴的草鞋,腰佩寫著梁山泊英雄姓名的腰牌以及其使用的小武器。舞蹈隊伍分為前部前排武畔24人,每人雙手各持一根二尺長的短木棍,一邊前進,一邊上下左右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感強烈;後排文畔12人左手拿著小鈴鼓以右手執棍敲擊。

隊伍前部,以手提神蛇、頭插金花、背穿綠背衫的時遷走在前面,為領頭引導前行。接著李逵帶領36人排成兩排緊跟而上。一律身攜道具兵器,手舞雙棍,旋轉過肩。隊伍伴隨著鼓點的節奏,邁著穩健的蜈蚣步伐,作出擊打、拾步,返身、背向等武當派拳姿的陣列變化。同時通過由男童扮演的花鼓婆(孫二娘或扈二娘),翻筋斗搭到花鼓公(張青或王英)肩上,以金雞獨立之姿用花鼓槌作畫圓動作。表演畢,在鑼鼓隊有節奏的指揮下,再由時遷帶隊合攏,分行表演挑槌、削槌、背槌、摻槌等舞蹈動作。後部隊列主要以化裝遊行為主,表演《桃花過渡》、《憨女婿上廳》等滑稽節目。現所表演的英歌舞,則從以前祈求神靈保佑的民俗儀式,改變成慶祝喜事的大型廣場式舞蹈活動。由於表演者舞姿張揚,動作詼諧,氣勢恢宏;表現出一股不怕艱難,英勇奮進的精神和英雄氣概。場面扣人心弦,深受當地群眾喜愛而圍觀。

八音也稱南曲。一直是群眾所喜愛的民間古曲演奏形式,在海陸豐地區廣為流傳。是以鈸仔、鳳凰簫、雲鑼、矮企、三弦、琵琶、月琴和提胡等八種不同風格音色的民俗樂器為主體的組合演奏名稱。根據製作材料的性能及發音原理,分為金、石、絲、竹、匏、土、草、木等八類。表演時吹打彈唱俱全,一般以小吹主奏,對品領奏,鈸仔司板,既富有鄉土氣息,又充滿古樸風味。「八音」班由一般民間音樂愛好者自行組成,樂器有竹笛、雲鑼、銅鈸、琴、鼓、弦等組成,演奏形式有固定坐場和活動的行進間演奏。八音旋律優美,悅耳動聽,雅俗共賞。

演奏形式有固定的坐場和活動式的行進間演奏。主奏樂器是一對鳳凰簫,唐代稱為「尺八」,音色柔和圓潤,頗具特色。「八音」領奏原為拍板,公平改為鈸仔。主要特點是「加花側擊」,與鳳凰簫的演奏法相反,形成更鮮明的音色對比,從而達到相反相成的效果。再加上「矮企」輔音,三弦、雲鑼、秦琴等樂器的配合,有如清韻天音,使觀眾聽後如痴如醉。因此,「八音」是海陸豐地區極具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也是鄉間慶典活動的重要角色。「八音班」遍及海陸豐各墟鎮,分為沿海田墘的「福建道」和內地公平、梅隴的「正字道」。行樂以「公平八音」較為出名,是民間藝術巡遊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

「公平八音」於清乾隆十三年從福建詔安傳入。至清光緒初年,又由公平詹家兄弟興辦起來。由於當時的「八音」演奏者(人稱「八音腳」)是詹氏兄弟,故「公平八音」亦稱「詹氏八音班」。傳統「公平八音」以八種古老的民族樂器置稱。由鈸仔指揮,演奏時以洞簫和橫簫為一音(俗稱鳳凰簫),雲鑼、鈸仔、矮企、三弦、琵琶、月琴和提胡為主體組合演奏。由鈸仔指揮,鳳凰簫領奏,節奏感很強。古曲以工尺譜記錄的有《福建道》《茅山道人》、《浪淘沙》、《倒卷珠簾》、《柳青娘反》、《午馬》等20多首。「公平八音」不是鑼鼓樂,也沒有笛套,純粹是弦詩古樂。它不受潮州音樂的影響。樂曲的結束句往往加奏與其同一調式(俗稱「串仔尾」)的短小樂曲如《雙清》、《萬年歡》、《五點梅》、《十板尾》等,成為「公平八音」特有的風格。「公平八音」是一種行進式的樂奏。傳統的演奏活動,常常在更深夜靜時結班穿街過巷演奏,有時也在街邊河畔漫步演奏,樂音錚錚鳴響,此起彼落;曲調清麗明亮,音律悅耳動聽。八種樂器演奏極為協調,響遏行雲,引人入勝;成群的愛好者跟班聆聽,場面氣氛熱烈;通宵盡興而歸。而「甲子八音」則配有四對螺號嗚嗚吹響,給人以海嘯般的豪放感覺,具有沿海地區的獨特韻味。新中國成立前後,「公平八音」班曾多次應邀到海城、汕尾、陸豐以及惠州、惠東等地演奏,頗受各地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高景】亦名飄色。流行於陸豐、陸河、捷勝、田墘、碣石鎮。以河田高景較為出名,分坐、吊、企三種,以景童的姿勢而定,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叫景屏(色板),用l×1.8米的木板做成,裝上擔架由4人抬4人保護,兩人掌杈。每個色板扮演一組戲劇的故事人物,如《白蛇傳》、《西遊記》等;中部為「蓮年有餘」等景幅;上部高約6米多的景莖上,坐著幾個不滿七齡的景童,飄飄悠悠,十分驚險壯觀。河田高景形成於明洪武年間,按例以正月二十齣景,由社區五個甲出五個色板,每個色板加上彩旗隊、鼓樂隊約22人,配上舞獅隊組成一支200多人的遊行隊伍沿街巡遊。陸河高景曾獲得「廣東省首屆民間飄色藝術表演大賽」銀獎。2006年5月,河田高景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唱曲】也叫坐唱。是流行於海豐、陸豐、惠東一帶的古老曲種。唱腔有白字曲班、西秦曲班及潮班三種。每個曲班約由20人組成。海豐白字曲坐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宋末、元朝期間便有小型白字曲藝班在海豐出現,明弘治年間,福建閩南地區居民南遷海陸豐,閩南戲曲流入粵東地區。閩南戲曲與海陸豐方言及民間藝術相結合,形成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海陸豐白字戲曲。音樂唱腔基本為曲牌(牌頭)輔以民歌小調,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故而民間稱之為「啊咿噯」。後來吸納竹馬、錢鼓、漁歌和潮劇音樂等民間藝術,逐步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海陸豐白字戲,稱之為「南下白字」。曲班和曲藝館都用「軒」字作名稱,明清時期海陸豐農村有「永蘭軒」、「遏雲軒」等曲班。至民國時期,白字曲坐唱更為興盛。海陸豐各鄉村在一代宗師馬達仕先生(藝名文玖)及其徒弟的傳授下,白字曲班遍布各鄉。海豐全縣就有「同樂軒」、「和樂軒」等曲班近200個。是舊時節慶、迎神賽會以及紅白事等文化娛樂方式。

每年收冬後,曲班集中在晚上的曲館或祠堂練唱。曲班唱的都是戲曲劇目,有唱白、樂器伴奏。唱腔和樂器皆同於戲曲,有比戲劇較少的公、生、旦、凈等行當搭配,並以生、旦為主角演唱。白字曲班和潮曲班都是以童音演唱,成年人則伴奏樂器。西秦曲班都是成年人演唱。白字曲是地方小戲,閩南話唱腔比較容易學,故而白字曲班發展最為迅速,盛行時達200多班。白字曲班是以白字戲曲調為聲腔,才逐步統稱之「白字曲」。明清時期白字曲也相當流行,當地「曲齋」「閑間」(即曲館)遍布,均唱白字曲,有唱故事的,也有頌神祈福的,內容十分豐富。曲式分弦仔曲、吹仔曲、平板曲幾種,弦仔曲、吹仔曲曲目大致相同,常演曲目有《勸善記》、《琵琶記》、《珍珠記》等;平板曲常演曲目有《蔣興哥連》、《杜十娘連》和《王雙福連》等。白字戲唱腔結構以曲牌聯套體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它音樂優美,有聯曲、滾唱、一唱眾和等形式和特點。

演出時間在年初一至元宵節的十多天內舉行。即春節開棚鼓,首唱《光祖拜壽》、《搬八仙》以示祝賀,以後不拘何曲。正月期間奔走於各姓祠堂、神廟、富戶之間唱曲。喜慶人家亦常請其通宵坐唱,祈求祥和多福。至正月底,曲班返回本鄉「坐棚」結束。白字曲班主奏二弦,輔以鑼鼓、椰胡、月琴、秦琴、三弦等樂器,唱者按戲班角色分工,以旦、小生、老生為主,非主角男女在旁幫腔。唱曲道白,俱用閩南方言。清雅古樸,悱惻纏綿。現因當代影視錄音科技的發達和娛樂節目的空前繁榮,唱曲這種古老的娛樂方式已漸式微。

除上述者外,汕尾市尚有紅色婦女舞、八獸舞、象舞、鬧花燈、兔子舞、吹打樂、簪仔鼓、扛大旗、桃花籃、踩高蹺、水唇木偶、南塘吹打樂〔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坑地景〔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樂俗文化。改革開放以後,市內各縣區老年協會還組織表演了大型的秧歌舞、扇舞、劍舞等廣場文化活動,有力地推動老年群眾性健身運動的發展,顯示了城鄉人民的精神風貌。

五、民 歌

海陸豐民俗文化,經過長期的衍化發展,融合了華夏文化與百越文化,使當地民歌具有各種特色和表演形式,沿海港口有深海漁民的白話,沿海及中部平原地區居民的閩南話、北部山區的畲語、客家話、軍話、尖米話等方言群落,因此,具有漁歌、客歌、尖米歌、鞦韆歌、畲歌、福佬民謠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謠。【漁歌】:分為後船漁民以福佬方言歌唱和深海漁民以白話歌唱的兩種。現在所流行演唱的指後船漁民的福佬話漁歌。後船漁民,又稱後船疍民,喜用歌聲抒發內心的情感和訴求。他(她)們在長年漂泊無定的水居生活或艱險的捕魚生產勞動中,或在紡線、織網、造船、搖艇、補網等日常生活中,他(她)們會伴隨著勞動的節奏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並且能夠觸景生情,隨編隨唱,增加新的漁歌。故此,漁歌曲調豐富多彩,旋律優美動聽,節奏徐緩抒情,充滿漁鄉特色和海洋氣息;流行於汕尾、馬宮、碣石、小漠、後門、甲子諸漁港。1924年,中國民俗學之父鍾敬文在汕尾文亭小學任教期間,多次到對面港漁民浮水村進行採風,記錄後船婦女所唱的漁歌詞,經整理撰寫《蛋戶戀歌》一文發表於《黎明》雜誌上,受到了劉大白、愛伯哈特(德)等中外學者的讚賞。1953年,汕尾中學音樂教師馬思周開始到對面海漁村採錄漁歌曲詞,並編寫了長篇漁歌劇《長洲淚》。1958年,華南歌舞團樂隊指揮施明新與海豐文化局幹部黃琛等對後船漁歌進行發掘整理,並成立了海豐漁歌隊,使漁歌開始走上舞台表演,湧現了徐十一、蘇紅魚、黃人勿、郭層等名歌手。漁歌歌詞以「七字」句式為主,歌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大量採用閩南方言辭彙、俗語和諺語,多用比喻、象徵、起興、反覆、頂針等藝術手法。語言簡樸,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洋溢著濃郁的漁家風情和海洋生活氣息。

【婚嫁歌】:是數量最多、最為凸顯特色和精華的漁歌。後船漁民極為注重結婚這件人生大事,男女雙方家庭隆重莊嚴而又喜氣洋洋地舉行婚禮。整個婚嫁的過程,要唱出50多首漁歌。其中最著名的有《麻船歌》、《心焦歌》、《打扮細姑做新人》、《明年抱子返外家》、《是阮兩人唔甘嫌》等。其中以《麻船歌》最為流行,歌詞云:「氣蒼蒼,親家大舅船成鬃。親家大舅撐好瀾,給宛麻船娶新人。」【戀情歌】:漁家姑娘是最善於用歌聲表達來內心情愫的歌手。尤其在熱戀時期,她們充分利用織網、紡線、搖艇擺渡之機,借用身邊的景物,抒發感情隨編隨唱。其中有《目睇兄船著頭前》:「目睇兄船著頭前,妹綉荷包有一個,送科阿兄腰邊帶,祝兄捕魚萬萬千」。同樣,漁家青年也會用漁歌《咸巴浪》:「窮人要食咸巴浪,窮人唔敢娶富人。破衫唔敢釘銀鈕,枕頭唔敢綉鳳凰……」來表達其鮮明的愛情價值觀。【捕魚歌】:反映漁船出海捕魚和返港過程的漁歌統稱為捕魚歌。如舊時廣泛傳唱的《采魚歌》:「海水深深索呀索原在,四十日烏寒來,刻苦耐,刻苦耐;心想死掉本命路,想著家貧呀又再來,又再來!」還有《送兄出海去捕魚》等都反映了漁民捕魚的勞動場面和歷史滄桑。 【斗歌】:這是漁歌中最富於競爭性和欣賞性的歌曲。對唱雙方互鬥智慧、知識和技巧,吸引更多的聽眾參與,場面熱烈動人。當漁船出海空閑之際或漁家姐妹在海灘紡線織網之時,有人發出挑戰的信號:「要斗漁歌行麻來,斗恁姐妹七八個。斗恁姐妹無歌唱,無歌好唱勿麻來。」如果有人應以:「恁勿欺負阮無歌,阮有漁歌幾千籮。三隻蝦船載唔了,搬起灘頭高過山」。那麼,這場斗歌就開始了。斗歌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內容包羅萬象。可以隨機編唱,來考驗對方的知識閱歷和敏銳的應變能力。

【情趣歌】:這種歌調洋溢著幽默、生動、活潑的生活氣息。歌詞通俗、俏皮、諧趣,配上明快的調子,使人聽後難忘。如聞名海陸豐沿海地區的《十二個阿嫂》、《阿嫂扒船伸呵伸》等。還有以日份和時令為起興、分段吟唱和帶有故事情節的《後船十二月歌》、《長洲淚》等長歌及《造船歌》、《織網歌》等,反映了海陸豐漁歌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民俗文化藝術。【客家山歌】:中國民歌體裁中山歌類的一種。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稱「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山區長期拓荒墾殖勞動中創造出來的用以抒發、溝通感情的口頭文學。舊時客家大都居住在人煙稀少的偏僻山村,平常在家庭中或鄉村裡,男女之間保持著嚴格的界限,相互間的社交活動非常稀少。故此,他們一旦到了空曠的山間精神忽然得到了解脫,為了宣洩心中長期壓抑的感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唱起山歌來。而唱山歌正是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所以一般男女對它都有共同的喜愛。或者在艱苦的勞作中他們心有所感,就將心中的喜怒哀樂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歌聲略帶憂愁,有古樸的遺風。客家山歌藝術特色是:歌詞韻味很濃,有竹枝詞餘韻。歌詞內容包括勞動歌、時政歌、行業歌、勸世歌、儀式歌、情歌、兒歌、其它生活歌等,涵蓋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歌謠的種類繁多,其腔調有近百種,有「九腔十八調」之說。旋律優美,幾乎所有曲調中都有顫音、滑音、倚音等裝飾音,因而使旋律變得迴環曲折、委婉動聽。其音區較高;音域較窄,級進較多,跳進較少,節奏自由,節拍多樣,常有混合節拍。其中以情歌最具精彩,數量也最多;所寓涵的文學價值最高。歌詞結構工整對稱,大致相同,一般以四句為一首,每句普遍為七個字,韻腳比較講究,一、二、四句多押平聲韻。表現手法有:比喻、雙關起興、重疊、直敘、對比、排比、對偶、頂真、誇張、拆字等十一種手法。內容豐富,真致淳樸,通俗易懂。常見於民間演唱形式的有:獨唱、表演唱、擂台斗歌、賽歌、演唱結合山歌劇等。

陸河和公平、赤石一帶客家山歌題材廣泛,意境含蓄,善用比興手法;尤以語帶雙關見長,語言生動通俗,押韻上口。特點是比擬手法較多,語言淺白,通俗易懂。情真意切,生動傳神;多以獨唱、男女對唱形式出現,且音調高揚綿長、平穩流暢,音區較高,節奏、節拍多樣。客家多分布於山區地帶,日常生活與大山發生關係,而且客家風俗是婦女與男子一樣擔任山間勞作。在長期的山間工作中,青年男女互相傾訴衷曲表達愛意,而山歌是有音韻的言詞,比一般語言更能表達情意,所以情歌的數量最多,腔調有多種;內容也大都以情歌為主,每首歌都有哥妹等字眼或含意。故有:「客家山歌精出名,條條山歌有妹名。條條山歌有妹份,一條冇妹唱唔成」的說法。有的山歌更是情意纏綿,優美生動,感人至深。其中寓意深刻生動、清新風趣的山歌有:「八月十五看月華,哥出月餅妹出茶。吃哥月餅甜到肚,喝妹幼茶開心花。」也有感情濃烈、想像豐富的山歌:「龍眼掛果密密挨,近在咫尺口難開。飲食不思為那般?哥有意來妹無暇。」還有語意雙關、感情真摯的山歌:「入山看見藤纏樹,出山看見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也纏。」歌詞朗朗上口,淺顯易懂;幾乎是順手掂來,取譬成趣,意蘊無窮。使人領略到客家山歌特殊的風味。

千秋歌】:舊時在海城高田南門湖畔及公平鹽街口,每逢元宵節,當地社團都會舉辦拂「鞦韆」活動,從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南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參加表演和觀看,使高田或公平鹽街口一時空前熱鬧,人群擁擠水泄不通。青年男女輪流坐在特製的鞦韆座鬥上,邊拂鞦韆邊對歌。對歌的形式是一問一答。歌手唱著《十二月歌》、《百魚名》、《百鳥名》等民歌,或臨時自編自唱,多為歌頌太平、喜慶豐收或表達男女戀情等內容。圍觀之人,有的附和著曲子歌唱,有的等待著輪流打鞦韆,通宵達旦,盡情歡樂。

縣城高田社田仔口拂「鞦韆」的特點,是用四支木杆樹起高架(叫千秋架),中間一橫木鑿兩個圓孔,穿過兩支大竹(長約6米),兩頭安上座椅(叫千秋斗)。表演者各坐一端,千秋打起,成圓圈旋轉,開始對歌,寓文娛於體育之中,別具風格與特色。開始時,領頭的歌手唱起通俗淺白的《千秋歌引》:「十三暝昏出來游,游到高田打千秋。後生聽歌添財丁,老人聽歌添福壽。」歌詞多半是歌手們的口頭即興創作,也有文人編唱的歌本。對歌沒有一定的基調和內容,較常見的民謠對答有:地方景物詩文對答、生活歌對答,以及十二生肖對答等海豐方言歌。傳統歌本有《海豐八景歌》、《十二月歌》、《廿四孝歌》、《百鄉名歌》、《百鳥名歌》、《百戲名歌》《百魚名歌》和《公婆鬧》、《三國演義》人物名、漁歌、情歌等,歌詞題材廣泛,樸實無華,格調清新;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新中國成立後,歌手李鑫曾遵照當地風俗,用鞦韆歌這種形式滲進新內容進行演唱,受到群眾的歡迎。此外,海陸豐地區尚有白話漁歌、尖米歌、畲歌、福佬民謠等民歌表演形式。

本文參考資料

[1] 黃健群、楊其格《梅隴鎮志》。

[2] 卓榮光《陸豐民間藝術——民間舞蹈》。

[3] 陳守峻《碣石文化志》。

[4] 羅永琴、余錦營、張佳如、羅洪強有關的「陸河民俗風情」等資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