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慢性病患者在手機上視頻問診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迅通訊員馬遙遙李蓓

網上預約掛號、提醒排隊人數、推送檢查結果……如今,傳統就醫模式正在被改變,患者在網絡平臺綁定身份證、社保卡等信息後,就能無卡完成就診、取藥全流程。昨日,全國首家“未來醫院”在武漢市中心醫院亮相。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慢病患者還能網絡視頻問診,即使身在外地也能免費藥品配送上門。

患者網上完成就診全流程

昨日早上8點50分,34歲的王先生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頭一晚,他通過手機掛好了專家號,系統顯示就診時間爲上午9時,他準時趕到醫院。

由於是第一次來該院看病,在“一鍵呼喚室內導航”程序的指引下,他順利來到血液內科門診就診。接着,王先生手機上收到一則“門診檢查繳費”提醒,他在手機上不到30秒就繳費成功,然後直接去檢驗科抽血。約半小時後,檢查結果第一時間推送到手機上。根據這一結果,血液內科專家開出處方,建議先服藥調理,王先生用手機綁定自己的醫保卡後選擇支付,立馬就能去藥房窗口取藥。

武漢市中心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一名門診患者在醫院排長隊掛號、一等數小時候診、來回查看報告等,需樓上樓下來回跑,耗時又耗力。如今患者就醫時間至少可縮短三分之一,院內往返次數減少4-6次,將在醫院的時間控制在1.5至2小時。

慢病患者實現遠程視頻診療

昨日,一名蕁麻疹患者通過“就診助手”點擊該院網絡問診版塊,在手機上和醫生視頻連線,遠程進行復診。根據病情,醫生重新調整用藥,開好處方後自動進入繳費程序,患者在線進行繳費。“這是‘未來醫院’一項全新嘗試——患者遠程視頻複診服務,專門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而設,提供慢病患者的長期康復和居家康復服務。”武漢市中心醫院網絡醫療部主任楊洋介紹,該院門急診患者約30%爲複診患者,即使只是開藥,也需要到醫院掛號、候診排隊。如今,將這部分患者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緩解醫院人滿爲患的情況。

目前,武漢市中心醫院遠程問診已率先在內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4個科室上線,每天接待量約20人次左右,由7名工作經驗3年以上的高年資醫生在網絡診室坐診,專門接待網絡複診的慢病患者。醫院將根據問診情況,可隨時調配其他科室力量,確保患者就診需求得到滿足。

凡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過的患者,均可在線複診;首診不在該院的慢病患者,需在線提供既往病歷資料和檢查報告後,享受該項診療服務。

網上審處方免費送藥上門

藉助互聯網,醫生開出電子處方後,將由藥師網上審覈。患者可以選擇來醫院取藥,也可以選擇由第三方配送。爲了保證配送中的藥品質量,有特殊保存條件的藥品不在配送範圍內。

“即使是患者身在外地,藥品也能送到家。”楊洋說,所有配送的藥品全部出自武漢市中心醫院庫房,安全性有保證,但未來會增加更多配送渠道。

如此多的網絡處方,患者隱私如何保護?阿里健康華中大區總經理辛鑫介紹,“未來醫院”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證了處方可追溯以及電子處方在區塊鏈上的數據不能修改,任何改動都會導致校驗失敗無法調取,確保處方不被篡改。該技術還可保證處方信息和相關身份均獲得隱私保護。

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楊國良介紹,此次醫院聯合阿里健康、支付寶打造“未來醫院”是探索移動醫療惠民服務又一項新成果,通過優化就醫流程,讓患者看病“少跑腿”。近年來,醫院一系列創新應用將傳統的醫療模式帶入了新時代。

相关文章